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李克强星期二(8月16日)表示,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深港通。尽管此举被视作是当局继续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和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积极姿态,或有利于刺激市场情绪,但外间分析认为,拖延已久的方案终获准实施或难以刺激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低迷胃口。
李克强在当天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了这则消息。他说,深港通的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深港通实施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
此前,连接上海和香港股市的沪港通已于2014年底开始运行。而原本预计可能在2015年启动的深港通,因为去年夏天的股市震荡并未得以实施。
李克强今年已经多次表示,会在年内适时启动深港通。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李克强在周二的会议上强调,深港通是在沪港通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推出的。他称深港通获准“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在法制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李克强还表示,启动深港通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共享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成果,深化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当天签署了深港通《联合公告》。深港通不再设总交易额度的限制,同时沪港通的总额度也被取消。不过,两通仍将维持每日额度上限。
据《联合公告》,深港通每日额度与沪港通现行标准一致,即深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元人民币,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元人民币。公告还称,双方可以根据运营情况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
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就深港通回答记者提问时说,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适时“启动深港通”,而后者复制了沪港通试点的成功经验。他说:“启动深港通, 是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又一重大举措,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
证监会发言人还谈到此举其他三方面的积极作用,即有利于促进内地资本市场开放和改革,有利于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并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张晓军说,深港通推出还需要大约4个月的准备时间。
华尔街日报周二报道称,“相关预期推动深港通概念股连续大涨。一般认为,深港通将利好券商股、深港两地上市股,及深港两地市场稀缺性标的股。”
该报另一篇报道称,深港通是中国当局开放大规模资本市场的最新的举动。报道还提及,深港通获准,时值20国集团首脑下月在杭州举行峰会前夕,而北京方面今年早些时候也曾表示将会向外国投资者进一步开放中国巨大的债券市场。
李克强所说的试点成功的沪港通,不久遭遇监管问题,而2015年夏天中国股市暴跌也令外国投资者心惊胆寒。
但是,在中国股市暴跌和人民币意外贬值一年之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仍缺乏信心。华尔街日报2月15日一篇报道分析了今年涌向新兴市场的投资热潮为何独独绕过了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市场。报道称,高盛集团对1.1万亿美元的共同基金资产做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金持有中国股票的比重和中国股市占全球基准指数的比重相比低了3.1%,意味着“持有不足”。高盛集团称这一相对全球基准指数的差额为10年来最高。
分析认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这个即使以新兴市场标准衡量也属极难预测的市场仍然非常担忧。
中国股市去年年初大涨后,入夏暴跌震荡全球市场。上证指数去年秋天短暂反弹后,今年1月再度大跌。除了中国股市行过山车般大起大落,政府之手干预股市更让投资者感到不安。
今年6月,名晟新兴市场指数(MSCI Emerging Market Index)第三度拒绝将中国的A股纳入其基准股指。该机构当时对中国的市场准入仍有疑虑。
有市场分析也将深港通获准实施看作是当局向名晟新兴市场指数示好,希望该指数将中国A股纳入其基准股指。
另一方面,市场对于深港通还有另一方面期待。华尔街日报周二报道称,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股市的投资仅有2%左右,但他们还是急迫地希望能够进入这个规模比上海股市小,全球位列第7的股市,因为这个常被比作中国纳斯达克的股市的主要构成是年轻的科技、制药和清洁能源等企业,注重的是迅速增长的初创企业。而相比之下,中国最大的上海股市,则是国有大银行和大企业聚集地。分析称,投资者认为这些企业乏味且增长缓慢。
沪股通的每日限额只在启动日被用磬一次,再没有出现过达到当日限额的状况;而沪港通中的港股通,至今也只有两次用尽当日限额的情况。
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在新加坡的中国经济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理查德在周二发出的中国经济分析中写道:“今天宣布的消息仍有可能提振市场情绪,这不仅是决策者仍然致力于金融改革和放开资本市场的一个讯号,也是决策者担心市场动荡和资金外流的佐证。”
不过,埃文斯-普理查德认为,深港通对两地市场的持续性影响看起来很小。他说,尽管沪港通已经运行近两年,经由该管道的投资额所占沪深两市总市值的比例不足1%。
埃文斯-普理查德说,简而言之,别指望能看到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