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贸易战继续升级之际,一些美国学者说,美中交手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双边关系已经从1970年代的全面接触转向今天的全方位“对抗性竞争”(Rivalry )。这些学者还说,即便是中国继续“韬光养晦”,也改变不了美中关系最终走向“对抗性竞争”的轨迹。
专家:美中关系走向全方位“对抗性竞争”
华盛顿智库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星期四(9月14日)就目前的美中关系举行研讨会,该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这样形容美中关系。
他说: “这是北京和华盛顿的一致看法,这个关系现在更具有对抗性 (contentious),这是一个变化。美中关系中的第二个变化是,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关系,是全球性的竞争,涉及到全球各个角落,甚至包括北冰洋和南极洲;这是地缘战略的竞争, 是军事的(竞争),是意识形态的(竞争), 也是经济的,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史无前例的。”
2017年,特朗普政府出台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在其中,中国与俄罗斯一起被列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戴博说,当时很多学者很震惊这样的表述,但是现在不得不承认, 特朗普政府抓住了美中关系的实质。 他说,特朗普政府应该是在追赶中国的思维,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很早就把美国当成实现自己抱负的障碍。
戴博解释说,“对抗性竞争”并非意味着两国一开始是“敌人”关系,一开始的努力就针对对方,但是,两国在寻求同一个目标,同一个资源,而最后只能是一方胜出。在美中关系中,美中的相同目标是都寻求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
都是放弃韬光养晦惹的祸?
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中国在外交事务中越来越活跃,试图获得更大的影响力。2017年10月,在中共19大会议上,习近平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越来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要向全世界奉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模式”。
与此同时发生的,不仅是美中关系的交恶,整个西方社会,从美国到欧洲到澳大利亚,都对中国的野心和未来的走向产生了质疑和警惕。中国高调宣传的“2025中国制造”和“一带一路”更让中国成为众矢之的。西方担心中国将主导未来的高科技领域,并通过“一带一路”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
有学者认为,中国外交环境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是因为习近平政府过早放弃了邓小平当年提出的“韬光养晦”战略,但是,分析人士认为, 中国担当更大的全球角色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的诉求,并非只体现了习近平一个人的意愿。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研究主任孙韵( Yun Sun)在同一个研讨会上说:“如果你问问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学生,鉴于中国国力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提升,中国是否应该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中国是否应该拥有更强大的外交政策? 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她解释说,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担任领导的十年应该是中国在外交上极为低调的十年,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这是中国“不作为的十年”和“失去的十年”。这意味着中国人认同中华民族的复兴,认同复兴确实需要一个更为积极的外交政策,一个有别于从前的外交政策。她认为,中国未来在宣传上可能会低调一些,但是不会放弃“2025中国制造”这样的产业政策。
即便没有特朗普和习近平,美中关系也会发生转变
除了习近平的高调外,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也被很多中国学者认为应该为美中关系目前的困局负责,但是威尔逊学者中心的戴博认为,即便不是特朗普,也没有习近平,美中关系也会走向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之路。
在回答美国之音记者提问时,戴博解释说,虽然领导人可以影响两国关系的日常状态,但是却不能改变改变美中关系走向竞争的轨迹。他说:“为什么这些国家突然对中国感到担忧?因为中国变得更加富裕和更加强大了。中国的所作所为与其他拥有财富和能力的国家的所作所为没有不同,那就是推进自己的防御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国际利益,并有能力去捍卫它们。”
他进一步解释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担心还在于这是共产党政府的行为。 他说:“我们在说,中国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做。他们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做法,自己运作的方式。在捍卫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确实有能力传播自己的方式,并让自己的方式被接受。”
日本《外交官》杂志四月的一篇文章说,与其说特朗普是造成美中贸易战的唯一原因,不如说,他体现了华盛顿正在形成的两党共识,那就是,“早该对北京强硬了”。这篇文章的作者说,这样的共识其实可以追溯到奥巴马政府的晚期。这样的共识源于对一个迅速崛起,而且又不愿意拥抱美国所宣扬的自由民主和市场资本主义的中国的担忧和失望。变本加厉的是,中国还被认为通过所谓的“锐实力”在推销自己的模式,在积极破坏西方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