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天来,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斗异常激烈,所造成的伤亡也异常惨重。
10月7日清晨,哈马斯对以色列实施了全面的陆海空袭,这次袭击来得毫无预警,让以色列民众措手不及,在很多人看来,这次袭击纯粹是以色列版本的9/11事件悲剧,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以色列政府也立即宣战,定名这场军事行动为「铁剑之战」(Iron Sword),先以空军轰炸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据点,并立即动员,在48小时内已召集了30万以上后备军人参与军事行动,准备地面部队攻击。
以色列民众尽管一开始对政府在袭击初期的应对措施以及对受害区居民的救援反应慢半拍感到失望和愤怒,但随着战争的进行,以色列人的家属和一般民众迅速团结在一起。他们提供人力和物资支援给参战的军人,以确保他们在战斗中获得足够的支持和资源。这种团结和支持展现出了以色列社会在面对威胁和困难时的坚定决心和团结精神。
以色列是世界上征兵制度广泛实行的国家之一,而且它实行的是全民征兵,这意味着无论男女,几乎所有的以色列公民都必须参加征兵服役。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阿拉伯裔以色列公民或在犹太学院学习的学生,他们可能有免除兵役的资格。
以色列年轻人一旦完成高中教育,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都会被征召入伍,开始为国家服役。在完成正式兵役后,这些退伍军人仍然被要求担任后备军人,一直到他们年满45岁以上。这种制度使得以色列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在一生中都与国家的国防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种特殊的征兵制度使得以色列社会对于那些前赴战场的军人有着非常特殊的情感。因为每一家都有服过兵役或正在服役的军人,且很多家庭祖孙三代都有可能在多战的以色列历史上打过仗,因此以色列人对于军人的处境有深刻的体验和同理心,仿佛是自己的子女前赴危险的战场。这种情感和关爱不仅体现在家庭层面,还在整个社会中得到了体现。
每次战争,不论政治立场、宗教信仰,以色列人都团结一致,支持并尊敬那些为国家而战的军人。因此,当后备军人开始被征召到军营报到后,许多被征召军人的家属、临时组成的大小型志工组织马上开始积极运作,成为军队的后援,捐赠食物、饮料、卫生用品、日常所需物品、内衣裤袜、头灯等送到各个军营,同时也有不同大小的临时志愿团体携带食物和炊具前往军营外,准备餐点慰劳军人。
美国之音记者随着一位被征召军人的家长一同前往,亲身观察并进行采访,前往距离特拉维夫约30分钟车程的军营。当我们接近军营时,两侧停满了车辆,军营的出入口处有军车进进出出,一些中型巴士载着被征召的军人前来报到,许多军人的家属也前来送上慰劳品。在转角处,已经有一位志工摆设了点心和饮料,提供给进出的军人。
在军营入口调配与指挥交通的军人看到记者在录影主动接受采访,他首先对美国之音表达感谢说:“我们感谢在这里的记者们。正如您所看到的,不管是信仰宗教还是世俗派的,我们团结一致,我们的国家以色列正矗立着。我们来这里是为国家而战,而且会持续坚定下去。我们不指望其他人前来帮助;我们对您的支持感到感激。”
最后他强调: “哈马斯应该担忧,因为以色列来此是认真的,我们不是来玩游戏的,我们的目标是坚定前进。美国,感谢你们,我们的团队成员中也有一些是美国人,我们热爱你们,感谢你们的支持。”
此外,还有几位志工刚刚抵达,从后车箱拿出一箱箱食物和饮料,开始搭建遮阳棚,摆好桌子和餐盘,准备为军人提供午餐。他们是几个朋友自动自发从特拉维夫带着炊具和食物来军营口准备现做的午餐慰劳军人。受访时他们说:“以色列是坚挺的,我们是来这里让军人开心的。我们准备现炸鸡排和还有一些甜点和香烟。我们就是要让军人快乐。”
除非是在战场附近,以色列军营外的气氛也非一般人想像的严肃紧张,反而因送慰劳物品家属和志工而人来人往充满活力,还有音乐播放助兴,在军营外指挥交通和调配的军人们也表达对这场战争信心十足。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