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美军驻冲绳县普天间基地转移到冲绳县另外一个地方、即名护市边野古湾的日本政府与反对县内转移的冲绳县政府就此事闹上法庭的抗争,周五(3月4日)在日本高等裁判所的协调下,双方之间达成了庭外和解。不过,日本各大传媒和主流舆论连日来广泛质疑“中央”与“地方”此番达成和解背后的诚意。
从首相安倍晋三周五(3月4日)与冲绳县知事翁长雄志在首相官邸“握手言和”的一幕来看,双方的神态都有些尴尬,而这一尴尬在大部分日本舆论看来,并非化敌为友时的腼腆,更可能是心猿意马的体现。
包括坚定支持“中央”政府转移计划的《读卖新闻》和主张顾念“地方”上、即冲绳方面所持有的反对意见的《朝日新闻》在内,日本各大报在双方握手言和问题上,看法似乎很一致,大都预计双方隔阂太大、难以妥协,今后再诉讼的可能性很大。很多分析人士都认为,安倍愿意和解是考虑到预定于今年6月举行的冲绳议会选举和7月举行的国会大选,达成和解的气氛,有利自民党;而自民党内也随之传出“无论如何,竞选环境(已经)好多了”的声音。
除了安倍周五强调,“政府考虑(普天间机场)转移到边野古湾是唯一选择的想法,没有任何改变”之外,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也迅速发表声明:“建设取代设施是回避继续使用普天间机场的唯一解决方法”。而另一方面,竞选期间以“反对普天间机场县内转移”为口号的翁长对和解一事,只是道出“加深议论是好事”、“各自在履行说明责任的同时,引导解决问题的方向很重要”等颇为暧昧的语言。
确保要塞基地
二战结束前,美军攻占冲绳,并在激战期间埋下了许多炸弹的宜野湾市建设了普天间军事基地,其中包括约4.8平方公里的军用机场。1950年开始,当地政府开始向普天间的地主缴租;1960年起,普天间基地归属美军海上陆战队。1972年,美国将冲绳的主权交还给日本后,美军继续留用普天间基地;日本政府每年向当地的70名地主缴租4.5亿日元(约398万美元)。
美军在二战结束后处理了当地遗留的炸弹,宜野湾安全了,围绕基地的商业活动也开始繁忙起来,当地逐渐发展成为冲绳县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不过,普天间机场周围尽是民居,被日美两国形容为“世界最危险的机场”,不但发生过军机坠毁事故造成损伤,而且军机起降噪音也干扰居民正常生活。
1977年起,美军逐渐缩小普天间基地的规模,并开始转移设施、归还土地。普天间基地占有的土地经转手等演变,到2007年,地主的人数增至3031人,而日本政府每年缴租的费用,也超过了60亿日元(约5310万美元)。
在整个基地设施当中,机场是最该转移的部分,但是却困难重重。
基于冲绳在东中国海的要塞位置,美军驻守冲绳是日本西南防卫、美国亚太战略战术的一个关键;尤其在中国军事崛起后,鉴于东中国海中日之间围绕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的主权纠纷、以及似乎日益升级的南中国海危机,冲绳无疑是日美坚守的重要据点。
由此,尽管日本本土不缺眼红冲绳获政府津贴、负担美军基地的可观收入的县,并表明愿意接受冲绳美军基地转移,但日美政府毫不犹豫锁定冲绳。
各国教训为鉴
前航空自卫队将领织田邦男说,中国已诀别“韬光养晦”,信奉军力,回顾过去就一目了然,任何军力空虚的地方,中国就会毫不踌躇地占据。他说:“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退,刚打完仗的越南出现军力空虚,于是越南管辖的西沙诸岛(中国称西沙群岛)中的Woody Island (中国称永兴岛)1974年即被中国占据,并建设了2600米机场跑道;1985年苏联(俄罗斯前身)海军从越南管辖下的Cam Ranh Bay(中国称金兰湾)撤退后,南中国海出现军力空虚,1988年中国就占据了南沙诸岛(中国称南沙群岛)的Johnson South Reef(中国称赤瓜礁)和Sin Cowe Islands(中国称景宏岛),并且用机枪射杀了64名牵手护岛的越南士兵;1992年菲律宾在高涨的民族情绪中驱逐美军基地;而美国一决定撤出菲律宾,中国就制定了《海洋法》,记载南沙、西沙、尖阁诸岛属于中国,然后于1995年占据了菲律宾管辖下的Mischief Reef(中国称美济礁)并在那里建设了军事设施,1998年,进一步占据Scarborough Reef(中国称黄岩岛)。现在中国在南中国海填海造岛、兴建军事据点,菲律宾虽然看来仍有反美民族情绪,但菲律宾政府已哭着去找美国,结果借奥巴马访菲时再次缔结军事协定”。
织田说,黄岩岛地理酷似尖阁诸岛,也曾是美军射击练习场,而且也有灯台。“所以日本必须汲取各国教训,好好考虑冲绳的反美军基地活动,不能重蹈过失,如果冲绳没了基地、没了鱼鹰军机,军力一空虚,中国马上就会来占据。如果冲绳说独立,中国马上就会承认,然后解放军会以保护名义进驻冲绳,这完全可以预计”。
冲绳存在矛盾
对日本本土自古有抵触、至今仍然牢记美军攻占冲绳那段惨痛经历的冲绳县,因为美军基地噪音、事故和不时发生一些军人涉嫌的刑事案等等,刺激着反基地县民的情绪。1995年3名美军士兵轮奸冲绳少女案更在反基地的时任知事大田昌秀引导下,发展成大规模反基地运动。
