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早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之前,中国媒体就开始对这次可能涉及两国间最棘手问题的会谈进行连篇累牍的乐观预测。
一个星期来,中国官方媒体高调谈论更好的中美关系产生的积极效益,似乎两位领导人还没坐下来,两国关系就已经发生了某种结构性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喉舌《人民日报》星期五刊登报道称,让网络安全成为中美合作新亮点。报道引述中国国家因特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的话说,北京和华盛顿在网络空间是互补关系,双赢的趋势是必然的。
媒体充满对星期五会谈取得重大进展的期望,有人认为美中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会取得重大进展。
但北京外国语大学政治学教授谢韬称媒体的这些热议未免“荒唐”,他担心,媒体会让人对两国关系目前的状况产生错误的印象。
他说,中国媒体最近不再报道南中国海问题和网络安全等负面消息,好像现在一切顺利。那么,会晤之后,媒体回归正常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民众会说:哎,上星期好像我们还在度蜜月,怎么现在又要分手了?”
谢韬不认为这次会谈能在网络安全、甚至在双边投资协议方面取得大幅进展,但奥巴马和习近平的这类首脑会晤并非一定是因为要解决什么重大问题。谢韬说:“这也是一种私人交往,个人间的相互了解。不仅仅是作为决策者,而且也作为可以交谈的对象。”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前高级主管梅德罗斯本周早些时候在亚洲学会一次活动中说,奥巴马总统任期内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次数超过1979年以来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在评判美中关系时,重要的是不要只用成功或失败作为标准。他说:“美中关系比这要重要和复杂得多,不能用考试及格或不及格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