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被掠夺文物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文物界的一大难题,国际上尝试了包括跨国诉讼在内的各种办法进行追索,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下面的法律窗口节目,VOA卫视记者亚微要通过几案例介绍在文物追索方面作出的一些努力。
英国首相卡梅伦2013年12月对中国进行了3天的正式访问。他在新浪微博上开设帐号,吸引了众多网民前来观光。中国网民要求英国归还19世纪在北京掠夺的艺术珍宝。
龙腾网官方微博:【中国对卡梅伦说:归还被掠夺的中国文物】这次访问到目前为止已经签订了价值56亿英镑的交易,但卡梅伦被中国的国营媒体和尖酸的网络用户嘲笑。由前副总理曾培炎领导,成员中多位顶级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微博上问:“英国什么时候归还非法掠夺的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的报告显示,中国流失文物高达160多万件,分散在47个国家的200个博物馆内,其中大英博物馆约有2.3万件,而流失在私人手中的中国文物则更是不计其数。中国专家估计,流失海外算的上级别的中国文物在2,000万到3,000万件之间。
全国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委员、北京天依律师事务所所执业律师刘洋曾作为民间自发的中国海外流失文物追索行动国家律师团的首席律师和负责人,亲赴法国巴黎追索从圆明园被盗走的两尊铜兽首。他强调指出,这些文物无论由何人收藏,都是通过非法手段带出境的。
“因为通过我们国家海关办理合法手续出去一二级以上的文物是不可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我们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级别的文物才能出境,我们已经牢牢地把界限分清楚了,通过海关正式手续出境的文物几乎没有。”
据刘洋律师介绍,中国文物大量公开流失主要是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1900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1924年)以及日本侵华(1931年)四个阶段。其间,大量文物被掠夺出境,还有一些文物通过个人或商人被带出境。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鼠首和兔首的消息传出,在中国民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这两尊兽首出自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到海外的。法国的一名商人后来从一家拍卖行将其买下作为私人收藏放在自己的家中,并在去世前将它们赠给了他的同性恋伙伴,后者在他去世后委托佳士得拍卖行帮助拍卖。
刘洋领导的由67名律师组成的律师团向佳士得拍卖行递交了律师函,以期阻止拍卖计划的进行,但是遭到对方拒绝,理由是他们已经和委托人签定了拍卖合同,因此不能违约。
“我作为首席律师直接赴巴黎,对佳士得拍卖行拍卖文物的行为提出诉讼,请求巴黎一家大审法院下令对这起严重侵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拍卖会,以及造成中国,当然也是世界文物流失的拍卖行为暂停拍卖,等待查明有关文物线索或确定文物将来的保管人时再作考虑。”
刘洋律师说,中国律师团委托了由欧洲的法国人在法国建立的一个文化团体代表他们提出诉讼,同时为了增加胜诉的可能性,他们没有直接提出让文物回归中国,而只是请求法庭实施暂拍令。佳士得拍卖行以及法国文化部也派律师参加了庭审。但是,法庭最后判决中国律师团败诉,理由是原告的主体,亦即在法国的这家文化团体既不能代表法国,也不能代表中国,因此,它不具备原告的资格,更没有权利要求法庭禁止佳士得拍卖行拍卖文物。
“在这之前,我们在中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希望圆明园文物的所在单位‘圆明园管理处’能作为原告挺身而出,同时也希望任何一个在法律上具有合适主体资格的中国文物保护部门,比如‘北京市文物管理局’,能作为原告进行诉讼。但是,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组织拒绝作为原告参与诉讼。因此,我们仓促之间选择了这个不适合的原告。”
尽管通过法律手段追索铜兽首的努力失败了,但是,这一事件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2013年4月26日,也就是在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的第二天,法国皮诺家族在买下这两尊铜兽首后表示将其无偿捐赠给中国政府,使这两件国宝在流失海外150多年后终于完璧归赵。
但是,通过法律手段追索文物也有成功的时候,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起跨国名画争
