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1:15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联合国:俄罗斯当局系统地对乌克兰战俘施以酷刑


资料照片:2024年1月31日,在乌克兰俄罗斯边境交换战俘后,一名刚刚被交换的乌克兰战俘在给亲属打电话时在哭泣。
资料照片:2024年1月31日,在乌克兰俄罗斯边境交换战俘后,一名刚刚被交换的乌克兰战俘在给亲属打电话时在哭泣。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俄罗斯当局对数百名乌克兰战俘实施了“广泛而系统的酷刑”,而拘留设施中的主管明知这种虐待行为,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制止这种虐待行为。

“自去年3月以来,我们采访了174名乌克兰战俘,其中包括5名医务人员,几乎每个人都提供了可信、可靠和详细的酷刑和严重虐待的叙述,”联合国驻乌克兰人权监察团团长丹尼尔·贝尔(Danielle Bell)在日内瓦告诉记者。

贝尔周二(10月2日)通过视频连线从乌克兰首都基辅说,战俘们描述了“严重的殴打、电击、睡眠剥夺、狗咬、模拟处决”,以及其他威胁和有辱人格的待遇。

她说,68%的战俘称,“在被占领土和俄罗斯联邦的多个设施中,战俘们在极其恶劣的囚禁条件下,在囚禁期间的各个阶段,都遭受性暴力、酷刑和虐待”。

她说,每天或每周发生的例行公事的虐待行为,在整个拘留期间持续发生——有时长达三年——“说明了羁押设施的主管对此知情。”

“当俄罗斯联邦的外部官员到拘留地点视察时,在许多情况下,酷刑和虐待会暂时停止,条件也会改善,这表明这些设施的负责人知道虐待行为的存在,”她说。

“俄罗斯公众人物公开呼吁对乌克兰战俘进行不人道的对待和处决,”她还补充说,“这些因素,再加上对俄罗斯军人实行的广泛的大赦法,导致了有罪不罚的气氛。”

联合国报告说,拘留条件很差,“大多数战俘称,食物短缺、缺乏医疗、过度拥挤和卫生条件差”,并称有10名乌克兰战俘因“酷刑、缺乏医疗和恶劣的健康状况”而死亡。

报告称,自2023年3月以来,在接受采访的205名俄罗斯战俘中,有104人在“被囚禁的初期”遭受到乌克兰当局的酷刑或虐待,包括严重殴打、死亡威胁和肢体暴力。

“然而,在几乎所有情况下,当囚犯抵达官方的拘留点时,酷刑和虐待就停止了,那里的条件似乎普遍符合国际标准,”报告说。

贝尔强调了俘获者对乌克兰和俄罗斯战俘的待遇范围和规模的差别。

她观察到,乌克兰当局对俄罗斯战俘的酷刑或虐待发生在他们最初被俘的头几天。

她说,俘虏“一旦进入拘留设施,就安全了”,这些做法就会停止,但是在俄罗斯拘留中心对乌克兰战俘的虐待“则在整个拘留期间都在发生”。

贝尔在很大程度上把俄罗斯战俘得到更好的待遇归功于监察员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关押他们的乌克兰地点。贝尔指出,联合国官员“能够跟乌克兰当局就哪些地方需要改善,进行非常公开的对话”。

然而,她补充说,监察团因无法进入俄罗斯联邦接触到战俘,而不能顾及到乌克兰战俘的福利,“尽管我们一直在要求接触”。

除了深入研究自2022年2月俄罗斯武装部队入侵乌克兰以来战俘遭受的酷刑外,这份长达30页的联合国报告还涵盖了2024年6月1日至8月31日该国人权方面的关键发展状况。

报告发现,在此期间,平民伤亡和民用基础设施受损情况显著增加,报告指出,有589 名平民死亡,2,685人受伤。这等于“伤亡人数比前三个月增加了45%”。自战争开始以来,平民死亡总数达到1.1743万人,受伤人数达到2.4614万人。

“报告期内,俄罗斯武装部队继续袭击乌克兰各地的能源基础设施,影响了基本服务,在冬季临近之际,加深了对平民人口困境的担忧,”联合国人权办发言人莉兹·斯罗塞尔(Liz Throssel)在报告发布时表示。

她还表示,俄罗斯武装部队对苏梅、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等乌克兰城市发动的激烈军事攻击,“损坏和摧毁了平民财产和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医院,甚至还有一家养老院。”

“我们还记录了更多针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攻击,”斯罗塞尔说。

贝尔表示,俄罗斯联邦在3月至8月期间发动了9波大规模的协同攻击,目标是乌克兰的发电设施,主要是热电厂、水力发电厂和供热厂。

“这些攻击造成的连锁破坏影响了电力、水、供暖、污水处理和公共教育等基本服务,”她说。“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和儿童—-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预计今年冬天将恢复轮流停电,”她补充道。“但要我强调的是,乌克兰正在做出重大努力来恢复发电能力,减轻严冬的风险。但是仍在持续的攻击加剧了目前的情势。”

高级专员的报告将于下周提交给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被制裁的鲁比奥出任国务卿,中国如何解套?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4:43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