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两党议员纷纷大力赞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首场在国会山发表的演说,并将美日双边联盟关系视为华盛顿印太战略的主要核心。
“他认识到美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但它不应该是孤立的。 我认为所有这些信息都受深受好评,非常重要且令人印象深刻,”众议院前多数党领袖、来自马里兰州的民主党联邦众议员斯特尼·霍耶(Steny Hoyer)在岸田文雄的演说结束后对美国之音说。
岸田文雄星期四(4月11日)对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说。他敦促美国继续发挥维护国际秩序的作用,并回应了一些共和党议员对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怀疑。
岸田说,“美国的领导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乌克兰的希望多久就会在莫斯科的猛攻下破灭?”
霍耶表示,岸田首相提出乌克兰援助的议题至关重要。“这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信息,我很高兴他说出来,我们应该通过(乌克兰援助)法案,”霍耶说。
一项价值960亿美元、旨在向乌克兰和面临中国挑衅的印太国家提供援助的补充安全计划已在民主党占多数的参议院获得通过,但在共和党以微弱优势控制的众议院却被搁置数月。
岸田文雄此次访美是日本首相时隔9年再次以国宾身份到访华盛顿。他也是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5年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之后,第二位对美国议员发表演讲的日本领导人。
岸田首相同时是拜登总统上任以来第六位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说的外国领导人。各界将岸田此次访美将带领美日同盟关系进一步升级,包括在安全、经济和外交等领域的多项紧密合作。
岸田首相在演说中表示,美国不必独自应对严峻的全球挑战,东京正在升级其军事能力以支持其盟友。
多位国会成员在结束后大力赞扬了岸田文雄的演说内容。
来自南达科他州的共和党联邦众议员达斯蒂·约翰逊(Dusty Johnso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称赞岸田文雄的演说内容“非常出色”。
“他谈到了所有真正关键的共同价值观和原则。 日本和美国的合作对于全球安全与繁荣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我认为首相在阐述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约翰逊说。
来自伊利诺伊州的民主党联邦众议员布拉德·施耐德(Brad Schneider)也夸赞了岸田文雄的演讲。
“开场他就表现出了优雅风度,谈到了在美国的生活,介绍了他的夫人。 接着谈到了牢固的美日关系以及我们在世界上面临的挑战,事实上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应对这些挑战。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演讲,” 施耐德对美国之音说。
岸田文雄在演讲中指出,世界正处于历史转折点,美国努力所建立起的国际秩序正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来自那些与我们价值观和原则截然不同的国家”。
他接着点出,中国目前的对外立场和军事行动不仅对日本的和平与安全,还有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都构成了前所未有、最大的战略挑战。不过,他说,日本将“致力于维护基于法治与和平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
国会两党议员对美日加深联盟关系感到振奋,同时也对日本能在印太地区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持相当正面态度。
“当你建立了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强健的伙伴关系,当合作伙伴投入于能力和威慑力,这是保持世界安全所必需的,”约翰逊说,“日本已将国防开支增加至 GDP 的 2%。 事实上,他们确实了解他们与美国合作维护和平世界,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长期来看可以拯救生命。”
来自纽约州的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尼科尔·马里奥塔基斯(Nicole Malliotakis)告诉美国之音,岸田文雄的演说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
“他重申了我们共同努力的承诺,特别是面对日益加剧的挑衅,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朝鲜,美日是好朋友。日本和美国在过去 八十年里的关系变得如此紧密是了不起的,” 马里奥塔基斯说。
马里奥塔基斯曾在去年夏天访问日本。她认为美日联盟对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扮演关键角色。“从安全角度和经济角度来看。我们拥有非常牢固的伙伴关系,我们需要继续这种伙伴关系,特别是考虑到我们看到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行动,我们看到朝鲜对俄罗斯的支持。所以岸田首相今天来到这里真的很重要,”她说
岸田文雄的国会演说他是对华盛顿进行的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的一部分。周三,岸田会晤了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并宣布了两国之间的一些新的防务伙伴关系。
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主席、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共和党联邦众议员麦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在岸田文雄对国会发表演说前告诉美国之音,与日本的联盟是美国印太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日本都在名单的最前面,过去几年我们看到日本的发展变化是关键重要的,日本在自己的防卫能力、不对称防御、与韩国的外交进展,这是在印太地区过去20年一些最正面的发展,我赞扬岸田领袖,我们希望尽一切所能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加强未来伙伴关系,”加拉格尔说。
这位即将辞去国会议员的共和党人接着表示,美日关系应成为美国与其他国家交流的典范。他说,“与中国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拥有他们没有的盟友和合作伙伴网络。”
美国之音记者卡拉对本文亦有贡献。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