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近来因贸易、南中国海、台湾及其他议题日趋紧张,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立场也日渐强硬,有前美国官员认为,美国应该考虑废除美中第3个联合公报,因为那个“有重大缺陷”(badly flawed) 的文件严重伤害美国利益。
前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中国事务主任博思科(Joseph Bosco)上星期在《国会山》网站(The Hill)提出这个被他自己认为是“挑衅性”的主张。
博思科说,特朗普总统上任后已经在“不符美国利益”的理由下撕毁前任政府的一些国际承诺,例如《巴黎气候协定》及《北美自贸协定》等,现在他也可以考虑废除由里根总统与中国总理赵紫阳会谈后,美中双方在1982年8月17日确认发表的美中第3个联合公报。
博思科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解释了他提出这个主张的原因:“第3公报对美台之间的军售施加随意与不必要的限制,它暗示那些军售最终应该被停止,我认为那与《台湾关系法》并不一致,因为《台湾关系法》设想的是美台之间有持续性的安全关系,只要台湾的安全与独立受到外在的威胁。那些威胁仍然存在,因此我认为第3公报是过时的,它应该被废除。”
在第3公报之前,美中两国发表的第一个联合公报是1972年关系正常化的上海公报,以及1979年的建交公报,但这两个公报未能解决美中之间关于对台军售问题在立场上的重大分歧,因此在又被称为“八一七公报”的第3公报中,双方以较为明确的文字处理军售的问题,包括美国“不寻求执行长期对台军售政策”,以及美国“意图逐步减少对台军售,直到一段时间后得到最终解决”等。
博思科认为,尽管里根总统以给台湾的“六项保证”来修补第3公报为台湾带来的伤害,但中国经常以此公报来指责美国未遵守公报中的承诺,或要求美国在其他议题上的让步。
博思科的主张在华盛顿政策圈引起一些争论,关注台海情势的前美国政府官员、学者专家认为,在美中关系紧绷的时刻,如果再去动摇美中之间的三公报,可能为目前急需稳定的亚太情势带来更多不稳定的变数,也更可能为台湾利益带来伤害。
博思科也承认,自己的主张具有挑衅性,但他只是要“丢一颗石头到水里,看看能溅起什么样的水花”,他真的不认为这么做“会引发一场大海啸。”
在彭斯发表表扬台湾民主、严厉批评中国的演说后,有些支持台湾的友人认为此时是提出美台新倡议的好时机,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过于高调的倡议对台湾并没有好处。
美国维吉尼亚州大学公共政策教授何汉理(Harry Harding)就说,他不支持无法让美国以一中政策来辩护或解释的作为,“例如将美台关系升级到正式的外交承认”,或支持台湾成为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的正式会员,因为“偏离美国的一中政策,将为美中关系及两岸关系的稳定带来危险及不必要的风险。”
何汉理星期一在离开华盛顿前往台湾政治大学任教前的一场座谈会中表示,虽然美国的一中政策不尽理想,但仍然具有高度可行性,即使台湾已经民主化,这个政策也没有调整的必要。
他说,虽然美国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与中国的一中原则(One China Principle)英文名称很接近,都有“一中”(one)也有“P”,不过两者的意义大为不同,美国的一中政策非常多面,包含了《台湾关系法》、美中三公报、里根总统的“六项保证”、克林顿总统的“三不”,内涵极为复杂。
何汉理说,在北京当局极尽全力要边缘化台湾之际,台湾要做的是保住现有的一切,并且让全世界看到台湾2300万人的存在,美国也应该在这方面加大支持台湾的力度,因此他支持美国对台湾的务实做法,在现有的一中政策框架下维持与台湾活跃的关系,包括军售、高层官员互访、高层领导人过境等措施,他也认为在这个现有的基础上美国对台政策的确有值得调整之处,包括更多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作为、协助台湾发展不对称军事能力以应对解放军威胁等。
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卜睿哲(Richard Bush)也认为,在美中关系情势未明之前,特朗普对中国的强硬作为不一定对台湾有利。
卜睿哲上星期在布鲁金斯学会网站上发表评论说,特朗普政府明显已决定在言行上对中国采取更趋竞争的态度,但目前还很难确定其规模、时间长短及其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不仅应注意美国政策的任何转变,更要关注政策形成的过程,以及这种过程如何影响政策。
卜睿哲指出,美台关系发展良好是因为美台两方从彼此的角度处理议题,并不涉及其他外在因素,即便台湾在目前的特朗普政府中有许多友人,美国国会也站在台湾这一边,但“即便美中关系变成零和竞争,台湾也不必然自动成为其获益者”,台湾不是没有可能成为“队友炮火”(friendly fire)误伤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