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最近,一篇《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中国网络上被刷屏,来自湖北襄阳的京城育儿嫂范雨素在文中以冷静积极的心态审视自身与社会,用文字表达生活感悟。该长文发布当日一夜点击量达到十几万,让范雨素迅速走红,各种评论文章铺天盖地。为何范雨素的文章能得到如此多的关注?接下来我们连线在北京的专栏作家、独立时事评论员乔木来分析。
主持人:为何范雨素这样一位北漂务工的女士的文字能够吸引这么多的共鸣?
乔木:这篇文章在网上有三百多万点击,但是后来被删掉。优秀的文章无非从三个方面来吸引人:情感,思想和文采。此文后面两方面谈不上,但是有真情实感,描述了生活的真实场景如阶层中的不平等,因此能够吸引人。
主持人:《我是范雨素》一文让外界关注到范雨素租住的北京城中村--皮村的生活状况,也引发了关于阶级问题的讨论。独立时评人吴强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范雨素及其文章“让新媒体注意到了皮村和整整一个阶级的挣扎”。您认为范雨素一文为何会引发公众对中国阶级问题的讨论呢?
乔木:有人说此文满足了”农家乐“的猎奇心态,其实它反映的是中国的阶层差异。中国这些外来劳工作为弱势群体一直被社会所忽视。网络上的声音比较多的是公共知识分子和毛左的交锋,以及娱乐方面的消息,底层人的声音很少。范雨素的文章描写底层人的挣扎,很难得,因为他们这样的人平时被忽视。不过我认为她的群体很快又会被淡忘,未来皮村能否继续存在也很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