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历届奥运会一样,数千名参加里约夏奥会比赛的运动员都住在“运动员村”。那么,采访奥运会的数千名记者住在哪里呢?很多人在散落于主办城市各个地段的酒店下榻,更多的记者则住在“媒体村”。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城郊地区新盖的高层公寓楼,奥运会之后就会出租或卖掉。美国之音记者就住在里约市中心以西的一处“媒体村”。
这里的地名很简单,叫做“巴拉一号媒体村”,“二号”在马路对面,两座大楼群是2500多名记者的落脚处。新楼群离“奥林匹克公园”有30分钟,不过,去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需要大约90分钟。
跟里约奥运会前的多数基础设施一样,这些楼房也是争分夺秒盖起来的。采访过八届奥运会的比利时广播电视台记者德克·格尔洛说,这意味着缺陷不可避免。
他说:“你进了公寓就能看出来。---当然,他们必须很快把楼盖起来。在我们的公寓里,厕所和淋浴等等都有问题。”
不过,格尔洛说,这处“媒体村”的状况提醒人们学会谦卑。
他说:“你知道,这是一个低预算的地方。我们不能拿它来攀比我们在比利时的一切。吃的东西很基本,但也还算OK。我们都习惯了奢华,可接下来我会觉得,OK,我们还是接受现实,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吧。”
在这里,你需要或者想要什么,几乎都能找到,包括健身房和游泳池。还有共同活动区域,一处餐厅,甚至还有洗衣房,可以免费洗衣服,当然前提是你能轮上用洗衣机。
跟多数记者一样,西雅图电视记者爱丽森·莫罗说,她没有多少空闲享用那些便利设施。
她说:“我的房间临游泳池,向外可以看到池子。可我从来也不在公寓里呆着,所以去不了游泳池。不过,我还是喜欢这里。他们有一家小卖部,有你需要的每样东西。所以这带来了很大方便。要不然会更糟糕。”
那家便利店的价格高于传统的超市,但它仍然是“媒体村”居民的绿洲。在店里工作的安娜·贝琪兹说,晚8点到午夜是最忙时间。加班加点采访奥运的记者在这段时间光顾小店并不奇怪。
安娜·贝琪兹说:“这里的游客多数都买啤酒和水,有时也买零食,有时饿坏了也会买微波炉食品。”说到这里,她笑出声来。
即使是追踪报道了一整天的夏奥会之后,一些记者百忙之中仍有时间和精力来到很晚才打烊的酒吧,在上床休息之前,先喝上一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