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虽然落下帷幕,但是这次阅兵所引发的讨论仍在持续。这次阅兵是否达到了对内提振民族自豪感对外扬国威的目标?
习近平是否通过这个被一些分析人士称为其登基大典的阅兵式而成功的将他塑造为中国新的政治强人?它在弘扬爱国精神的同时是否也掀起了民粹主义情绪?
参加这个话题讨论的嘉宾分别是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北京之春》的名誉主编胡平以及时评人士温云超。
陈奎德认为,西方观察人士有关大阅兵是一大成功以及习近平通过这次大阅兵达到了他的政治目的看法有点表面化。他说,的确,习近平通过这次阅兵达到了他想要达到的部分目标,包括提振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但是阅兵前夕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股市危机与天津大爆炸等等,使习近平感到,这次大阅兵对于他来说并不见得是很大的好事,恐怕有后悔之意。他认为,从最终出席阅兵式的外国政要的人数与参加的国家等方面来看,都不能说这次大阅兵是一个很大的成功。他认为,西方主要民主国家抵制这次阅兵凸显了中国外交孤立的态势;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抗战胜利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国家,中共当局既不是抗战的主体,也不是受降的政府,因此举办抗战胜利大阅兵名不正言不顺,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笑话。第三,高调阅兵促使中国民众探索抗战的真相,反而使中共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胡平认为,中共历来并不重视9月3日这个抗战胜利日,而习近平现在之所以急于搞这次这次空前绝后的大阅兵,是因为他等不及2019年建国70周年的大庆,因此迫不及待的导演这场大戏,希望达到扬国威以及确立他在中国至尊无二的地位的目的。但是由于共产党在抗战中顶多是个配角,现在习近平想把这个日子变成他的加冕礼,所以在9月3号大肆庆祝,反而激起人们对抗战真相的探寻,结果适得其反。与此同时,习近平本来希望通过宣布裁军30万来宣扬和平,但是每个看过大阅兵的人都可以感觉到,中国是在耀武扬威,显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如果说习近平的本意并不是想扮演和平天使,而是想显示中国的军事强大以及造成的威慑,那么这个目标是达到了。
温云超认为,习近平在展示个人集权成效方面达到了他的目的,在建立党和军队对他的效忠方面也达到了他的效力,与此同时,这次阅兵也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但是问题在于,这种个人的集权在当下整个大环境下对他个人是个好事还是坏事,倒值得深思。在他看来,在中国经济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个人集权有助于他个人形象的提升,但是问题在于,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进入下滑轨道、股市爆发危机以及天津大爆炸这样的大背景下,个人集权会否导致民众对他的不满,把负面的问题叠加到他个人头上?他举例说,唐山一个市因为阅兵就导致了过百亿的经济损失,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因为这样的经济损失、因为工作机会的丧失,反而会是更强烈的感受;而民族主义只是一付虚幻的药剂。
嘉宾并就如何解读中共元老,包括江泽民、曾庆红和李鹏等,齐聚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式的问题、阅兵激发民族主义情绪、习近平为什么在阅兵式上行左手礼以及他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场合打不起精神等问题作出了精彩的点评。
陈奎德认为,中共老人全部出场只不过是为习近平捧场的说法没有太多说服力。在中国官方媒体此前发动有关政治老人应该“人走茶凉”舆论攻势下,这些老人的出现对于习近平来说并不是件好事,显示中共高层的权斗并没有结束,往后还有更多的戏要演。在民族主义情绪的问题上,陈奎德认为,在经济下滑、衰退,天津大爆炸等各种事故层出不穷的时候,打民族主义这张牌可以转移视线;对极权国家来说,越是执政困难的时候,制造“敌人”越是重要。他还指出,习近平和普京相互为对方站台,实际上强化了国际上有关中俄联手结成对抗西方民主同盟的看法。
胡平认为,政治老人出场还不只这一次,最近张震去世,三位总书记全部露面,也是很罕见的,说明此前“人走茶凉”的说法很成问题。
他认为,习近平行左手礼大概是近代以来阅兵史上一个最大的笑话,因为阅兵本来就是一个仪式,它讲究的就是程序性的动作,其中最重要的动作就是三军统帅行军礼这个动作,结果偏偏在这个动作上出了差错,众目睽睽,全世界都看得一清二楚,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笑话,也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温云超认为,在整个中国所有阶层处于大撕裂状况的时候,民族主义几乎是中共最后能够凝聚共识的一根救命稻草;不过,很吊诡的是,当滞留曼谷的中国游客唱国歌维权的时候,中国的新华社竟然说这种事情是丢丑,不仅丢自己的丑,而且有损国格。在他看来,习近平多次重复行左手礼只能说明他处于一种高度焦虑中,他在那一刻大脑突然短路了。这种焦虑从何而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他连这种抗压性都没有,民众如何对他寄予更多的期望?对习仍抱有幻想的知识界及普通民众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三位嘉宾还回应了观众提出了的一些问题与看法,包括习近平反腐说明他不是一个自私的领导人以及西方国家为什么不搞阅兵式等。
YouTube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