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0:38 2024年9月19日 星期四

海涛: 从许家屯到王永庆


1993年7月,原《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胡绩伟(左三)参观美国之音中文部。图右一为记者海涛。
1993年7月,原《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胡绩伟(左三)参观美国之音中文部。图右一为记者海涛。

今年12月28日是美国对中国广播开播70周年的纪念日。为此,美国之音中文部推出一个系列报导,邀请一些在职或者已经退休的中文部资深工作人员讲述他们的故事。今天我们要为听众朋友介绍的是美国之音中文部资深记者和编辑海涛。

海涛进入美国之音中文部工作纯属偶然。1989年中国大陆发生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正在美国研究生院就读的海涛正好到美国之音总部所在地华盛顿游玩,他碰巧看到了报纸广告,知道中文部正急招了解中国情况的员工,就给中文部打了电话。在通过面试和考试之后,原来在中国就具有新闻记者背景的海涛便开始了在中文部的工作。

如今二十年已经过去,海涛对在中文部开始工作时的情况仍记忆犹新。他说:“那时,办公室可热闹呢,很多临时工出出进进,走马灯一般。流动性也大,三天不来上班,就有不少新面孔出现。进来上大夜班翻新闻,深夜一点多上班,不少新同事都在办公室地毯上睡觉,何曼亮先生(当时的新闻编辑)上班后,就叫醒我们。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两年。”

*独家采访许家屯和胡绩伟*

在美国之音将近二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海涛曾经在洛杉矶美国之音记者站工作三年,并曾于2004-2009年在美国之音香港记者站工作五年,担任中文部香港首席记者,并主管香港工作。二十年的工作期间,海涛采访过不少新闻人物,不过在他看来,1993年对原新华社香港分社长许家屯的独家专访可能是他二十年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次采访。

1993年7月,原《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胡绩伟(中)参观美国之音中文部。图右一为记者海涛。
1993年7月,原《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胡绩伟(中)参观美国之音中文部。图右一为记者海涛。

海涛说:“这是许家屯六·四后“叛逃”美国后,首次接受海外电台的采访。我完成了这次使命,于有荣焉。后来,许家屯把这次采访,收录在其《许家屯香港回忆录》一书中,题目是:接受美国之音记者海涛电话访问谈话记录。采访中,我印象最深的问题是我问他:你在香港多年,对资本主义有深刻认识,来美国,对美国的资本主义有所了解,是否还认为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许家屯说,还是。”

海涛回忆说,他的记者生涯中另外一次印象深刻的新闻人物采访是采访原《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胡绩伟。胡绩伟在六·四后遭到批判,被撤销了人大常委职务。1993年7月胡绩伟来美国旅游,在华盛顿时经刘宾雁介绍由海涛接待,海涛因此得以对他进行了专访。海涛说:“记忆最深的是,胡绩伟在访问中说,那些参加六·四的娃娃们,应该把人家放出来了;海外的,应让人家回国,探望家人嘛。这是第一次有中共部级干部公开在美国之音呼吁中南海对六·四学生网开一面。”

*王永庆在家宴上畅谈对大陆官员印象*

谈到其它采访过的新闻人物,海涛如数家珍,其中包括原台湾副总统吕秀莲、原台湾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原台湾行政院长游锡堃、原台湾总统府秘书长、蒋介石文胆陈布雷的孙子陈师孟、原高雄市长谢长廷、现任中国国家新闻办主任王晨、越南共产党宣传部副部长范文临等等。

2002年在台湾采访期间,海涛曾经受邀前往台湾巨商王永庆家里赴过晚宴。海涛回忆说:“王永庆对我说,他到大陆见到许多省委书记或部级高干,都是精明的商人。他还说,大陆的高干,省部级别的,他见了很多,他们比台湾的领导人,聪明能干多了。王永庆对李登辉、陈水扁这些,非常不屑一顾,认为他们水平很差。”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海涛始终非常关注自己的报导是否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2008年,海涛的一篇题为《梁光烈藏南扫墓,意在敲打印度?》的报导被中国多家网站转载,仅被新浪军事博客转载的该文就有将近47万次的点击次数;而2010年10月8号,海涛就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写的一则题为《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屏蔽消息》的报导,在美国之音中文网上发表后得到了452条读者评论。

海涛表示,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及时客观地报导新闻永远是自己的使命,也是自己在将近二十年的美国之音工作中一直恪守的原则。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台湾申请入联屡遭打压,今年有何不同?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5:5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