夺案。 犹太裔美国老人玛丽亚·阿尔特曼(Maria Altman)为了争夺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五幅名画的所有权,一度把奥地利政府告上了美国法庭。克里姆特的这几幅绘画最早属于玛丽亚家族的财产,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侵吞,二战结束后又被转给了奥地利国家美术馆。
玛丽亚称,奥地利政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把这些绘画窃为己有的,但奥地利政府辩解说,玛丽亚的伯母生前立下遗嘱,要把这几幅绘画捐赠给奥地利国家美术馆。由于此案被追溯到二战时期,且涉及美国和奥地利两个国家,因此要打赢这场诉讼,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004年判决说,根据美国国会1976年通过的“外国主权豁免法”,玛丽亚可以在美国法庭对奥地利政府提出诉讼,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法庭有权审理这起针对奥地利政府的诉讼。判决还说,“外国主权豁免法”具有回溯性,亦即虽然这个案子发生在二战时期,该法律不仅适用于1976年以后发生的案子,也适用于此前发生的案子。
之后,奥地利一个仲裁法庭在2006年又判决说,克里姆特的这几幅绘画是奥地利政府在纳粹统治期间从玛丽亚家族非法侵占的,因此必须无条件归还。由于玛丽亚和奥地利政府事先同意通过仲裁法庭解决分争,因此奥地利政府最后不得不把这些绘画归还玛丽亚。
美国的这个判例引起了国际文物界的关注,特别是美国法庭确立的“请求拒绝规则”也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它是说,一旦确定在某个地方发现被盗窃或被掠夺的文物后,追索方在请求文物返还后,如果被文物占有者拒绝,时效期就要从请求返还遭到拒绝时开始计算。
刘洋律师说:“美国对原告的行为有一些限制和要求,它要求原告从文物丢失后履行这么一个法律行为,也就是进行了谨慎的查找,穷尽了一切手段但是仍然找不到。在大陆法系,时效的计算起点从物品流失开始,美国的这个请求拒绝规则出现了以后,对追索文物在时效上进行了破解,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判例,在其它判例法国家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华盛顿市“安卓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托马斯·克莱恩(Thomas R. Kline) 指出,尽管如此,诉讼时效仍是文物追索时难以逾越的主要障碍之一,再加上文物所有权记录缺失以及文物被盗举证困难等诸多困难,文物追索的诉求通常不是在法律的基础上提出的。
“以被掠夺的圆明园铜兽首为例,这些在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被掠夺的文物不受任何一条国际法的约束。很显然,它们是被人盗窃走的,如果迟迟得不到归还,的确会伤害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感情。但是,没有法律要求必须把它们归还,因此,文物追索诉求通常是基于伦理道德原因作出的。”
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律师埃森·斯塔特(Stuart Eizenstat)进一步指出,由于国际上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涉及文化财产追索的法律,有关纠纷主要通过外交政策和双边关系手段来解决。斯塔特曾任美国驻欧盟大使,卡特总统执政期间担任白宫首席国内政策顾问,克林顿总统任职期间担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目前从事包括被掠夺艺术品索回在内的法律业务。
“归根结底,这更多是个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因为还没有一套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明确覆盖这个领域。虽然出现过一些零零星星的针对纳粹时期被掠夺的艺术品的法规,但是,它们都是基于自愿原则。目前,我们还没有强制性法规可以解决包括被纳粹掠夺的艺术品以及中国圆明园铜兽首在内的文物追索问题。”
斯塔特大使补充说,一些博物馆,例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始审查并归还了它收藏的一些艺术作品和文物。但是,对于大多数博物馆来说,他们担心,一旦大批归还文物,文物追索就会没有止境地进行下去,从而使很多博物馆失去一些珍贵的文物 。
总的来说,国际法在文化财产追索方面一直是莫衷一是,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简称“1970年公约”,提出了文物的原址保护原则,也就是说,文物只有在原属国以及本土文化中才能保持其完美的生命力。但是,主要是来自文物占有国的18家博物馆针对这个公约发表了“环球博物馆价值”宣言,反对把包括在战争中非法掠夺的文物和艺术品归还原属国。
此外,国际上还出现了文物国际主义和文物民族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前者认为,文物是跨国家和民族的,是人类共同拥有和享受的文化遗产,因此不赞同归还流失文物,后者则提出,流失文物象征了一个国家的主权、尊严和创造力,因此坚决要求归还流失文物。只要文物追索的法律仍不完善,有关文物追索的争论和法律纠纷就会继续下去。
