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主导的驻科索沃维和部队(FKOR)星期一(5月29日)说,有25名维护部队军人在科索沃北部兹韦钱与塞尔维亚族人的冲突中受伤,这些塞族人试图接管市政府办公楼。上星期,阿尔巴尼亚族的市长在几座城市上任,遭到塞族人抗议,兹韦钱是其中一座城市。
兹韦钱位于首都普里什蒂纳以北45公里。塞族人早晨在当地开始与警察冲突。当天下午,北约驻科索沃维和部队的军人要求塞族人为两辆来自科索沃特警部队的车辆让开道路。
据目击者和当地媒体说,这些维和部队军人随后使用催泪瓦斯和震撼弹保护车中的科索沃警察并驱散抗议者。聚集在一起的塞族人随后投掷石块和其他硬物。
北约驻科索沃维和部队的声明说:“几名驻科索沃维和部队分队的意大利和匈牙利军人遭到无端攻击,受到外伤,包括骨折和因燃烧装置爆炸所造成的烧伤。”
一些科索沃警察的车辆和一辆记者汽车受损。图像显示,这些车辆上被喷涂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的标志。
过去一个星期来,当地紧张局势严重升级,这是最新的暴力事件。塞尔维亚已下令本国军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并向塞尔维亚与科索沃边境增派部队。科索沃在2008年宣布脱离贝尔格莱德而独立。
科索沃与塞尔维亚敌对了几十年,贝尔格莱德拒绝承认科索沃主权。
美国和欧洲联盟加大了帮助化解科-塞纠纷的努力。美欧担心,在俄罗斯点燃的乌克兰战火仍在熊熊燃烧之际,欧洲会进一步陷入动荡。欧盟已向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明确表示,如果他们想在加入欧盟集团方面取得任何进展,必须将双方的关系正常化。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认为科索沃局势“令人担忧”。他指责美国和北约宣称在当地拥有主宰地位。
拉夫罗夫在肯尼亚内罗毕说:“一场大‘爆炸’正在欧洲中部酝酿,就在同样的地方,在1999年,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动了侵略。”
星期一,可以看到科索沃警察和北约驻科索沃维和部队保护兹韦钱、莱波萨维奇、祖宾波托克和米特罗维察的市政府大楼。这四座城市位于科索沃北部,上个月提前举行了选举。
当地多数人口是塞族,但是塞族人基本上抵制了这次选举。当选市长和市议员的只有阿族和其他人数更少的少数族群代表。
警方说,塞族人星期一早晨聚集在其中三座城市——兹韦钱、莱波萨维奇、祖宾波托克的市政府大楼,但是北部城市米特罗维察没有人群聚集。在那三座城市,塞族人试图使用暴力手段和催泪瓦斯进入市政府大楼。警方的声明说,兹韦钱的局势仍然紧张。
塞尔维亚总理安娜·布纳比奇(Ana Brnabic)批评国际社会对科索沃局势的处理方式。她说,北约维和部队“不是在保护人民......他们是在保护篡位者。”她指的是那些新市长。
“但是我们必须保护和平。和平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她说。
国防部长米洛什·武契维奇(Milos Vucevic)说,塞尔维亚陆军正在完成部署行动,在此之前,塞尔维亚决定提高军队戒备状态。武契维奇表示希望政治解决,但是他同时批评了北约维和部队。他说,他们的立场“好像是保护警察防范手无寸铁的人民”。
据当地塞族政界人士戈兰·拉基奇(Goran Rakic)说,塞族人要求新市长辞职并离开市政办公室,他们称这些市长是“非法的伪警长”,塞族人还要求特警部队离开科索沃北部。
北约驻科索沃维和部队增加了在包括米特罗维察在内的四座城市的驻军。北约维和部队呼吁所有各方不要采取致使紧张局势升级的行动,并敦促“贝尔格莱德和普里什蒂纳参与欧盟主导的对话”。
美国大使杰夫·霍维尼尔(Jeff Hovenier)会晤了科索沃总统韦约莎·奥斯曼尼(Vjosa Osmani),随后又与西方五大国(Quint)的其他四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英国的大使一道会晤了总理阿尔宾·库尔蒂(Albin Kurti),敦促他采取步骤,缓解紧张局势。
他们建议新当选的市长在其他建筑办公,不要使用市政府大楼。
霍维尼尔谴责塞族人的暴力。他说:“和平抗议必须保持和平。”
欧盟大使托马斯·桑约格(Tomas Szunyog)谴责攻击记者车辆。他说,“必须允许新闻工作者履行他们的本职而无需担心自己的安全。”
塞族人在科索沃北部占人口多数。上星期五,塞族人曾试图阻止新当选的阿族官员进入市政府建筑。科索沃警察使用催泪瓦斯驱散了人群,让新官员进入办公室。
十几名塞族人和五名科索沃警察受伤。同天,边境的塞尔维亚部队进入戒备状态。
美国和欧盟谴责科索沃政府动用警察强行进入市政府建筑。
星期五晚间,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对支持者说:“在科索沃北部的塞族人被攻击的时刻,塞尔维亚不会袖手旁观。”
然而,塞尔维亚任何派兵越境的举动都意味着与北约主导的驻科索沃部队发生冲突。
科索沃冲突爆发于1998年,当时,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者武装反抗塞尔维亚的统治,塞尔维亚做出回应,进行残暴镇压。大约1.3万人丧生,其中多数是阿族人。北约在1999年军事介入,最终迫使塞尔维亚从科索沃领土撤军。华盛顿和多数欧盟国家已承认科索沃为独立国家,但是塞尔维亚、俄罗斯和中国没有承认。
(本文依据了美联社发自科索沃兹韦钱的报道。)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