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活动人士和研究人员正在为被他们所说的在非洲“圈地”的现象敲响警钟。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府和公司把注意力转向非洲国家,从那里购入大量土地。活动人士对此感到不安,他们说,不应该重蹈过去的经济覆辙。
*有钱国家投资者争赴非洲购地*
奥克兰研究所(Oakland Institute)执行主任阿努拉达.米塔尔最近与别人联合撰写了一份题为《大圈地》(The Great Land Grab)的报告。
她说:“圈地指的是这样一股趋势,来自粮食充足的富裕国家的私人投资者从像是非洲这样的第三世界购买农田。这迫使当地人搬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称它为“圈地”是因为这是在圈占资源,而这些资源对于这些国家的粮食保障来说至关重要。”
从2008年中到去年底这份报告发表之间,奥克兰研究所记录了180宗这样的土地交易,其中许多发生在非洲。
*中国是新世纪的非洲掠夺者?*
在纽约,21世纪黑世界研究所(Institute of the Black World 21st Century)最近组织了一次名为“新非洲掠夺”的圆桌讨论。
这个研究所的所长罗恩.丹尼尔斯解释说:“非洲第一次被掠夺是1884年,欧洲列强在柏林会议上瓜分非洲。目前就像是新一轮争夺,21世纪版本的掠夺者变成了中国,它之所以领先明显是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胃口,然后当然还有印度、韩国甚至欧洲一些国家,还有一些阿拉伯国家。”
过去两年中,大宗的土地交易合同已经遍布非洲大陆。有时候这些交易还伴随着大事欢庆,比如,在2009年1月就举行了一次仪式,庆祝欧洲跨国集团ADDAX国际公司与塞拉利昂政府合作,从成千上万公顷的甘蔗田中提炼乙醇。
卡塔尔最近从肯尼亚获得4万公顷土地生产农作物。而中国则从津巴布韦买下了超过10万公顷土地。
*开发土地对当地是福还是祸?*
在辩论的另一方,投资者、外国买家以及当地领导人说,这样的长期租赁将创造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并且带来急需的收入。
投资者说将会有更好的农作被技巧引入非洲,也会有更多的食物在当地买卖。但米塔尔并不相信这些许诺。她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南非和东南亚水果种植园的历史。
在俄勒冈的环境记者布莱恩.尼尔森最近发表文章提到目前非洲土地圈地的“新殖民”现象。但他相信当地农民仍有机会保卫自己的权利。
他说,“这些农民需要在草根阶层组织起来,避免单枪匹马地面对那些大型跨国公司。他们需要确保当地人也能获益,并且能落实一些项目,让土地开发创造的收益也可以和当地社区分享。”
他还说,一旦这些公司所运作的国家出现粮食危机,就应该停止向国外的出口。
米塔尔则更加担心。她说非洲国家引入大量投资,用于开采石油、橡胶和钻石,虽然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但与此同时也出现高度的社会动荡,而土地开发也可能会带来同样的问题。
她说,“这是下一个血钻。我们会看到更多政治动荡,更多骚乱,人们会说:够了,土地是我们的!”
她还警告一些还没有被污染的地区会因为大范围的工业式农作方式而出现环境恶化。
活动人士和投资者都同意说,随着全球房市的崩溃,非洲的土地成了众人追捧的廉价商品。但在这一趋势对当地人究竟是福是祸?各方还没有明确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