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法官辞职的新闻近两年屡见报端,引起了人们对法院人才流失的担忧。法官们置“铁饭碗”于不顾而选择辞职,折射出中国的法官队伍,乃至整个司法制度的一些深层问题。
法官辞职引“法院荒”的担忧
近两年,很多海内外媒体在报道中都提到了中国法官队伍“离职潮”的现象。《新华社》最近的一篇报道说,2009年到2013年5月间的数据显示,北京法院系统有500多人辞职,上海流失法官300多人,江苏省流失法官1,000多人。深圳法院系统辞职、调走人数相当于编制人员的15.5%。
中国官方统计数据表明,到2013年,中国内地法官总人数为19.6万人。
《南方周末》一篇题为“法官荒,法院荒,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文章指出:“想来的少,想走的多。传了很久的法院人才荒,可能真来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地方司法局官员告诉美国之音,从地域、年龄、专业等方面来看,大城市的法官、年轻的法官、学历水平和知识结构比较全面的法官以及无特殊背景的法官一般辞职的比较多。此外,生活成本比较高的地区的法官迫于生活压力,特别是买房的压力,辞职的比较多。
辞职法官否认出现“离职潮”
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刘仕毕2014年辞职。之前,他当过20年的法官。他认为,海内外媒体有关法官“离职潮”的说法不准确。他说,辞职法官所占比例极小,调动到党政机关的占多数,中国法官队伍整体稳定。
刘仕毕说:“离职的很少,调到党政机关的有一部分,但是都没有形成总的量的冲击,大部分(法官辞职)还是出于个人的一个职业的考虑。”
据刘仕毕介绍,他在法院所有业务部门都工作过,对自己的退休前景已经了如指掌,因此想挑战自己,尝试新的领域。他目前从事金融工作。
蒋阳兵曾经是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的副庭长,2014年辞职到深圳当起了执业律师。他认为,法官辞职表明他们的职业选择增多了。
他说:“对中国法制充满信心,才有这种勇气辞职出来。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老百姓对法制的期望,还有中国社会对法律的需求。”
法官为什么扔下铁饭碗不要?
分析人士指出,每个法官辞职的动机不尽相同,但是,归纳起来似乎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收入低、工作重,责任大、晋升慢。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法中心访问研究员、长期关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律专家苏珊·范德(Susan Finder)说:“有些法官想和律师一样多挣钱,还有一些法官觉得司法系统的工作不灵活。另一个原因是,法官的工作量非常大。随着司法改革的进行,工作量会更大,每个法官听审的案子也会更多。”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洪道德指出,更深一层的原因与目前的司法体制改革有关,具体说就是,为了把司法和行政分开,法院即将实行员额制,纠正占用法官头衔但又不办案的情况。因此,现任法官人数将减少三分之二。
他说:“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就觉得可以换一个部门,换一个工作,换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有可能造成当不上法官的这些人当中比较优秀的人,比较活跃的人到别的单位,到别的行业里面去谋职。”
洪道德教授说,此外,中国律师要成为法官,须经组织部门和人士部门的严格考察和考核。反之,法官辞职从事自由职业则不受这些约束。因此,由于它们进出的条件不同,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有一大批法官下海当了律师。
独立办案乃司法改革最关键问题
一些专家提出,法官辞职、为何辞职并非问题的关键所在。《南方周末》援引一位地方法院院长的话说:“辞职也好,调离也罢,反正法院从来最不缺的就是人。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外面还有那么多挤破头想进来的呢。”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洪道德说,关键问题是法院审判缺乏独立和中立。
他说:“任何一个国家,法官的审判既不是独立的,也不是中立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有尊荣感,因为他得不到社会对他的尊重。这两个最重要的是独立,只有独立,才能够让法官保持中立。”
但是,刘仕毕认为,司法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法官的身份保障和职级待遇上,同时确保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和作出判决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我们对司法独立有另外的理解。我们认为,宪法所说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跟西方的司法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有大陆本身的一个含义在里面。”
人们不免要问,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如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司法独立,即使法官工资提高了,住房解决了,他们是否还愿意继续留下来当法官呢?即使留下来了,他们的职业尊荣感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尊重是否会因此改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