英国首相卡梅伦2013年12月对中国进行了3天的正式访问。他在新浪微博上开设帐号,吸引了众多网民前来观光。中国网民要求英国归还19世纪在北京掠夺的艺术珍宝。
龙腾网官方微博:【中国对卡梅伦说:归还被掠夺的中国文物】这次访问到目前为止已经签订了价值56亿英镑的交易,但卡梅伦被中国的国营媒体和尖酸的网络用户嘲笑。由前副总理曾培炎领导,成员中多位顶级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微博上问:“英国什么时候归还非法掠夺的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的报告显示,中国流失文物高达160多万件,分散在47个国家的200个博物馆内,其中大英博物馆约有2.3万件,而流失在私人手中的中国文物则更是不计其数。中国专家估计,流失海外算的上级别的中国文物在2,000万到3,000万件之间。
全国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委员、北京天依律师事务所所执业律师刘洋曾作为民间自发的中国海外流失文物追索行动国家律师团的首席律师和负责人,亲赴法国巴黎追索从圆明园被盗走的两尊铜兽首。他强调指出,这些文物无论由何人收藏,都是通过非法手段带出境的。
“因为通过我们国家海关办理合法手续出去一二级以上的文物是不可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我们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级别的文物才能出境,我们已经牢牢地把界限分清楚了,通过海关正式手续出境的文物几乎没有。”
据刘洋律师介绍,中国文物大量公开流失主要是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1900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1924年)以及日本侵华(1931年)四个阶段。其间,大量文物被掠夺出境,还有一些文物通过个人或商人被带出境。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鼠首和兔首的消息传出,在中国民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这两尊兽首出自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到海外的。法国的一名商人后来从一家拍卖行将其买下作为私人收藏放在自己的家中,并在去世前将它们赠给了他的同性恋伙伴,后者在他去世后委托佳士得拍卖行帮助拍卖。
刘洋领导的由67名律师组成的律师团向佳士得拍卖行递交了律师函,以期阻止拍卖计划的进行,但是遭到对方拒绝,理由是他们已经和委托人签定了拍卖合同,因此不能违约。
“我作为首席律师直接赴巴黎,对佳士得拍卖行拍卖文物的行为提出诉讼,请求巴黎一家大审法院下令对这起严重侵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拍卖会,以及造成中国,当然也是世界文物流失的拍卖行为暂停拍卖,等待查明有关文物线索或确定文物将来的保管人时再作考虑。”
刘洋律师说,中国律师团委托了由欧洲的法国人在法国建立的一个文化团体代表他们提出诉讼,同时为了增加胜诉的可能性,他们没有直接提出让文物回归中国,而只是请求法庭实施暂拍令。佳士得拍卖行以及法国文化部也派律师参加了庭审。但是,法庭最后判决中国律师团败诉,理由是原告的主体,亦即在法国的这家文化团体既不能代表法国,也不能代表中国,因此,它不具备原告的资格,更没有权利要求法庭禁止佳士得拍卖行拍卖文物。
“在这之前,我们在中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希望圆明园文物的所在单位‘圆明园管理处’能作为原告挺身而出,同时也希望任何一个在法律上具有合适主体资格的中国文物保护部门,比如‘北京市文物管理局’,能作为原告进行诉讼。但是,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组织拒绝作为原告参与诉讼。因此,我们仓促之间选择了这个不适合的原告。”
尽管通过法律手段追索铜兽首的努力失败了,但是,这一事件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2013年4月26日,也就是在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的第二天,法国皮诺家族在买下这两尊铜兽首后表示将其无偿捐赠给中国政府,使这两件国宝在流失海外150多年后终于完璧归赵。
但是,通过法律手段追索文物也有成功的时候,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起跨国名画争
夺案。 犹太裔美国老人玛丽亚·阿尔特曼(Maria Altman)为了争夺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五幅名画的所有权,一度把奥地利政府告上了美国法庭。克里姆特的这几幅绘画最早属于玛丽亚家族的财产,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侵吞,二战结束后又被转给了奥地利国家美术馆。
