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个环保组织就江苏省常州市毒地事件提起公益诉讼,1月25日反而被法庭裁定败诉,还要承担将近190万元的诉讼费,而三家污染企业却毫发无损。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出,“涉案土地的环境污染修复工作已经施行,原诉方的诉讼目的已逐步实现,”令人啼笑皆非。环保人士批评当局将“环境维稳”扩展到法庭,并借巨额诉讼费打压环保组织。从封杀“穹顶之下”到“不可描述的自然现象”,中国当局为何如此惧怕揭示监管不力对环境的破坏?动用司法系统压制公民环保诉求是否只能起到“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效果?
环保组织在江苏省常州市中级法院的一审判决被裁定败诉,还要承担巨额诉讼费。就连新京报和澎湃新闻等中国媒体都看不下去。
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说,这个判决暗示了中国当局准备对社会现象,尤其是民间对环保的诉求进行严厉打压。从周强提出要对“司法独立”亮剑即可看出,中国当局今年准备不顾过去“依法治国”的口号来打击“依法诉讼”的组织,释放出令中国民众相当不安的信号。
中国知名维权人士胡佳说,2015年中国实施了新环保法,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结果却成效不彰,因为这些组织被法院打压,背后有党的操作。造成污染的关键因素是政府监管不力,这个判决除了让三个企业免责,更重要的是让政府免责。
判决书认为,涉案土地的污染是几十年工业发展的累积结果,而原告并没有能够提出可以清晰界定被告所需承担多少责任的证据。这可能是法庭判决原告败诉的主要依据。陈奎德说,官僚所找的法律依据站不住脚,因为官方调查的数据和地区公布的截然不同。这三家企业所在地的污染程度和周遭其他地方相比严重超标,因此可以合理推断是他们带来的污染,以及政府监管不力造成。
胡佳说,教育部去年对常州外国语学校的调查显示,该校所在地确实存在有毒土壤,这显然是那三家企业造成的,法院的判决无疑是罔顾事实。
舆论最不满意的是法庭判定败诉的原告还需缴纳将近190万元的诉讼费。新京报指出,环境公益诉讼天价受理费现象,再次暴露出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缺失。陈奎德说,巨额诉讼费实际上是给公益组织一个杀鸡儆猴的信号,显示出政府打算彻底维稳的决心。
胡佳说,公益组织是非盈利机构,所有的行为以公众利益为目的,资金来源多来自民间捐助,而天价诉讼费将对这些组织造成重创,显然是当局为阻止其他民间组织提起诉讼的手段。
胡佳说,民间环保组织的承压能力需要社会公众与环保部门的支持。政府可能会以提升GDP等理由罔顾环保,此时就需要民间舆论施加压力。
陈奎德说,环境维稳是中共的一贯思路,他们最担心的是政权出现危机,因此中共会全力阻止任何未来有动摇政权可能的小事情发展,但这样将路堵死的做法,反而可能造成有朝一日的“大爆炸”。
胡佳说,中国由环境保护受害者发起的诉愿每年以20%的速度成长,让中共担心这会造成社会动荡进而威胁政权,在十九大召开前夕格外小心翼翼。
陈奎德说,中共担心环境保护会影响GDP,以及经济改革速度放缓恐涉及政治安全,这在未来会引起更多官民间的争论。“雾霾革命”到了临界点后,恐怕会发生比现在的“维稳”还要严重更多的不稳定。
胡佳说,官员以经济发展的“数字”提升来加大自己的权力,留给社会无穷的后患。中国扭曲的体制使环境保护部门受到党性压制,而维稳部门在中国有很大的力量,尽管中国政府就是污染制造者,这些部门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把提出疑问的人解决掉,让许多人放弃了对体制的希望,但也许环境问题将来反而会促成中国的大变革。
更多内容,请收看时事大家谈节目视频。
《时事大家谈》完整收看:http://bit.ly/VOAIO-youtube
订阅VOA YouTube频道:http://bit.ly/dingyue-youtube
YouTube视频:时事大家谈:环保起诉变败诉 环境维稳进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