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长王安顺2014年曾发誓如果到了2017年雾霾还治不好就“提头来见”,然而如今“提头”的有效期已过,雾霾依旧。被官媒形容为“环保钦差”的进驻北京的中央环保督察组最近完成了一轮巡视,称污染企业数量有所下降,但仍需要更多企业的积极配合。
进驻北京的中央环保督察组称,由于执法力度加大,近年污染企业的数量有所下降,但更多企业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以达到北京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201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表示要“坚决向污染宣战”,而“霾都”北京正是这场战役的最前线。
官方表示,过去四年中,500余名环保督察人员对数千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和惩戒。
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的王延奎说: “现在我们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少了。我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是如何扩大我们的执法覆盖面,来影响更多的公司为了环保而积极做出改进。一些公司有这个意愿,但不知道怎么做。”
王延奎表示,尽管政府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但他们仍感到时间非常紧迫。
“绿色和平”组织气候与能源活动家董连赛说: “如果我们只依靠基本的执法机构和污染企业玩儿那种猫捉老鼠的游戏,那么我们是不可能解决当下的污染问题的。只有当我们让那些污染企业认识到他们必须对遵守法律负责时,只有当目前的执法效果对他人有警示作用时,我们才能达成我们需要的结果。”
环保督察组不仅对污染企业进行调查,而且对已经遵守排污标准的“模范”企业也继续进行监督。
北京寰宇恒通汽车有限公司工厂服务经理李强(译音)说: “如果我们不守规矩,我们就可能受到惩罚或被关门。首先作为一家企业,生存需要的是利润,而创造利润的前提条件是我们遵守政府的规定或要求。”
中国官媒央视报道称,截至近年1月,中国已经开展了15个省区市的中央环保督察,共问责6454人。
32岁的信息技术员周葛孙(译音)说:“我认为现在(北京)的政策是治标不治本,比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和让工地停工。我认为这些都是小的因素。大的因素是北京周边地区,比如河北的重工业工厂。我认为污染来自那里。我认为他们应该对这些工厂进行控制。”
据中国媒体报道,今年年底前,北京市交通委和市环保局将研究制定东六环线路优化方案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全市将报废和转出高排放老旧机动车3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