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0:38 2024年9月19日 星期四

张光华:中文广播是大课堂,听众是老师,我是学生


美国之音中文部资深编辑张光华(1985年1月)
美国之音中文部资深编辑张光华(1985年1月)

张光华在美国之音中文部的工作从1974年开始,那时他还只是一名在校实习生,1981年他通过考试正式成为中文部的一名员工。工作期间,张光华先后做过新闻、音乐节目、节目推广、以及发展美国之音中文网等工作,他还曾经在2004年3月到2007年7月间被派驻北京,担任美国之音派驻中国的华人记者。

美国之音中文部资深编辑张光华(1985年1月)
美国之音中文部资深编辑张光华(1985年1月)

*当年被改稿的鞭策性如今年轻人难体会*

回忆起三十年前的工作环境,张光华最感触良深的是写稿的巨大变化。他说:“刚来的时候真的是所谓的写稿子,拿一支钢笔,在一张有格子的稿纸上写,写完了交给编辑看。刚来时有些翻译的名词不是很懂,编辑就在旁边用红笔画出来,让你看了觉得今天怎么做得这么烂,而且通常没有时间再重抄一遍,马上要上场了,那种感觉常常会让你脸红低头的。”

张光华表示,在稿纸上写稿带来的那种鞭策性是在电脑时代上班的年轻人所无法想象和体会到的。他说:“不像现在用电脑,改完你也看不见,当时不是这样的,十个人的稿子统统摆在桌上,谁一看就一目了然,非常有鞭策性。如果没有什么红的,很高兴,就多抽根烟,但是如果你看到满篇红的,那心情真的很不好,又得多抽根烟。”

张光华回忆说,刚开始工作时被分配去做新闻,每天半夜12点开始工作,他为此挣扎过很长时间,但是最终没有打退堂鼓,而且一干就干了三十年。张光华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在中文部工作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快乐。他说:“从广播的角度来讲,跟听众有一个呼应,你播出去的东西有时候他会写信告诉你,说你播得好还是播得不好, 甚至有时候他说你播错了,哪些字他都告诉你,今天我听到您哪个字念错了。这样你不但是在工作,你会觉得你工作的地方就像是教室一样,你反而变成一个学生,听众是你的老师,你做得好,听众会给你加分,你做得不好,听众会批评你,或者给你一些建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工作场合。”

*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在驻北京期间*

回顾起过去三十年的工作历程,张光华表示自己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派驻北京的三年多时间,因为在每天的采访报导中,他都切实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比如如何在众多的采访对象中进行取舍,找到最佳采访人选;如何说服采访人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等等。

张光华表示,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进行新闻报导工作,他三十年来永远都秉承一条原则。他说:“80年代,我在办公室走廊上看到贴的这么一个标语,我就琢磨半天,它是用英文写的,The news may be good. The news may be bad. We shall tell you the truth. 1942年2月。这是美国之音广播出去的第一句话,广播员这么说的。当时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我对这句话琢磨了很久。我们每天都在做新闻,每天都在写新闻,其实我们给听众的是一个真实性,一个事实,而不是今天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世界各地每天发生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听众关切的,但是听众可能不知道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这很有意思。”

*听众给自己鞭策,是自己的老师*

张光华在三十年的工作历程中注重和听众的交流,而这种交流也让他自己的工作大大受益。他回忆起1980年代初期做音乐节目时,由于花时间去听、记歌词,然后把歌词大意介绍给听众,结果接到众多听众的表扬信,为此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说:“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当时的情况也许大家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情发生,但是作为一个记者,最好是有一个后续能够告诉听众当时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当局是怎么来处理的,后果是怎样的,这其实是听众最想知道的。”

张光华从心底深深地感激这些和他互动的听众朋友们,因为他们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说:“(他们)鼓励我去做更多的努力,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真相,把事实告诉听众,这给我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他们)不断在激励我,做事情要做得更透彻一点,更清楚一点,而不是表面上的。”

从业三十周年,张光华表示自己仍无退休的意愿,目前他是中文部负责下午时事新闻节目的资深编辑之一。张光华表示,直至今日,他仍然深爱着这份能够带给自己快乐和满足的工作。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台湾申请入联屡遭打压,今年有何不同?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5:5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