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官方称蔡英文就职演说有关两岸关系的部分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并且表示只有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两岸协商沟通机制才能延续。一些大陆智库学者也表示,对于蔡英文执政后如何处理两岸关系,要听其言观其行。在北京的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幽燕接受美国之音电话专访时指出,民进党新政府一上任就废止马英九政府推行的课纲微调,给蔡英文宣示的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的承诺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记者:现在来看,如果两会、国台办和陆委会的沟通机制停顿的话,不就回到了阿扁时代吗?
杨幽燕:还不一样。阿扁时代后期和李登辉时代看一看,当时对李登辉的批判、几评,对阿扁的文攻武吓,和现在的反应还是不一样的。两办发言人的讲话和那时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目前的一个说法是,(蔡英文)“没有答完”,不是完全没回答。
记者:如果出现了台湾蔡英文新政府不理睬大陆要求,继续按照他们原来所说的做,您觉得这个情况会继续发展或恶化吗?
杨幽燕:主要是看她怎么说怎么做。现在基本上,蔡英文所说的和她自己比是有进步的,但是还没有触及到问题核心。在这方面蔡英文民进党这边,他们应该能够明白话中的意思。她还要继续往前走吗?现在她的讲话,不足以让大陆感觉到她有足够的诚意。而且最根本问题是,民进党自己有很沉重的历史包袱,她现在讲的都是依宪法、依两岸关系条例,你已经执政了,不依法依什么呢?无非就是说,作为一个民进党,和原来相比,她回到承认中华民国宪法的状况下,那是解决她内部的问题,和大陆这边的关联还没有解决。依法是依它的内规,这是相对来说,按照法律法规来做。但在民主的制度下,这不是很正常的情况吗?
记者:如果出现了双方断绝,或停顿了沟通的机制,两方面不联系了,对大陆就没有损失和影响吗?
杨幽燕:影响和损失肯定都是有的。两岸关系是不进则退,如果能有双赢结果, 双方像5·20之前那时候有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是最好的。但如果说没有这种( 局面)的话,那就是谁输的更多的(问题)了。从大陆来讲这也是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实际上按照民进党现在的情况,还是有空间、有余地、有弹性继续往前走,还是没有完全否定它的变化。这个是从两边发言人的评论都能看得出来的。
记者:还是留有余地的?
杨幽燕:不是留有余地,是民进党还有空间。它要在行动上能够显示她对两岸同属一中的政治基础。原来双方没有互信,也没有合作的基础,现在有些人讲是开篇之作也好,或者起手式也好,那要继续往下推动。5·20讲话就是在一个节点上必然要说的事情,说完之后呢?不能说完就完了。还有最根本的是,你现在说的这些依法如何如何,都是解决内部执政的问题,怎么解决跟大陆来谈的 合作,两岸关系怎么发展,这个没有直接回答,至少没有正面回答。
记者:现在大陆这方面似乎给她了一个先决条件,或者说最后通牒。如果不这样做就会面临怎样的后果,比如停止两岸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就是逼着她开口说这个话。那如果她不说,或者用一个含蓄的说法,但实际行动上做一些,这样有没有可能?
杨幽燕:这个要看她自己。只要她有任何往这方面走的善意行动,大陆这边都能接收得到。从这些年来的实践能够看得很清楚,任何民进党在改善两岸关系的善意举动,大陆这边都能接收到,问题是她是否能够做到。
记者:一个中国是底线了是吗?
杨幽燕:这肯定是底线啊。她可以用自己的表述来讲述两岸同属一中的内涵,语言上你可以自己去组织,但内涵精神必须要有。不能说本来是一个很光明正大的事情,现在变成一个要藏起来见不得天日的事。那显然动力不足。这方面还是要做一些事情。包括这两天他们上台以后的一些情况,是否可以被解读为善意?从大陆的观察看,是比较困难的。教育部废止课纲微调,也就是马政府当时的课纲微调,现在新的教育部长已经声明要废止了。马英九在最后几年,对李登辉和陈水扁搞教改上的去中国化问题进行了特别小的调整,现在新的教育部长已经提出来要完全废止。这个行动怎么能够认为是相向而行?或者说是朝着同属一中的方向?这个是很大的一个问号。刚上台两天就是这种情况,那后面的情况呢?现在大陆普遍讲的是观其行,那你这样的话我们怎样去理解?怎样去接受他们发出来的信号啊。
我觉得简单的说法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最简单的就是这个。凡是有利于构建和大陆释放善意的东西,构建共同政治基础的东西,都要努力去做。相反的,你要谨言慎行。
(据电话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