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53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台湾作者新书谈香港政治变迁与争议


台湾传媒工作者陈奕廷最近在香港举行多场新书发布会,吸引不少香港大专学生以及中国大陆留学生参与。(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台湾传媒工作者陈奕廷最近在香港举行多场新书发布会,吸引不少香港大专学生以及中国大陆留学生参与。(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日前在香港举行的两场新书发布会上,吸引不少香港大专学生以及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参与,探讨雨伞运动后,香港的民主发展方向,以及最近广受关注的中港矛盾、本土派思潮和反水货客示威。

30岁的台湾网络新闻主编陈奕廷,最近出版新书《伞里伞外》,以大约两年的时间,专访香港18位跨世代与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占中发起人戴耀廷、立法会主席曾钰成、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城邦论的学者陈云等,从港府治理、地产霸权、中港矛盾到新生的香港本土运动,剖释港人面对“民主回归”的困惑与思索。

陈奕廷出版新书原因

去年台湾的太阳花运动以及香港的雨伞运动,经常见到“今日香港、明日台湾”标语,香港主权移交后实行一国两制及争取民主的经验,越来越受到台湾人的关注。

陈奕廷最近在香港出席多场新书发布会,讲述他写这本书的原因。陈奕廷表示,2012年7月他第一次来香港的时候,主要是了解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运作,因为当时台湾与中国的政商与社会交流越来越密切,很多台湾人都有焦虑感,但又提不出有效的办法,他认为香港争取民主的经验可以作为借镜。

台湾作者陈奕廷表示,今日香港、明日台湾的问题,令他下决心写《伞里伞外》这本书。(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台湾作者陈奕廷表示,今日香港、明日台湾的问题,令他下决心写《伞里伞外》这本书。(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陈奕廷说:其实香港正在争取民主化的过程,这件事情本身对我的意义其实非常及时的,它也许会从新去理解如何争取民主,如何面对中国、如何面对强权,这个过程也许可以丰富自己。

陈奕廷表示,他构思这本书的时候,梳理出几个问题,包括政府的治理与普选;地产霸权与社会运动,以及中港矛盾,他阅读大量资料后,以保持距离的、记者的角度去寻找相应的采访对象,分析以上的问题。例如第一部谈及“民主前夕的香港众声”,访问了9位40岁以上跨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占中发起人戴耀廷、民建联创党主席、立法会主席曾钰成、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以及亲建制派的经济学者、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雷鼎鸣等。

陈奕廷说:我在里面尝试着带出,除了他们的身份对于我提出问题的观点之外,我希望带入一点这个社会(香港)的历史脉络给台湾的读者,包括香港的读者。譬如说,请曾钰成谈谈爱国左派的背景,谈他的心路历程,谈谈六七暴动,然后请雷鼎鸣谈谈他们那一代人,从70年代到90年代,整个香港繁荣的过程,他们的感受,从这里面也许会比较理解,这个社会上不同的声音,它是怎么来的。

陈奕廷认为,这种一代人,从一个人的故事带出,不只是对于现代问题的回应,还有个人的生命轨迹,可以呈现很道地的香港本土故事给读者。而第二部则访问多位不同年龄的社运人士,包括学民思潮召集人、雨伞运动的学生领袖黄之锋;并将两位中港矛盾下不同立场本土观的代表人物,城邦论作者陈云,与前社运工作者陈景辉的对谈一同呈现。

今日香港、明日台湾

陈奕廷说:很多人问甚么今日香港、明日台湾的问题,这个也是我起心动念、决定下决心去写这本书。我在台湾听到很多人,就是所谓的台派,即是台湾本土派、台派,大家对香港开始关心,因为香港的一国两制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一些本土化、本土意识的萌发,所以大家就会很直接的去关注到一些很标签化的事情,譬如说大家现在谈到“城邦论”、谈陈云,但不一定真的理解陈云,他们也许没有好好看过一本城邦论,就我所知你在台湾是买不到任何一本城邦论,除非你上网去买。

除了谈及写书的原因,陈奕廷的新书发布会也邀请传媒工作者、社运人士以及学者出席,与读者交流台湾太阳花运动的影响、香港经历雨伞运动后,民主发展的方向等议题。有中国大陆来港留学生发问表示,太阳花运动那些层面影响到香港,或者香港的雨伞运动在经验、模式上有借镜太阳花运动?

来自台湾的香港《号外》杂志主编张铁志表示,台湾的太阳花运动与香港的雨伞运动组织者有一定的交流。(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来自台湾的香港《号外》杂志主编张铁志表示,台湾的太阳花运动与香港的雨伞运动组织者有一定的交流。(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张铁志: 台港命运起点上有点接近

出席新书发布会,来自台湾的香港《号外》杂志主编张铁志回应表示,台湾与香港的命运,在起点确实有点接近,都是从被殖民的国家交还给一个所谓的祖国,在台湾发生在1945年,从日本交还给中国,在香港发生在1997年,而在交还的过程中,人民都没有办法表达对自身的未来的决定。张铁志认为,台湾的太阳花运动刺激到香港的年青运动者,而两地的运动组织者也有一定的交流,不过,香港爆发的更强、更巨大,当中很多口号譬如“自己香港自己救”也是学台湾。

