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9:53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记者手记:以哈战火影响农作 相识60年的同窗好友携手协助


工作结束后,相识多年的同窗好友欢乐的一起合照留念。(美国之音/赖素芬)
工作结束后,相识多年的同窗好友欢乐的一起合照留念。(美国之音/赖素芬)

以色列的农场大部分位于中部和南部, 向来依靠数万名泰国和巴勒斯坦工人耕作与收成。这天坐在农场仓库的冷藏室外工作区的这群帮手,不是一般劳工,而是一群因朋友急需帮助而携手合作的志工。

他们大部分出生于1956年,6、7岁时就开始玩在一起,互相串门子,就读小镇上的同一所小学、初中到高中毕业后,才各自分道扬镳去当兵、念大学、拼事业、结婚成家、最近也已开始升级当祖父母,虽然大部分已搬离一起成长的小镇,分散以色列各地,但部分人还常联系。一场战争让这群相识60年的同窗好友为帮助童年好友的农作而相聚叙旧。

中午大家分享各自带来的餐点, 原本的工作聚会,一下子变成了丰盛的餐会。(美国之音/赖素芬)
中午大家分享各自带来的餐点, 原本的工作聚会,一下子变成了丰盛的餐会。(美国之音/赖素芬)

10月7日凌晨,控管加沙走廊的巴勒斯坦伊斯兰组织哈马斯(Hamas)突发数千枚飞弹攻击以色列,哈马斯恐怖份子并越境袭击以色列集体农场(kibbutz)社区及户外音乐会,屠杀至少1200以色列平民,并劫持240多名包括高龄长者、幼童和妇女为人质,被以色列人称为“黑色安息日”。

“黑色安息日”之前以色列依赖约3万名外籍农业工人(多数为泰国籍),以哈战争爆发后,约有10,000名外籍劳工撤离返国。此外,在此期间,以色列也决定不允许约20,000名巴勒斯坦农业工人进入以色列。一夜之间以色列的农业劳动力消失一半。这使得农作物面临在田间腐烂,牲畜自生自养等困境。加上许多以色列农民被征召入伍,有些被哈马斯伤害、谋杀或被掳到加沙地带,其中包括泰国劳工32名被杀、23名被绑架。

面临这样的危机,以色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与以色列民众立即采取行动,寻找解决方案,许多团体和各人发起志愿行动,到缺乏工人的农场帮忙采收与农场运作。在战争的第一周,考虑到紧急状态,以色列农业部发布了一项支持志愿者协会的程序,以资助志愿者在农业领域工作的后勤成本,包括志愿者的交通、住宿和餐饮,以填补固定工人到位之前农场的劳力空缺。在该部门的支持下,以色列各类机构和志工组织都积极响应,纷纷参与。

11月18日美国之音记者随着几位朋友实地参与了位在以色列中南部一个名为谢可夫(Shekef)村庄里的一个专门耕作食用葡萄和花卉的农场进行志工服务。谢可夫村庄位于山脉和沙漠之间的边界,位于自然保护区内,周围环绕着天然森林和野花。

工作结束后,农场主人阿维 (Avi)带着大家参观种植郁金香的温室,并导览解说。(美国之音/赖素芬)
工作结束后,农场主人阿维 (Avi)带着大家参观种植郁金香的温室,并导览解说。(美国之音/赖素芬)

农场的主人阿维(Avi)和哈加尔(Hagar)这对夫妇是1982年来到这村庄设立农场,至今40多年。他们是在当兵的时候认识,已结婚43年,有5名儿女,12个孙子女,其中3个儿子跟他们住同村庄、一个女儿一家住纽约曼哈顿。他们有约3.5公顷的农地,主要是种植食用葡萄和用温室耕种花卉。

农场主人阿维告诉记者,谢可夫村庄的其他农场主要是耕作食用葡萄和温室耕作蔬菜,如小番茄和甜椒等。阿维是唯一的花农。这谢可夫(Shekef)村庄还有二个养渔场、一个羊奶农场、和一处马场。该村是于1981 年在犹太机构 (The Jewish Agency) 的协助下建立,正处在以色列领土与巴勒斯坦约旦

图中最左是阿维和哈加尔农场上唯一留下来的泰籍雇工名叫Pambung (美国之音/赖素芬)
图中最左是阿维和哈加尔农场上唯一留下来的泰籍雇工名叫Pambung (美国之音/赖素芬)

