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2:22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年终报道:美中两军交流破浪前进


年终报道:美中两军交流破浪前进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5:08 0:00

年终报道:美中两军交流破浪前进

过去一年来 ,虽然美中军机近距离对峙事件曾引起媒体关注,但很少上新闻头条的是,美国和中国的两军交流规格和频率不断提升并取得实质性成果。分析人士说,两军互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4年伊始,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洛克利尔(Admiral Locklear)1月在五角大楼与媒体见面时为前一年的两军关系打分。

洛克利尔: “给我们双边关系打分的话,我会给它及格。”

如果基于这项标准,美中两军关系2014年的表现可能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2014年美中两军交流频繁*

尽管在2013年最后两个月中,中国方面采取了五角大楼所说的一些“不专业、不必要”的动作,美中两军还是克服了重重障碍,不仅提升了两军交流的规格和频率,并取得一些旨在降低两军误判风险的实质性成果。

今年2月底,美国陆军参谋长奥迪尔诺上将(General Odierno)访华,掀开了今年两军高层互访的序幕。

一个多月后,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Chuck Hagel)4月初展开他上任后首次对华访问,并作为第一位外国高级官员,在访华的头一天登上中国首艘航空母舰参观。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大会堂举行的欢迎仪式上(2014年11月12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大会堂举行的欢迎仪式上(2014年11月12日)

大约一个月后,美军礼尚往来,以少有的最高军礼在五角大楼隆重接待到访的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上将。

今年6、7月间,中国首次派出军舰参与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多国军事演习,将两军互动的规模推到了新的高度。

*克拉克:两军需交流 降低误判风险*

去年卸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特别助理的布赖恩•克拉克(Bryan Clark)参与过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上将去年访美的接待工作。他在总结一年来美中两军关系发展时对美国之音说,持续这样的互访和交流对美国很重要。

克拉克:“中国军队正在壮大。他们比以前更多地去海外行动,而且去得越来越远。美国和中国的海军和空军会在外海上或空域中相遇。重要的是,两军要能相处和安全地行动,避免误判和意外事故。”

在美国陆军服役过10年、为美国公司进驻中国市场提供过法律咨询的律师托马斯•佩恩(Thomas Payne)说,美中两国经济和商业往来密切,两军发生意外对谁都不利。

佩恩:“如果美国和中国高调卷入一场战争或者军事事件,整个世界都会付出太大代价。”

*美中交流取得实质性成果*

2013年12月,中国海军在南中国海国际海域强行阻拦美国一艘导弹巡洋舰,险些酿成相撞事件。经过两军几个月的磋商之后,中国今年4月借主办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的机会推出并与20个国家的海军共同签署了《海上意外相遇行为规则》。

今年8月,美国海军一架侦察机在南中国海上空遇到中国战机的近距离拦截和威胁,两机险些相撞。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两军关系等议题在北京会晤。之后白宫表示,美国下一个工作重点是建立两军空中相遇安全行为准则。

美国称不会停止对中国的抵近侦察。中国官员说,既然如此,中国也不会停止对美军飞机和军舰实施拦截和反制。

目前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担任资深研究员的克拉克说,美军抵近侦察和中国实施拦截都符合国际惯例,关键是双方需要对相遇行为规则有一个共识,才能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

展望未来,克拉克说,美中两国需要努力将两军交流的模式标准化,以便双方更多地展开交流活动。

*美中两军交流有待改进*

克拉克:“目前,当我们希望跟中国举办联合军演时,我们必须将整个演练计划送交两国政府批准。这不容易,而且费时间,也意味着联合军演的次数会减少。如果你把它标准化,你会增加一年当中举办联合军演的次数。”

此外,美中两军不同兵种和部门之间交流的规模和频率也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今年10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上将 (Admiral Jonathan Greenert)说,过去一年中他曾五度与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上将会面,比他跟其他任何国家海军指挥官的会面更加频繁。但是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上将年初表示,作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最高指挥官,他无法与中国军方指挥官直接通话,并希望这一状况得到改变。

陆军参谋长奥迪尔诺上将也希望美国陆军与中国的陆军建立正式的对话和交流机制。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