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缅甸的“一带一路”项目面临重重阻碍。早于2018年,中缅双方就签署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中缅经济走廊谅解备忘录,但随后相关计画因环保、少数民族武装冲突等问题搁置,即便2020年部分项目获得重启,但隔年缅甸爆发军人政变,又让工程再次停摆。
虽然近日中国央企高调宣示,其在缅甸投资的燃气电站实现三机同时并网发电,中国在缅经济建设看似持续推进,但专家指出,相关计划进度仍非常缓慢。此外,有鉴于当地政局依旧不稳,明年缅甸的中国“一带一路”项目仍难获得实质进程,北京欲藉由在缅建设,打通从缅甸陆路直入印度洋的经济及战略目标,短期内恐难以实现。
在缅甸军事政变近700天之际,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本月中旬发布消息,表示位于缅甸皎漂(Kyaukphyu)、中国电建在海外投资的首座燃气电站,首次实现三台发电机同时开网发电,当日全厂升至96兆瓦(MW)负荷稳定运行,为后续全厂联合循环总启动“打下坚实基础”。
据中国电建官网资料,皎漂燃气电站项目总发电量约为135兆瓦,年发电量10亿千瓦时,是“‘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最重要的支点”,投运后“可显着提高该地区电力供应能力。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则于今年10月表示,皎漂燃气电站项目将于2023年1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行。
在中国宣传之下,尽管皎漂燃气电站项目进度看似持续推进,但专家认为,综观目前中国在缅的“一带一路”建设,可说是举步维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访问缅甸时强调,中缅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中之重”,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 2018年9月,中缅双方签署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中缅经济走廊谅解备忘录,这项“人字型”经济走廊长达1700公里、北起中国云南,经中缅边境南下至中部的曼德勒(Mandalay),再分别向东西延伸到新仰光城及皎漂经济特区,其中包含木姐(Muse)及曼德勒之间的高铁项目、皎漂深水港及新仰光城计画最受外界关注。
不过,在缅甸政变之前,当地“一带一路”计划因环境保护问题、少数民族武装组织的零星武力冲突等原因而有所停滞。尽管习近平于2020年访缅时大力推动重启,但相关工程在政变发生后又再次停摆。
缅“一带一路”建设举步维艰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管理学院国际企业学系副教授、缅甸专家慧慧嬁(Htwe Htwe Thein)告诉美国之音:“自从政变以来,缅甸的局势非常不安全,军政府只能控制缅甸的某些区域,且中缅经济走廊正出现激烈冲突,所以中国政府和企业会担心如何保护他们的商业利益。”
她记者说:“众所周知,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乐于与军政府打交道,中国投资再次启动将使军政府看起来态势良好,所以他们欢迎投资,也有一些迹象表明这些项目正再次重启,但从中国方面来看,他们担心利益维护问题,所以这些经济活动重启进度恐非常缓慢。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来自中国的投资,在中缅经济走廊沿线开启活动,所以有一些活动已重启,但尚未完全恢复。 ”
美国联邦研究机构美国和平研究所(USIP)缅甸项目主任杰森·塔尔(Jason Tower)也认同慧慧嬁的说法,表示缅甸军政府部分不当的政策,也导致中国现今在缅的经济建设进展甚微。
塔尔谈到中国在缅甸的经济项目时对美国之音说: “我想中国试图推动,缅甸军政府似乎也一直在努力推进,但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缅甸军政府都不是一个称职或合法的参与者,它们出台了一连串错误的经济政策。所以,中国在缅经济项目并未取得很大进展,主要是因为军方缺乏合法性,无法控制一些关键的交通走廊。”
民地武冲突和环保问题依旧
观察人士不仅指出,中国部分在缅经济活动缓慢重启,还认为缅甸“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有的环境污染、土地正义和少数民族武装冲突问题,目前也仍未获得有效改善。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员、东南亚事务专家黄宗鼎告诉美国之音:“有关于这些(中国在缅)个别的投资项目,它都有一些不同的这个政经风险存在。比如说皎漂港,它位处于若开邦,也就是罗兴亚人问题的省份,动荡问题显然对包括若开邦还有所在的皎漂港来说,都是非常不稳定的地缘因素。”
他说:“再来就是曼德勒到云南的这一段的铁路的连结,牵涉到掸邦、还有佤邦,乃至于果敢(Kokang)的民地武(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地方军阀势力的问题,那现在军政府当家,在这个背景下,这些缅北的民地武,会不会跟军政府冲突的过程当中,会影响、牵动到高速铁路的建设?显然也是一个问题。再来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密松(Myitsone)水电站,这个就牵涉到环保的问题、还有莱比塘(Letpadaung)的铜矿开采,牵涉到土地正义的问题。 ”