张铁志说:我从来不觉得台湾教给香港,或者香港从台湾学到甚么,可是某种交流确实是有意义的。第三我觉得对群众是有某种情绪,就是年青人可以做甚么的情绪,我想这种情绪肯定是有的。就好像台湾说的,1989年(北京)学运,跟几个月后的1990年3月学运,是不是有某种连结,我的感觉肯定是有的,但不是很直接。

陈奕廷的另一场新书发布会,邀请马来西亚华侨,曾经留学台湾,现任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陈允中出席,与读者探讨雨伞运动后,香港社运界出现左右之争,即是被指为大中华派的“左翼”人士,与城邦论、本土派的“右翼”之争,对香港民主发展的影响。

陈允中表示,他十多年前来香港,曾经参与反高铁、保卫皇后码头等的抗争运动,他认为当时的本土思潮,有别于现在城邦论那种从族群分割,排斥中国大陆人士的反水货客示威。陈允中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雨伞运动之后,今年初连续几个星期日出现激烈的反水货客示威,主要由于雨伞运动没有让港人争取到更多的政治权利,因此出现更大的愤怒。

陈允中说:这些水货客、自由行的群众也没有解决,还变本加厉,当然从“出气”的角度,都要找个地方“出气”嘛。所以我是觉得这一次他们(本土派)“出气”然后他们的手段更激烈的原因,因为它加了雨伞运动的失败的情绪在里面,当然就会更生气。可能与流动占领、不被捕主义;投机、边打边走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反中国人的一种游击战,也是很多不满的总结合。

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陈允中表示,雨伞运动后,香港本土派发起多次反水货客激烈示威,是一种情绪发泄。(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陈允中表示,雨伞运动后,香港本土派发起多次反水货客激烈示威,是一种情绪发泄。(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陈允中: 雨伞运动是走投无路的一种发泄

陈允中表示,雨伞运动在香港的标准里面,已经是最激烈,占领时间最长,打破所有的纪录,但仍然找不到民主的出路,于是有人以“打人”等不道德、不文明的方式,就算伤害香港的核心价值都不管的方式去尝试,可说是走投无路的一种发泄。陈允中不认同这样的抗争方式,认为会损害香港的国际形象。

陈允中说:我觉得是错的,因为这种方式对香港长期以来的核心价值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对于我们的民主运动是很大的伤害,对国际上我们香港人也会被孤立,海外的华人他们看不懂,觉得去香港很危险、排外,国际上很多人觉得香港怎么变了,民主运动好像变质了,变成反大陆人运动,我们还要不要支持,是不是雨伞人都是这样呢?

对于港府及北京当局面对多次激烈的反水货客示威,仍然不回应示威者的诉求,取消或者调整深圳户籍居民赴港一签多行政策,陈允中表示,据他了解与深港同城化的计划有关,这个计划就是要鼓励深圳居民与香港人可以在边界自由流动,最后不知道会否取消深港边界,反正要建立深圳、香港一小时生活圈,因此在中港融合的前提下,港人的不满再激烈,北京当局都不会轻易取消一签多行。

台湾作者陈奕廷最近出版的新书,专访香港18位跨世代与党派的代表人物,剖释港人面对「民主回归」的困惑与思索。(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台湾作者陈奕廷最近出版的新书,专访香港18位跨世代与党派的代表人物,剖释港人面对「民主回归」的困惑与思索。(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一位参与陈奕廷新书发布会,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的中国大陆留学生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2014年9月她刚来香港读书,当时学联发起大专学生罢课,雨伞运动也在去年9月底发生,她觉得陈奕廷的新书与雨伞运动有关连,而她也因为雨伞运动改变了很多,感到与陈奕廷的新书也有奇妙的关连。

大陆留学生喜欢香港的自由空气

这位中国大陆留学生表示,雨伞运动刚爆发的第一、二日,她感到相当震撼和兴奋,但也为参与的学生感到难过。

她说:可能是我们这一代有在极权社会生活的经验,虽然说他们也了解六四,但是毕竟他们是在香港自由健康的空气里长大,不会像我们这样亲身可以看到、或者身边的朋友可以体验到那些恐惧。所以我觉得我是有中国的铬印在我的身上,所以我看到他们很昂扬、很开心、很青春,充满理想主义的样子,我一方面觉得香港真是太好了,香港这个社会有这样开放的环境,可以容纳这些学生,可以让他们开放性地成长、发芽,在大陆是完全没有。

台湾作者陈奕廷最近在香港的新书发布会主要在独立书店举行,他表示新书没有在香港的大型连锁书店售卖,包括香港诚品书店都没有售卖。(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台湾作者陈奕廷最近在香港的新书发布会主要在独立书店举行,他表示新书没有在香港的大型连锁书店售卖,包括香港诚品书店都没有售卖。(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这位中国大陆留学生表示,陈奕廷的新书对近年香港社会运动的历史脉络有较完整的分析,在目前同类的书籍中较少有,不过,她表示刚参与过雨伞运动,可能看不下建制派人士例如曾钰成的观点,要再过一些时间,等心情平伏再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