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经修订的预测显示,全球经济走出战后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衰退六年后,回归强劲、同步的全球扩张仍难实现,甚至面临较几个月前更为明显的下行风险。
在刚刚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修订了此前对全球经济的预测。该报告说,当前所有国家都面临挑战;尽管各国前景有相当大的差异,但新的预测几乎将所有国家短期内的增长率都做了下调。
去年全球GDP实际增长率为3.4%,而IMF经修正后的今年全球增长率仅有3.1%。不过,该国际机构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速可望回弹到3.6%。
总体上看,IMF认为发达经济体的短期内增长看起来要好于前一段时间,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则会减弱。但是,IMF指出,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产出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因而对全球增长的贡献仍然最大。
IMF经济顾问莫里斯·奥布斯特菲尔德说,最近的预测反映出全球经济受到至少三方面强大力量的影响:中国的经济转型、与之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悬而未决的美联储加息。
奥布斯特菲尔德说:“中国正处于经济在平衡的转型过程中。那对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终将产生有利影响。这将是从以出口驱动,由投资带动转向更注重消费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完全可预见的。但这也会对中国的一些贸易伙伴造成溢出效应,因为其进口下降,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降低,因而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IMF的报告说,在发达经济体中,由于近期危机的遗留影响已经减退,加上持续的货币政策支持和财政中性的恢复,产出增长普遍加速,失业普遍下降。报告说,美国和英国的复苏进展最快,货币政策看起来很快会收紧,而欧元区和日本的复苏却很不确定。
报告显示,发达国家经济体之外的其他国家则有不同因素导致增长放缓,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过去信贷快速增长的影响,以及政治动荡等。IMF预测,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整体而言,2015年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五年下滑。
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数字显示,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比之前更为显著。该报告总结出若干可能导致全球复苏停滞的重要因素,包括过低的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意料外的中国增长骤降、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元持续升值,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恶化等。
在政策建议方面,该报告强调了政策应变对于各经济体在避开地增长陷阱方面的重要性。
谈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有效应对下行风险,IMF的经济学家奥布斯特菲尔德说:“答案因国情而不同。但总体而言,结构性改革可以改善商业环境;精心的财政架构对于新兴经济体很有帮助;此外,灵活的汇率对于它们也非常重要。”
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奥布斯特菲尔德认为其需要解决仍然存在的危机遗留问题,再辅以相应的财政政策:存在负产出缺口的国家应该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具备财政空间的国家有必要扩大基础设施投资。
IMF的这位经济顾问在为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撰写的序言中说:投资是提高潜在产出增长率的一个途径,但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改革也能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他说,这种改革不仅有助于增强未来的增长,还有助于提高增长的抗冲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