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17 2024年9月19日 星期四

日本开发无人水面舰艇 部署“幽灵舰队”对抗中国


资料照片: 2024年4月27日中国海警2502号驶近尖阁诸岛(中方称钓鱼岛)日本海上保安厅本部舰
资料照片: 2024年4月27日中国海警2502号驶近尖阁诸岛(中方称钓鱼岛)日本海上保安厅本部舰

日本正通过部署无人水面舰艇(USV)来增强其海上能力,以回应中国在东海,尤其是在尖阁诸岛(中方称钓鱼岛)海域的冒险行动。

据美国印太司令部赞助的《印太防御论坛杂志》报导,随着海上紧张情势升级,日本与美国海军正在合作开发一支由无人水面舰艇组成的“幽灵舰队” 。这只“幽灵舰队”可以自主航行,也可以从护卫舰或陆上基地进行遥控,从而不需要随船人员、并能够在恶劣天气下作业,与载人船只相比是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日本政府的承包商“JMU国防系统”(JMU Defense Systems)已经于2023年交付了一艘无人水面舰艇并在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的“最上型”(Mogami)护卫舰上进行测试。 该护卫舰将作为无人水下和水雷处理船的母舰。 JMU国防系统公司早在2021年就开始研制无人水面舰艇(USV)了。

《印太防御论坛杂志》指出,随着日本2024年的研发预算超过1.6亿美元,海上船舰的研发重点正转向能够利用潜舰导航技术侦测威胁、搜集情报的战斗支援型USV。这项战略举措是为了回应中国多次入侵日本管辖的尖阁诸岛海域。消息人士指出,在2024年6月发生的一起事件中,中国船只进入日本水域的时间曾长达创纪录的64小时。

日本2024年版的《防卫白皮书》也强调日本正面临严峻的国防挑战。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在序言中提到, “中国不断加强其军事力量,在东海(包括尖阁诸岛)和太平洋地区的活动也越加活跃。”

白皮书指出,“为了遏制对我国的入侵,拥有从远处阻止和消除入侵战力的能力”,日本将对无人水面载具(USV)进行“试点运用”,并与美国联合开发,以研发战斗支援型等多用途的USV。

对此,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JIIA)客座研究员纳吉(Stephen Nagy)告诉美国之音,“无人水面舰艇是一个机会,可以将日本的制造能力转化为廉价、可替代和有效的威慑性水面舰艇,从而阻止中国在东海或台湾海峡采取独断的行为。”

面对不断扩张的中国海军和导弹,纳吉解释,大量的无人机和锚定水面舰艇能使日本“压倒中国在数量上的不对称优势”,以实现其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

“现实情况是,日本没有足够的人口继续按需在船只上配备人员。这(USV)将是克服自卫队兵源下降问题和新兵招募问题的一种方法,”他说。

无人舰艇的合法性问题

不过,看似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无人水面舰艇,却被一些专家认为存在着合法性的问题。台湾前海军舰长、台湾“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张竞告诉美国之音,从国际海洋法的概念来看,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第29条的定义,军舰指的是“属于一国武装部队、具备可辨别军舰国籍的外部标志、由该国政府正式委任、并名列相应的现役名册、或类似名册的军官指挥和配备有服从正规武装部队纪律船员的船舶。”

张竞解释,“军舰是有法律地位的”,“如果USV没有旗帜,没有身份证明,以后的身份识别就成问题,这样USV就被视为无国籍船只,可以被没收,得不到任何国际法保护”,“其他国家把你当成非法船只,海盗船,可以直接扣押,或者直接绑架。”

在张竞来看,这仍是一个国际战争法规上的“空白地带”、而非“灰色地带”。如果USV不能被视作军舰,则其地位与非法舰船、或海盗船无异,无法享有军舰的国际法权利,甚至变成“人人得而诛之”。而击毁这些无人船舰的国家,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航行安全上。张竞指出,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军舰有权利不开启自动定位信号。但其他船只则都必须开启,否则会被视为是海上“仪器”、而非船舰。这时,由于USV上并没有配置人员,这就会与军舰的定义产生矛盾。因此在他来看,至少目前在法律上,“USV还不能取代军舰”。

