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中国电影市场传统上被所谓“贺岁”喜剧片和动作大片所统治。但是今年,一部颇有争议的电影却席卷票房,撼动了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它就是“狼图腾”。这部电影涉及环境和民族关系等许多敏感话题,原书作者曾因参与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而入狱,导演则是曾经在中国遭禁的外国导演,其成功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狼图腾”凭什么引起中国观众的强烈共鸣?柴静公益片“穹顶之下”和电影“狼图腾”的热潮,是否反映中国公众对环境的焦虑已经达到临界点?
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表示, 有些人对电影《狼图腾》可以在中国通过审查感到惊讶,我实在是对他们的惊讶感到惊讶。一个揭露文革的黑暗甚至还没有达到“伤痕文学”高度的电影,中国的电影审查当局为什么要不通过?他认为,电影最后让狼王死亡,小狼放生的结尾处理力度远远不如原著。原著让爱小狼的主人亲手将小狼打死,因为他认为“狼没有尊严和自由地活着,不如死去”,如果电影也这样结尾才有震撼力。另外,小说另一个突出主题是人类对环境的掠夺和破坏造成了草原的沙漠化,但是电影为了追求单纯的视觉好看而没有把沙漠化的草原呈现在观众面前,也是败笔。
中天新闻华盛顿特派员臧国华认为,狼图腾受到热捧原因很多,重点有两个:一是民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敏感和重视;二是中国受欺负的时间太久了,中国人像羊而不像狼,这更让中国人崇尚狼的血性和野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外交软弱被骂,而习近平在东海南海的强势反而被叫好的原因。
政论作家、时事分析人士陈破空认为,这部电影爆红,在于其独特的震撼性,描写人与狼、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而敏感的题材、敏感的作家、敏感的导演,更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当代奇迹。作者抒写狼的野性、自由,多为寓意,是作者个人的独特感受,不见得主张狼性。毕竟是文学、小说、电影,不是论文,不必那么严肃地指责。
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博士,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认为,狼图腾是第一部以大草原和狼群为主角的电影,让无法驯服的狼群充当故事片的重要演员,是这部影片的最大成功。著名导演张艺谋、李安都不敢拍,因为无法把狼群糅合进故事片里当主角。而法国导演阿诺接受了这个挑战,终于登上了电影艺术的又一个台阶。但这毕竟是部文艺作品,不是历史教材,把它当电影来欣赏就好,没必要把作者关于狼图腾的创意变成历史文化研究的对象。
程晓农说, 今天中国社会里对环境恶化、道德败坏的焦虑越来越明显;但重建道德、修复环境,并未成为当前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共识,总揽一切的政府不愿意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巨大错误。共产党政权把自己的制度强加给社会,宣称这一制度优越于一切其它制度,但实际上共产党的经济制度恰恰是效率低而浪费严重的,结果,除了拼命干、蛮干,共产党没有别的办法创造经济成就。斯大林、毛泽东都用政治动员的方法,强迫人民改造大自然,为了短期的经济收获而无知地毁灭生态环境。例如,在中国,大跃进时期为了建土高炉而把农村许多地方的树都砍光;学大寨时期为增加粮食产量在洞庭湖、鄱阳湖围湖造田,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开荒,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这种愚蠢不是个别干部造成的,是愚蠢的制度的产物。
《焦点对话》YouTube播放列表:http://bit.ly/JiaoDian-youtube
《焦点对话》推特:http://twitter.com/VOAProandCon
YouTube链接:焦点对话: 狼图腾票房惊人,热捧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