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0:17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时事大家谈:美国或放回孟晚舟,对华为司法战是否收兵?


时事大家谈:美国或放回孟晚舟,对华为司法战是否收兵?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30:00 0:00

时事大家谈:美国或放回孟晚舟,对华为司法战是否收兵?

根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美国司法部恢复了与中国通讯巨头华为公司的谈判,可能暂缓起诉孟晚舟,并允许她返回中国,前提是她认罪并支付巨额罚款。

有分析称,此举对加拿大而言是“苦尽甘来”,不过,对美国而言或是“放虎归山”。

也有分析认为,美国如果对孟晚舟实施引渡和治罪,将激化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对两国政府不利。

那么,孟晚舟是否会认罪、交钱、走人?美国对华为的司法之战,对两国而言具有怎样的法律、政治和外交含义?

美国律师、时评人高光俊分析,孟晚舟的案子牵扯到中、美、加三方,目前仍在各方博弈和交涉过程中,即使美方司法部门提出暂缓协议的动议,也不能证明任何一方改变了态度。

他说:“就我的理解,从这个案子最开始,中国、美国、加拿大三方政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互相沟通和协商。就算是在美国普通的刑事案里,中间达成协议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我具体没有统计数字,但是就我理解在美国的刑事起诉中,至少高达90%的案子最后都达成一个协议。比方说检控官控你十项罪,全部加起来可能要判50年,但如果你认其中一项罪,那可能给你判三年就完了。这种plea bargain(辩诉交易)的东西实际上一直存在。我们也看到一些报道,孟晚舟说去年团队已经开始跟美国、加拿大政府协商,好像是说孟晚舟团队拒绝了。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哪怕今天说美国提出一个暂缓协议的动议,并不等于说美国政府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因为很多刑事案件的起诉,绝大部分最后都是达成一个协议的。达成一个协议有很多原因,并不说哪一方错、哪一方认输、哪一方赢了,而是因为他觉得诉讼的成本非常高。另外这个案子很明显牵涉到中美加三国的政治因素,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即使现在有这么一个动议也不能证明哪一方改变了态度。因为这实际上是整个刑事案诉讼过程的一部分。”

中国官方的民族主义媒体《环球时报》英文版刊文称,美方司法部门提出动议显示了开放态度。但协议能否达成要看条件能否被各方接受。

法律学者、时评人虞平认为,美方坚守的最低条件就是缓起诉或不起诉,但前提是孟晚舟必须承认她所做出的行为,并且认罚。

他说:“《环球时报》提到了所谓要各方都接受条件,我觉得美方能够接受的最低条件就是现在这个缓起诉或者不起诉。协议书里规定对方要认可他已经做出的行为,并且认罚。但是认可行为本身可能不叫‘罪’。我们刚刚讲的认罪协议是‘认罪’(charge)。但是缓起诉或不起诉就告诉你要认这个行为,但是对个人非常有益的是,将来这些东西本来不可以作为一个他有犯罪前科的依据,也就是没有‘罪’的问题存在。但是回到司法的本质,美国联邦东区法院的法官有权力根据他对这个协议的理解来批准或者不批准。当然他的权力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权力包括他对认罪或者不起诉的条件是不是本身能够作为实质性判断?目前来看他是没有权力做判断的。换句话讲,如果司法部跟华为达成了这个协议,本质上法官是没有判断它是不是合适这样一个余地。但是他有判断是不是真实、是不是有违反法律这样一个权力,所以一切都还在未定之中。但是《环球时报》给出的信息很重要,如果它是代表中国政府的话,那么它表明中方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去跟美方最后妥协。而不是再进一步去讨价还价,因为我觉得这已经是美方最底的底线了,应该是不会动摇的。”

美国律师、时评人高光俊认为,根据加拿大媒体披露出的信息,孟晚舟案应该很快会有一个结果,中美加三方可能会达成一个协议,但前提应该是孟晚舟和中方要做出一定妥协。

他说:“这个时间已经非常快了,因为到10月份法官应该不会再推迟判决了。我相信放出来的这些消息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应该说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英文说的非常清楚,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推迟起诉协议)意思非常明确。这是个前提。至于说罚款,我想对中国政府来说应该不是主要问题。”

但法律学者、时评人虞平认为,中国政府将在孟晚舟是否认罪或认罚的问题上面临两难的选择,因为民众的民族情绪已经被煽动到很高的程度,一旦妥协将会被解读为是美、加示弱的表现。

他说:“中国政府在最近几年,特别是最近10年来,把国民所谓的爱国热情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并且不恰当地跟所有东西联系在一起。这是把自己政策决定权也绑架到民主情绪上面。所以如果说孟晚舟最后是认罪也好,确认她的行为也好,被认为是向美国示弱的话,中国政府就会面临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怎样消灭这些所谓的民族主义情绪?”

(美国之音记者尹暄对本文亦有贡献)

加媒:美司法部与华为恢复谈判可让孟晚舟返回中国的认罪协议

时事大家谈本期节目完整版: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