玛丽亚称,奥地利政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把这些绘画窃为己有的,但奥地利政府辩解说,玛丽亚的伯母生前立下遗嘱,要把这几幅绘画捐赠给奥地利国家美术馆。由于此案被追溯到二战时期,且涉及美国和奥地利两个国家,因此要打赢这场诉讼,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004年判决说,根据美国国会1976年通过的“外国主权豁免法”,玛丽亚可以在美国法庭对奥地利政府提出诉讼,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法庭有权审理这起针对奥地利政府的诉讼。判决还说,“外国主权豁免法”具有回溯性,亦即虽然这个案子发生在二战时期,该法律不仅适用于1976年以后发生的案子,也适用于此前发生的案子。
之后,奥地利一个仲裁法庭在2006年又判决说,克里姆特的这几幅绘画是奥地利政府在纳粹统治期间从玛丽亚家族非法侵占的,因此必须无条件归还。由于玛丽亚和奥地利政府事先同意通过仲裁法庭解决分争,因此奥地利政府最后不得不把这些绘画归还玛丽亚。
美国的这个判例引起了国际文物界的关注,特别是美国法庭确立的“请求拒绝规则”也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它是说,一旦确定在某个地方发现被盗窃或被掠夺的文物后,追索方在请求文物返还后,如果被文物占有者拒绝,时效期就要从请求返还遭到拒绝时开始计算。
刘洋律师说:“美国对原告的行为有一些限制和要求,它要求原告从文物丢失后履行这么一个法律行为,也就是进行了谨慎的查找,穷尽了一切手段但是仍然找不到。在大陆法系,时效的计算起点从物品流失开始,美国的这个请求拒绝规则出现了以后,对追索文物在时效上进行了破解,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判例,在其它判例法国家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华盛顿市“安卓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托马斯·克莱恩(Thomas R. Kline) 指出,尽管如此,诉讼时效仍是文物追索时难以逾越的主要障碍之一,再加上文物所有权记录缺失以及文物被盗举证困难等诸多困难,文物追索的诉求通常不是在法律的基础上提出的。
“以被掠夺的圆明园铜兽首为例,这些在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被掠夺的文物不受任何一条国际法的约束。很显然,它们是被人盗窃走的,如果迟迟得不到归还,的确会伤害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感情。但是,没有法律要求必须把它们归还,因此,文物追索诉求通常是基于伦理道德原因作出的。”
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律师埃森·斯塔特(Stuart Eizenstat)进一步指出,由于国际上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涉及文化财产追索的法律,有关纠纷主要通过外交政策和双边关系手段来解决。斯塔特曾任美国驻欧盟大使,卡特总统执政期间担任白宫首席国内政策顾问,克林顿总统任职期间担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目前从事包括被掠夺艺术品索回在内的法律业务。
“归根结底,这更多是个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因为还没有一套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明确覆盖这个领域。虽然出现过一些零零星星的针对纳粹时期被掠夺的艺术品的法规,但是,它们都是基于自愿原则。目前,我们还没有强制性法规可以解决包括被纳粹掠夺的艺术品以及中国圆明园铜兽首在内的文物追索问题。”
斯塔特大使补充说,一些博物馆,例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始审查并归还了它收藏的一些艺术作品和文物。但是,对于大多数博物馆来说,他们担心,一旦大批归还文物,文物追索就会没有止境地进行下去,从而使很多博物馆失去一些珍贵的文物 。
总的来说,国际法在文化财产追索方面一直是莫衷一是,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简称“1970年公约”,提出了文物的原址保护原则,也就是说,文物只有在原属国以及本土文化中才能保持其完美的生命力。但是,主要是来自文物占有国的18家博物馆针对这个公约发表了“环球博物馆价值”宣言,反对把包括在战争中非法掠夺的文物和艺术品归还原属国。
此外,国际上还出现了文物国际主义和文物民族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前者认为,文物是跨国家和民族的,是人类共同拥有和享受的文化遗产,因此不赞同归还流失文物,后者则提出,流失文物象征了一个国家的主权、尊严和创造力,因此坚决要求归还流失文物。只要文物追索的法律仍不完善,有关文物追索的争论和法律纠纷就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