河西岸交界的绿线(Green Line)边界。谢可夫村庄紧邻以色列与西岸隔离墙,隔离墙另一边是巴勒斯坦村庄Beit Awa。

“黑色安息日”之前,阿维和哈加尔农场雇用6名泰籍劳工,战争爆发后,5名工人随着其他泰籍劳工撤离回国,顿时阿维 和哈加尔农场减少了80%的人力。10月到12月正逢他们的农场种植郁金香的季节。每年阿维从荷兰进口约100万个郁金香球茎,分两货柜运送。第一个货柜的50万个球茎几周前抵达后,放入摄氏5度的冰室冷藏。种植之前每一颗球茎需经过剥皮的清理过程后再继续进行冷藏直到球茎必需种植的日期时再经过药水洗净后植入泥土。

郁金香球茎剥皮清理过程和种植全需靠手工,机器无法取代。加上球茎的种植有时间性,Avi和哈加尔农场的人工短缺问题让他们深感压力。阿维说他们之前有接受一些志工团体的帮忙,是有助益,唯一的缺点是每次不同义工团体来,他们就得重新教导一次,而且工作成效也不一致。

这群来帮忙的人都是从小就认识农场女主人哈加尔的同班同学。他们都是在以色列南部沙漠地带里的阿拉德(Arad )城市一起长大,至今相识已60年。这群67岁上下的同窗好友,一边工作,一边聊天叙旧。(美国之音/赖素芬)
这群来帮忙的人都是从小就认识农场女主人哈加尔的同班同学。他们都是在以色列南部沙漠地带里的阿拉德(Arad )城市一起长大,至今相识已60年。这群67岁上下的同窗好友,一边工作,一边聊天叙旧。(美国之音/赖素芬)

美国之音记者当天实地参与的志工团体跟一般的志工团体不同。这群来帮忙的人都是从小就认识农场女主人哈加尔的同班同学。他们都是在以色列南部沙漠地带里的阿拉德(Arad )城市一起长大,至今相识已60年。

阿拉德(Arad)于1962年11月创立,是以色列第一个根据都市计划的城镇,它位于内盖夫(Negev) 和朱迪亚(Judea)两沙漠的边界,约离死海以西 25 公里。由于哈加尔这班同学都是阿拉德初创期随着父母迁移到这城镇,在此地随着该城镇的发展而成长,由于刚开始是沙漠中的小镇,人口不多,镇民间老老少少都互相认识,这班同学间的父母辈也有些是至交,因此同学间的情谊更特殊。19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俄裔新移民增加,阿拉德的人口显著成长, 1995年成为城市,目前约有 28,000名多元化人口。这班同学里还有几位还住在阿拉德,有位同学目前还担任市政府的市政经理。

这次活动的发起人达莉亚(Dalia)虽然比哈加尔小几届,但她也是在阿拉德(Arad)长大,她的丈夫是哈加尔的同班同学,她的叔叔也住在这谢可夫村庄,所以跟大家都很熟,发起这活动之前她就开始跟几位朋友来帮忙过。上周她突有灵感,决定发起让哈加尔 的同学们共同参与处理郁金香球茎的清理工作,同时开同学会、联络情谊。当天她还带了她的87岁高龄但仍健朗的父母来共襄盛举。

周六上午9点左右,这群67岁上下的同窗好友陆续抵达,20多个人分成5组,围着一箱箱的郁金香球茎,每个人拿着美工刀开始为球茎剥皮清理,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聊天,有说有笑,气氛温馨欢乐。20多人当中,有些平常就常有联系,甚至会邀约一起出国旅游。有些则是近20多年没碰过面,难得因这场郁金香的要务才难得有机会再相聚。

以色列人聚会向来脱离不了食物,当天发起人达莉亚(Dalia)事先也安排好要求大家各自携带餐点来一起分享。早上的咖啡茶点桌上有各式好吃的自制糕点饼干,让大家休息时享用。以色列人的午餐一般是在下午2点左右。因此下午1点半左右,大家开始摆放各自带来的午餐食品,一桌摆满各式沙拉,另一桌是主菜、荤素皆有,非常丰盛。原本的工作聚会,一下子变成了丰盛的餐会。

餐会结束后,大家重新拿起美工刀继续清理郁金香球茎直到下午3点左右。根据农场主人的统计,当天这班老同学们大约清理了12,500颗球茎。一起清理场地后,大家一起合照留念,对这一次的聚会,这群同学们都觉得乐在其中,希望再举办一次。农场主人阿维接着带领大家去参观温室,导览解说郁金香的栽种。温室里已有一些郁金香开始发芽。

当天的农作义工不是很费力的工作,但很有意义,而且很疗愈。这班同窗好友帮忙剥皮清理的郁金香再2、3周就会植入温室,开始发芽、成长、开花。工作时我听到的是他们期望当这些郁金香球茎开出各色美丽的花朵时,以哈战事已平静,人质早已释放,以色列与加沙人民都不再紧张受苦。

  • 16x9 Image

    赖素芬

    赖素芬是美国之音中文部驻以色列特拉维夫特约记者。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