缅甸反中怒火难熄
不仅中国在缅建设既有问题暂无解,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慧慧嬁还表示,缅甸中企还可能间接助长暴力事件。
慧慧嬁说:“我还看到(在缅)中国企业加强安全防范,像是警卫和安全部队在当地保护他们的设施,但这会造成问题,因为这些安全部队是缅甸军事结构的一部分,因此这些在此保护中国人利益的士兵让当地人忧心忡忡,也造成攻击事件,所以这一点也未对当地社区带来利益。”
早在政变之前,缅甸民众就因中国移民和商人大量涌入,而对中国人严重不信任。2021年缅甸军方夺权后,当地有许多人认为北京支持军政府,反中情绪持续升温,甚至有32家中资厂房于同年3月遭人打砸。
然而,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斯里帕娜·巴纳吉(Sreeparna Banerjee)说,现阶段缅军可能想藉由中国投资巩固统治正当性,但这种做法难以得到民众支持,更可能让当地反中怒火进一步延烧。
巴纳吉告诉美国之音:“政变后,许多(中资)项目持续进行,这表明尽管失去缅甸人民支持,北京仍致力于与缅甸军方做生意。 由于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支持和站在军政府领导人那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反中情绪将持续存在。军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利用中国的投资来展示在当地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尽管受到(外国)制裁和外国直接投资下降的冲击。”
缅对中债务冲击民众生计
此外,专家还担忧缅甸恐掉入中国债务陷阱。巴纳吉于本月在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上发表《“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政变后的重整》(Revamping BRI in post-coup Myanmar)的文章,表示目前缅甸对中国的依赖愈来愈深,虽然缅甸政府正藉由这些中资项目以试图重振经济,但它“会在没有充分权衡风险的情况下这样做。 随着习近平成为‘终身领导人’,一个依赖(中国)、备受控制和负债累累的缅甸,并非是缅甸军政府的合适未来。”
无独有偶,印度媒体《组织者周刊》(Organiser Weekly)也于本月中刊登一篇名为《即将陷入中国债务陷阱的缅甸》(Myanmar next in line for Chinese debt trap)文章,称中国“以搭上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的便车而闻名于世,随后迫使它们做出外交和经济让步,最终让东道主彻底破产,并陷入永无止境的债务陷阱流沙。东南亚国家缅甸就是这种情况。”
缅甸于2020年时已累积约100亿美元的外债,其中最大外债债主是中国,其总额占缅甸外债总数的40%,即约40亿美元。目前尚不清楚缅甸最新积欠中国的债务金额,但缅甸事务专家慧慧嬁说,很可能比2020年还高,而她认为,缅甸军政府将因积欠中国大笔债务,全力维护当地的中资开发案,这恐让居住在附近区域的民众生计饱受冲击。
慧慧嬁说:“我们已经看到相关报道,那些住在这些(中国)投资区附近的渔民,不得在这些区域内捕鱼,所以民众已不允许去过去他们常去的水域捕鱼,这些实际出现的情况让人忧心。”
中在缅投资前景难容乐观
中国在缅甸建设挑战不断,还可能让当地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缅甸政变更使相关投资窒碍难行,但北京推动在缅“一带一路”计划的决心似乎不变。对此,慧慧嬁表示,这显示北京希望藉由当地建设,打通由缅甸陆路直入印度洋的经济及战略目标。
慧慧嬁说:“通过缅甸(进口能源),而不是直接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中国货物也可藉由缅甸进入印度洋,然后出口到中东和欧洲,所以通过缅甸的贸易路线非常有利,可以缩短时间,中国政府希望借此获得经济优势。 所以,这个中缅经济走廊具有经济和战略利益。”
但即便中国深知在缅建设对其经济及战略利益的重要,除了当地政治情势难让中国大兴土木之外,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宗鼎也说,中国国内目前的经济情况,恐也将拖累未来在海外的“一带一路”计划。
黄宗鼎告诉美国之音:“现在‘一带一路’量能缩减,以往‘一带一路’,它推动的这个根本缘由,是中国的内部的经济的产能过剩,现在由于外资大量撤出,然后失业率、封控的问题,中共的产业量一旦大幅下降萎缩的话,那么必然会影响、排挤到中国‘一带一路’的投资。”
美国和平研究所缅甸项目主任塔尔也说,有鉴于缅甸影子政府民族团结政府(NUG)及其组建的军事组织人民防卫军(PDF),目前仍致力与军政府对抗以推翻政变和恢复民主,缅甸短期仍难恢复平静。因此,中国在当地的投资或建设计划前景依旧堪虑。
塔尔说:“我不认为(中国)这些大型经济项目得以在明年获得支持,它们确实需要最起码的稳定才能继续推进。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全缅各地都出现阻力,这些民族武装组织和一般民众,都没有真正把军政府视为合法的政治行为体,所以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果北京希望其基础设施在短期内向前发展,它将会面临一些非常重大的挑战。”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