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在星期四(2018年12月20日)的辞呈中告诫美国要提防中国和俄罗斯。分析人士指出,马蒂斯是美国改变对华战略,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的关键人物,但是,另一方面,马蒂斯一直努力管控美中紧张关系,为美中关系提供了某种稳定。有人担心,马蒂斯离职后,美中冲突风险增加,但也有认为,这完全取决于马蒂斯的继任者。
马蒂斯在辞职信中告诫提防中俄的威胁
美国国防部长星期四以与特朗普总统观点不一致突然提出辞职。在辞职信中马蒂斯谈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
他写道:“对与我们战略利益日渐不同的国家,我们必须态度坚决,毫不含糊。” 他点名俄罗斯和中国。他说,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迫使美国更需动用所有力量提供共同防御。
他说:“中国和俄罗斯明显想要打造一个与他们威权模式一致的世界,从而获得对其他国家经济、外交、安全决定的否决权,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们邻国、美国和我们盟友的利益。”
马蒂斯是美国改变对华战略的关键人物
在美国最新版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安全战略中,中国和俄罗斯一样都被视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分析人士认为,马蒂斯在改变美国的对华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的国防政策高级研究员哈里·卡奇亚尼斯(Harry Kazianis)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马蒂斯在美中关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作为国防部长他是前沿人物。他很明显是重新调整、使得美国走向‘大国竞争’的重要人物。这样的字眼在国防部的很多文件都有体现。在新的国家战略和国防战略中都出现了。 虽然指的是中国和俄罗斯,但是,现阶段主要是中国。 因此,在军事领域和在国防领域,马蒂斯的影响是巨大的。”
卡其亚尼斯认为,这样的影响不会因为马蒂斯的离开而改变。不管谁接替马蒂斯的职位,特朗普政府都会继续目前在他看来是“遏制中国”的战略。
他说:“美中关系的挑战是,美中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美中之间的压力点很多,不管是南中国海、东中国海、台湾、现在又加上贸易。马蒂斯辞职虽然不是好事,但是更重要的是美中关系的整体画面变了。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
马蒂斯还多次强烈批评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为,他称中国是在进行“恐吓和胁迫”。今年早些时候,他还以北京在南中国海的强势行动为由,取消了中国海军参加“环太军演”的邀请。他不止一次地强调,美国应该与中国展开“有力竞争”。
在马蒂斯的领导下,美国海军在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进行自由航行的次数也有所增加。另外,马蒂斯还在多个场合批评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他说,中国希望借此建立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马蒂斯是美中军事关系的稳定力量
不过,虽然马蒂斯在特朗普政府目前对中国的“对抗性竞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他在离职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批评中国,但是分析人士认为, 中国可能会想念马蒂斯,因为他是特朗普政府中的理性的声音,是避免美中军事关系进一步恶化的稳定力量。
马蒂斯的助手,美国国防部负责亚太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曾经对马蒂斯的理念做过解释,“中国是竞争者,但并不是敌人”。也许这可以解释马蒂斯对中国做法。
香港《南华早报》援引中国空军少将,军事战略家乔良的话说:“马蒂斯一直在控制着缰绳。”他说,尽管马蒂斯“疯狗”名声在外,但是他是“清醒和理性的”。
马蒂斯是2014年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国防部长。在美中关系紧张的时刻,马蒂斯努力保持与中国军方的联系。
美国国务院9月20日宣布,制裁中国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及其负责人,此举导致美中军方关系骤冷,随后,中国取消了马蒂斯原定10月在北京与中国军方官员举行的年度安全会议。但是,不久后,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访问五角大楼,并表示中国珍视与美国的军方关系。
另外,马蒂斯还以资源有限为由,拒绝了美国国务院提出的向美国在台协会派遣海军陆战队的请求,有媒体认为,那是马蒂斯不希望进一步激怒中国。
面对与中国的关系,马蒂斯的一贯态度是“能合作时合作,该对抗时对抗”。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的国防政策高级研究员卡奇亚尼斯认为,对于马蒂斯,中国的总体态度应该是负面的。
他说:“我想,如果你问习近平身边的人或是专家,我想,他们会把马蒂斯当作推动目前进程的一个负面力量,因为他调整了美国的军事力量,并将其对准中国。我想,他们感谢马蒂斯对两军关系持开放的态度,但是,再考虑马蒂斯将美国力量转向亚洲的问题,他们的看法应该更多是负面的吧。”
马蒂斯2月底将正式离任。
有消息说,特朗普总统可能会考虑来自阿肯色州的联邦参议员汤姆·卡顿 ( Tom Cotton)出任国防部长,在对待中国问题上, 卡顿也被视为“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