但从美军基地或美军军人消费当中获利、获益、不反基地的冲绳县民,人数也不少。1998年,大田知事竞选连任时,就被注重经济、不积极反基地的前知事稻嶺惠一击败,此后冲绳县知事总在县民反与不反基地高低潮的选举中交错诞生。
2006年日美政府几经挫折,敲定了在冲绳县名护市边野古湾填海建机场转移普天间基地的方案,并获得容忍基地的前知事仲井真弘多的同意。不料2009年夺权上台的日本民主党第一任首相鸠山由纪夫推翻了计划,声称普天间“至少转移到县外,最好是国外”。这一主张引发冲绳反基地民意上升、令仲井遭遇挫折;尽管他迅速改换路线、反对县内转移,但在2014年竞选连任时,还是败给原来支持他的立场、但是在出马竞选前决定改口、变为持有反基地立场的翁长雄志。
翁长雄志其人
65岁的翁长原来是冲绳县议会自民党议员,2000年至2014年出任冲绳县府那霸市的市长期间,既推动美军基地县内转移的计划,也基于自民党推动普天间转移边野古湾的立场,支持仲井。
与此同时,由于那霸市与福州市的姐妹城市关系,翁长与中国交往密切;2005年,福州市授予翁长“荣誉市民”称号,2012年他计划用日本政府津贴冲绳承担基地的“冲绳振兴费”2.67亿日元(约237万美元)建设与福州交流研讨会址的两个“龙柱”,遭遇日本舆论批评他浪费、并被怀疑与中国企业之间私下有交易。
2014年,日本共产党鼓动翁长以反基地的立场,出马竞选冲绳县知事;翁长与部分支持他的自民党议员随后退出之前所属的自民党,翁长作为日共、社民等在野党支持的候选人参选,并开始反对普天间县内转移,最终以近10万票获胜当选。2014年12月上任后,他就开始与安倍政权抗争普天间机场转移案、并阻止边野古湾已动工填海的工程。
冲绳县一级的对抗手段被安倍政府动用国家/中央一级的权力,一一斩断;翁长更进一步提出激发冲绳县对抗日本本土意识的“琉球王国论”。去年4月,翁长参加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访华团,先在北京高调查找琉球王国记载,随后在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会谈时,要求开通那霸与福州的定期航线;他还说:“冲绳曾作为琉球王国与中国为首的亚洲有过繁荣的贸易往来,琉球王国一度成为连接亚洲的桥梁。当时福建省有5、600人归化了琉球王国,传递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李克强也以“中日两国有两千年交流历史,积极支持两国各地的交流”,表示赞同那霸-福州之间的定期航线。
反基地但不亲中
日本国内舆论对翁长访华期间的言论哗然,甚至支持翁长的《冲绳时报》和《琉球新报》也在报道中略去了翁长对李克强所阐述的“琉球王国论”。尽管不少冲绳县民反基地、指责冲绳承担美军驻日本74%的基地是本土欺负冲绳的历史延续,但并不等于他们就赞成冲绳投靠中国或独立,何况石垣岛等更靠近台湾、中国的冲绳离岛的岛民们还特别担心威胁,积极引导自卫队驻军扎营。
即使在1995年冲绳爆发大规模反基地运动后的1996年,冲绳琉球大学做的县民调查说明,赞成独立的被访者不足3%,2011年《琉球新报》做相同民调,赞成独立的被访者为4.7%。
访华回国后1个月,翁长即准备访美。在东京外国记者俱乐部,被追问是否有意领导冲绳独立,翁长回答说:“虽然有独立的议论,但我想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独立”,他还称“与其去考虑独立,不如担心日本有事时,冲绳是否又要被日本抛弃”、“我的工作是为了将来的子孙,冲绳该考虑何去何从,希望思考日本整体调和”。
翁长在美国的诉求一无所获,回国后至少在明处,他只剩下县知事权限内的抗争手段。去年10月他以手续不完备的理由取消仲井批准的填海手续,安倍政权下的国土交通省便发动停止取消权力的命令,11月再向日本高等裁判所起诉冲绳。
但伴随法律诉讼,边野古湾包括已动工的主体工程都要暂停、等待裁判,尽管包括翁长本人在内都不难预计法庭会依据《日美安保协定》等判决翁长败诉,但等待判决、上诉,直至最高法庭宣判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这意味着这一年期间,相关的工程都将被迫暂停。
今年1月,日本高等裁判所提出庭外和解的建议。安倍首相3月4号星期五决定接受后对翁长说:“国家与冲绳持续的诉讼战似在不断扩大中,结果是胶着状态,普天间机场转移和减轻冲绳负担(美军基地)都不能推进”。
无论安倍选择和解有什么玄机妙算,美国太平洋指挥部的司令哈里斯2月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说,普天间机场的转移计划已比日美两国政府当初设定的日期晚了两年多,日方有义务,尽责完成边野古湾取代设施的建设。安倍想必知道,如果日本再需更多时间恢复边野古湾工程、进一步拖延普天间机场的转移计划,将会令日美关系有可能再度出现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