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15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时事大家谈:美中经贸缓和在即,全面关系解冻无期?


时事大家谈:美中经贸缓和在即,全面关系解冻无期?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43:48 0:00

时事大家谈:美中经贸缓和在即,全面关系解冻无期?

美中两国加紧磋商,准备近期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为持续了一年多的贸易战降温。同时双方还计划恢复美中经贸对话机制,为进一步谈判以及恢复正常贸易关系创造条件。

随着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在即,美中贸易战有望得到缓解,但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等更广泛的双边关系的解冻看来仍然遥遥无期。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还有哪些悬念?接下来的谈判有无可能顺利进行?美中能否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系?经贸缓和能不能带动美中关系的全面解冻?

嘉宾: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胡平;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

时事大家谈:美中经贸缓和在即,全面关系解冻无期?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43:48 0:00

如果北京不肯做出明确的承诺,第一阶段协议还会顺利签署吗?

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胡平认为问题不在于中国有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而在于中国是不是愿意向美国买这些东西。照理说这本来不是个大问题,因为特朗普发动贸易战首先一条就是想扭转美中的贸易逆差。而中国方面答应最爽快的也就是买买买。

不过从客观情况看,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有变化,有不同的声音。中国的说法是中国要买美国多少的商品不能靠预先就计划、硬性的规定。要看市场有多少需求,要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又说中国很多买家是私人的企业,私人的公司,人家愿意买多少是人家自己的事,政府不能给人家下指标。所以中国不能对购买美国多少产品做出很明确的承诺。

这些说法看上去都有道理,不过胡平认为美方提出2000亿美元这个数目,还有购买400到500亿美元农产品,这个数额应该是经过认真计算的。问题不在于中国有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而在于中国是不是愿意向美国买这些东西。

特朗普会接受一个没有中方明确承诺扩大购买美国农产品具体数额的协议吗?

胡平说一方面,特朗普不会接受一个没有中方明确承诺的这么一个协定。另一方面习近平会不会在美国依然保持绝大多数现有的关税的情况下按照特朗普的要求做出扩大采购美国产品的承诺,这一点呢还不确定。

不过按照刚才姆努钦的说法,中国已经明确承诺了具体的数额没有改变,而且姆努钦还谈到按照协议的条款,那就是所谓这个执行机制,如果中国方面没有能够履行承诺,美国就会重新加征关税做为惩罚手段。

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签署是不是已经板上钉钉了?会不会还出现什么变数呢?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认为北京方面不愿意给一个非常固定的这个数字,可能是这个问题就让他们拖到现在。刘鹤要来华盛顿,这个签署应该是一定的。但是为什么北京没有早宣布这个协议他们同意美方的要求,应该是继续讨论一些细节。这个细节可能是包括,关于购买买多少农产品,北京方面可能不愿意给一个非常固定的这个数字。他们可能说我们要这个要灵活真实地处理。

黎安友还认为特朗普愿意恢复美中双方同意恢复对话机制,表现出特朗普失败了,他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能够解决美中之间的问题的办法。这种对话机制就是周期地开一个高峰的国务院层次的会议谈经济问题和别的问题,从小布什执政期间已经开始做,后来奥巴马执政期间改一个名字但是也继续做。一直没有什么结果,没有什么用。因为双方来开会的时候,一般就是美方会提出一些要求,中国会提供一些党八股式的空洞的回答。所以这个对话后来解决不了什么具体的问题。

美国方面从总统特朗普到经贸官员都早早宣布了美中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将于1月15日签署,北京却迟迟没有回应,直到上个星期,中国商务部才宣布刘鹤将于1月13日到15日赴美签署协议。怎么看北京的相对审慎的态度,第一阶段的签署已经板上钉钉了吗?会不会再出现变数?

黎安友说看到刘鹤会来华盛顿,估计签署是一定的。为什么北京早做宣布,因为他们在继续讨论细节,包括北京方面可以买多少农产品,要考虑到市场条件、中方的需求等等,可能不愿意给一个非常固定的数字,想要灵活处理这些问题。但是美方要求承诺一个固定的数字。可能是这样的问题让他们拖到现在。

外界推测,第一阶段协议中最有可能存在的变数是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的问题。美方多次申明,中方承诺在今后两年每年购买400-500亿美元的农产品,但中方从未加以明确证实。

有人说,扩大购买美国农产品是中方在第一阶段协议中唯一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如果北京不肯做出如美方所说的明确承诺,那将成为协议签署的一个重大变数,怎么看这种看法?