而若想解决这个国际法上的“空白地带”问题,张竞认为,各国应该商议修改1994年版《适用于海上武装冲突的国际法》,即所谓的《圣雷莫海战手册》,“其中应该有一个无人系统的专章”,让“法律跟着科技走”,这样才能解决USV遇到的现实问题。

技术突破能解决吗?

纳吉说,现阶段要谈论日本在机器人、导航、全球定位系统、先进卫星技术使用方面的经验,“还为时过早”。此外,日本可能没有像美国有那么多创造机器人和无人系统的经验。例如美国在伊拉克或阿富汗等战区,有着数十年生产和操作无人系统的经验,“(日本)这需要时间来弥补”。而除了在情报、监视和战斗支援领域发挥作用外,纳吉认为,日本还可能与美国盟友合作协商,以开发出最好的USV。

张竞指出,坊间很多对于USV的理解有误,“这是不理解大海的可怕”。以他的从军经验来看,人类在舰艇上的忍耐力“远远超出外界想像”。 “很多时候,当恶劣的天候和海象把船上的感测设备都打坏了,但人却不会晕倒过去”,因此“在恶劣天候下,装备会先倒掉”。他举例,雷达在恶劣天候的情况下使用效果很差,声纳在风高浪急的时候,讯号都是一团乱。

况且恶劣天候下,对手的船舰也未必会出海,所以外界对于USV的看法,他认为至少有一部分是“商业上的过度高估”、也是对USV发展的“只见其利、不见其弊”。

针对日本的USV在未来的海上冲突中,是否可能扮演攻击性的角色,以发挥类似先前乌克兰攻击俄罗斯海军的情况,纳吉解释,这个情况“现阶段还很难说”。由于《日本宪法第九条》禁止日本使用武力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日本国内围绕使用无人武器系统、或USV的合法性这一概念的辩论,将持续下去 。

不过纳吉也说,“我认为日本人正在非常仔细地研究乌克兰人,是如何能够对俄罗斯人和俄罗斯海军进行顽强抵抗,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经验,来应对北韩武器扩散、或南方的挑战”。

无解的东海争议

日本开发USV的初衷是未来中日可能在东中国海、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发生冲突,美国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告诉美国之音,中国在钓鱼岛(日方称为尖阁诸岛)的问题上“不可能让步”。但日方也知道,无法靠自己现有的资源去独自面对中国海军,所以才想积极参与美国的这项无人舰艇计划。

他预期,美日未来仍会在USV上有更多的合作,“可是,美国的核心目标不是守护钓鱼岛,而是威胁中国”。因此,美日双方的表面目标看似相近,但实际目标有异,所以,达到的效果会是表面的威吓效果,在外界看来好像有效,但如果真有冲突,中日双方实力还是差距明显。

纳吉则说,“我认为人们已经认识到,中国建设海军能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必要时能够武力收复台湾。第二,应对管理南海和印度洋海上交通线日益增长的挑战。因此,日本正在做好应对中国不对称优势的准备。”

纳吉强调,日本及其合作伙伴如何思考未来与中国的冲突,是重要的关键。因为未来的冲突,将不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风格的航空母舰与飞机之间的冲突,相反,它可能看起来像是网路攻击、飞弹系统和无人机群的混合体,而“这将压倒防御系统,但也会压倒进攻系统”。

而在政治上,翁履中认为,中日最后是否会在东海造成冲突,还是要看政治气氛、也就是国际政治的算计来决定。但他也警告说,未来的冲突“恐怕很难会是因为日本有准备、所以北京就不会动手。”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台湾申请入联屡遭打压,今年有何不同?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5:5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