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官员对美国之音证实,中国政府曾设立专款,鼓励渔民到有南中国海有争议的水域捕鱼。但是,随着建岛工作的完成,如今专项补贴已经取消。
潭门镇,原本只是中国海南省琼海市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村民们靠海吃海,世世代代打鱼为生。潭门港濒临南中国海。特殊地理位置让这个平静的小渔村也被卷入了中国和邻国近来不断升级的主权纷争。
早些年,在中国官方的鼓励下,潭门渔民拿着政府的特殊补贴南下到有争议水域,一方面捕捞些珍稀海货,一方面也算是替中国政府刷些存在感,变相地宣示主权。可是这样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式。一名中国政府官员对美国之音说,随着建岛工作的完成, 渔民如今已经不再受欢迎,不仅取消了他们的专项补贴,如果涉嫌非法捕捞,更可能被中国的海上执法人员逮捕法办。
潭门港是通往南中国海的入口。历史上,潭门镇上就有不畏风险,从事远海捕捞的人。据中国官方2012年的统计数字,潭门镇人口约3.2万,镇上有500多艘渔船,其中140多艘专门赴远海捕捞。 粗算下来,前往南中国海捕捞的中国渔民中,90%都来自潭门。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意识到近海资源正日渐枯竭,开始下拨经费开发斯普拉特利群岛,也就是中国所称的南沙群岛。中国和周边国家在这片水域一直存在主权争端。中国政府设立了专门“南沙补贴”。补贴的标准每年不尽相同,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以2011年为例,凡是去过南沙的渔船,除了原油的柴油费和出海费外,一次性补贴3 .5万元。前往有争议的斯卡伯勒浅滩,也就是中国所说的黄岩岛同样可以拿到这项补贴。
然而,真正要拿到补贴并不容易,不少渔民为了多拿点钱,每年出海四次。海路迢迢,这意味着他们一年中大约有8个月的时间都要在海上漂泊。打鱼人要面对的永远都是未卜的命运。风浪、暗礁随时可能让小船倾覆,潭门镇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命丧大海。然而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过去20多年中,中国和邻国在这片海域的主权争端不断升级,在这里捕鱼更可能遭遇荷枪实弹的外国军人。
据中国农业部渔业局的不完全统计,“1989年到2010年,周边国家在南沙海域袭击、抢劫、抓扣、枪杀我渔船渔民事件达380宗,涉及渔船750多艘、渔民11,300人。其中25名渔民被打死或失踪,24名渔民被打伤,800多名渔民被抓扣判刑。”
尽管风险重重,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潭门镇渔民陈则波就是其中之一。他13岁出海捕鱼,22岁成为“船老大”,常年带领渔民出没在斯卡伯勒浅滩,多次被菲律宾海警扣押,被中国媒体誉为“黄岩岛英雄”。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了潭门镇,登上了一条刚刚从斯普拉特利群岛返航的渔船。他鼓励渔民要“造大船,闯深海,捕大鱼。”
这种风光和丰厚的报酬如今可能不复存在。中国农业部的一名官员告诉美国之音,随着中国建岛工作的逐步完成,政府已经不再鼓励潭门渔民前往南中国海,不仅取消了对他们的专项补贴,还有可能抓捕他们。
这位希望匿名的中国农业部海洋领域的专家说:“潭门的相关的补贴都已经没有了,因为他们的很多捕捞方式都涉嫌非法。 现在他们只要在三沙出现,势必会被渔政、渔监(抓捕)。因为现在我们的海巡力量非常强大,渔政、海监一旦发现他们有违规行为就会进行抓捕,并扭送至三沙的相关法庭进行处置。所以现在潭门基本上已经没有船下南沙了。”
这位官员说,当国家自身的渔政力量相对薄弱时,每个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依靠渔民捕捞来证明某个区域的所属或直接控制,越南、菲律宾也是同样。那时这些渔民起到的维护主权的作用非常重要,可是当国家可以完全掌控该区域后,情况就不同了。
他说:“像中方现在建岛完成之后,现在对海域的保护远远强于过去。他们对过去睁一眼闭一眼的各国的那些船只,现在是统一都进行依法处置,而且处置力度非常强,既会抓到那些境外的船只,也会抓到那些境内的船只。”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坦言,从一定程度上说,潭门渔民的确为中国的海洋主权做出过贡献,“但是由于更严格的执法问题,最近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了。”
在琼海市经营新潭门港海鲜大排档的罗老板以前也是潭门镇的打鱼人,不过那都是近10年前的事了。他说,以前潭门去南沙、西沙的人挺多,不过这些年行情不好了:“少了,少了。这几年都没什么鱼打了,都是在近海这边捕点小鱼,现在我们这边包括捕鱼的都很少了。因为都没鱼抓了,我们都是跑到近海去收购,或是跑到外面去收购。”
罗老板说,苦于生计,很多潭门人现在都外出去打工,转行做点别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类闪闪发光的字眼对他来说遥远又模糊,他说,每天起早摸黑,他在乎只是能买到便宜的鱼,做好自己的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