黎安友说原来贸易战开始的时候,中国说他们可以买多少农产品,记得当时的数字很大,当时美国的要求更狂大,要求中国彻底改革经济体制,比如政府和国营企业的关系要削弱等等一些非常基本的变化,中国一直不接受。现在中国承诺买的农产品比原来更低一些。所以实际上美国吃亏,中国胜利。

但是买多少的话,中方大概还会要一个“灵活处理”的原则,他们还会说自己是个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所以不是政府购买,而是企业在购买。政府不可以命令,但是会尽量帮助企业购买美国的农产品。而且他们还会说他们已经和南美洲的各国已经建立农产品收买关系。他们只能表现一种善意而已,大概会以这个原则为基础。但是特朗普面临大选,他只能让步接受。中方的谈判力量比美方的要强。

外界分析,中方不肯对扩大采购美国产品,消除双边贸易不平衡做出明确承诺,是因为北京对特朗普取消现有关税的幅度不满意。

换句话说,北京可以花钱消灾,或者花钱买平安,但如果花了钱消不了关税之灾,绝大多数关税仍然像达摩克里斯利剑那样悬在那里,那就得不偿失了。怎么看这种分析?

黎安友说原来中方的要求是达成协议以前,美国要停止关税。中方说的是不能在这种压力之下与美方谈判,所以先取消关税,然后再善意地谈判。但是美国的谈判立场是先达成协议,然后美方可以根据中方落实的程度一段一段取消关税。

2015年7月18日芝加哥屠宰场工人切猪肉。
2015年7月18日芝加哥屠宰场工人切猪肉。

意思是说华盛顿会监督北京履行承诺,持续不断地给北京施加压力。现在看结果的话,北京用“第一阶段”的概念来缓解这个问题,可以把这个问题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里可以取消一部分关税。但是华盛顿看起来也放弃了监督北京的要求。这样看来华盛顿的让步比北京的让步要大。

虽然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仍然存在许多变数,但是美中双方显然都力图限制贸易战的范围,缓和经贸关系,减少冲击力度。据《华尔街日报》透露,美中双方同意恢复对话机制,举行每半年一次的“全面经济对话”,提供发展更深层次经贸关系的平台。这不能不说是美中改善双边关系的一个积极的迹象,如何评论?

黎安友说这种体制原来是小布什期间就开始做的,后来奥巴马期间改了个名字也在做,但是一直没有什么结果。因为双方开会的时候,美国一般会提出一些严肃的要求,中国会用一些党八股的空洞回答,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特朗普也说这种会议没有用,等我做总统的时候会解决。现在特朗普也愿意恢复以前这种没有结果的机制了,在黎安友看来,特朗普就是失败了,没有找到真正的解决和中国的问题的办法。

特朗普总统2018年发动对华贸易战以来,美中关系全面恶化,甚至渐渐滑向冷战的边缘。现在随着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有望签署,两国经济对话机制有望恢复,美中关系的其他领域,诸如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交流是否有可能逐渐解冻?经贸关系的缓和有没有可能带动其他双边关系的缓和?

黎安友说他不太乐观。他认为中美关系恶化的基本原因是中国的崛起和相对的美国势力下降,权力的平衡有变化。中方有些非常合理的要求,改善安全的情况比如周围盟国中的美国军队,包括香港台湾问题,日本问题,钓鱼岛、南海问题。

贸易战的缓和不能解决这种问题,而且美国要保护它原来的地位,但是美国不太愿意向中方的利益做出让步。但是这也不是一个新的冷战,不是这么严重的情况,但是双方有一定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超过贸易的利益冲突之外。

黎安友说华盛顿把蔡英文看作可靠的朋友,蔡英文比起陈水扁来说,她不挑战北京,会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两岸关系。北京虽然不高兴,但是长远来看还是比较乐观。中方慢慢地改变中美军事平衡,中国已经形成一个军事部署,多少能够不让美方的航空母舰进入台湾战区,这个情况成熟之后,华盛顿就不敢介入台海战争。

在这个情况之下,北京认为在2049年之前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可以耐心等到军事力量在这个地区超过美国的力量之后,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蔡英文当选虽然不是好事,但是长远来看未必如此。

最后我们对打了一年多的美中贸易战做一个小结。在我们这个节目上,许多嘉宾和绝大所说观众都认为中国是一个不堪一击的对手,只要美国痛下决心,北京就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怎么评价美中贸易战的第一阶段?这场贸易战是双方实力悬殊,还是棋逢对手?

黎安友说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贸易战主要为了大选,不是真的为了经济或者贸易。而且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是中国造成的,而是美国印了太多美元,再把美元送到国外,贸易赤字不可避免。但是特朗普为了大选和中方搞贸易战,用“第一阶段”作为他大选的一张牌,2020年胜选的话,他可能对中国的贸易问题会失去兴趣。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2020年1月13日《时事大家谈》完整版视频

时事大家谈是一个自由论坛。嘉宾和观众听众发表的都是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美国之音。

YouTube链接:美中经贸缓和在即,全面关系解冻无期?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