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似乎是南中国海主权声索争议中的一个动因,该地区许多国家目前主要依赖于燃料进口。
尽管各国从1970年就开始了对这片从台湾延伸到新加坡的350万平方公里水域的油气勘探,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方找到引人注目油气蕴藏量。
关注南中国海争议的分析人士指出,国家主权是这些国家在这一带探测油气的首要原因。文莱、中国、马来西亚和越南都进行了各自的勘探。菲律宾政府在2014年接受了私人公司的勘探项目投标。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副研究员杜允士(Fabrizio Bozzato)表示:“南中国海不是沙特阿拉伯,不是伊拉克,也不是中东。”他说:“这些声索国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在南中国海开发油气资源是标示主权的一种方式。”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今年10月马尼拉与北京开始讨论联合石油勘探,提出了化石燃料勘探。这种对话是两国重建关系的一部分。自2012年两国舰船在吕宋岛西侧的黄岩岛发生对峙以来,中菲关系一直紧张。
台湾也主张对南中国海部分区域享有主权。台湾前总统建议与其它声索国共同勘探资源。
但分析人士认为,勘探油气的举动可以发出一个信号,就是实施勘探的一方对这片海域拥有控制权。分析人士指出了一系列争执事件。
1976年菲律宾开始在巴拉望岛外海开发天然气时,中国提出抱怨,并且阻止了该项目。
中国2014年建在北部湾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引发了与越南船只的撞击事件,激发了严重的反华暴乱。越南今年4月对中国的另一个钻井平台发出正式抗议。
在夏威夷檀香山市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太平洋论坛项目主任卡尔·贝克认为,联合勘探的言下之意是对主权的让步。
贝克说:“驱使这些国家真正到那里去进行勘探的动机可能是非常弱的,仅仅因为各国之间很难达成协议。因为这需要各国对开发资源的权利做出一些妥协,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主权观念。”
他说:“而对于中国,这非常难做到,而对于菲律宾和越南,他们也认为这会在国内引起问题。”
菲律宾从40多年前就开始在巴拉望岛西侧的礼乐滩勘探石油资源了。1984年,一家菲律宾企业在该地区发现了一片油田,满足菲律宾每年15%的石油消耗。
美国能源情报署估计,该海域海底蕴藏有110亿桶原油和19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资源。其中大部分位于东南亚主权声索国的大陆架以下,那里不属于争议水域。贝克说,大部分的潜在能源还没有被开发。
沙特阿拉伯的已探明石油蕴藏量估计达到2680亿桶,伊拉克则拥有1440亿桶。美国能源情报署称,俄罗斯拥有的天然气蕴藏量占世界首位,达5085万亿立方英尺。
分析人士谈到,石油价格的下跌以及从海底提取燃料的成本限制了进行海底勘探的价值。
南洋理工大学国际研究专业教师胡逸山(Oh Ei Sun)说,马来西亚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多化石燃料的主权声索国,但是很少有人推进勘探。马来西亚坐拥大约50亿桶的原油和8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资源。
胡逸山说:“即使发现新的油气资源,但是要把它们挖出来,还要在设备和其它资源花费大量资金。所以我不认为目前这个时候开发新的油气资源是很紧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