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7:19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专访孙文广(2): 当局拒反思文革是怕引发变革


2011年11月26日,77岁独立候选人孙文广在山大校园竞选地区人大代表 (资料图片)
2011年11月26日,77岁独立候选人孙文广在山大校园竞选地区人大代表 (资料图片)

在标志文革正式发动的中共中央文件(又称“5-16通知”)发布50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国官方没有举行任何公开的纪念活动。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只是次日凌晨低调发表了评论。宣传部门和网管则采取行动,压制呼吁反思文革的媒体和个人发表相关言论。种种迹象显示,探讨、回顾、反思文革的话题跟纪念六四事件活动一样,在中国大陆越来越成为一个禁忌。在这个敏感的纪念日前夕,美国之音记者叶兵电话采访了住在济南的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孙教授是一位长期遭到当局监控的民主活动人士,也是文革时期的受害者。

(续前)

专访孙文广(2): 反思文革或推动变革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7:12 0:00


议论文革 为何受压

记者:官方自己不谈,也不愿意让其他人谈,不愿意让经历过文革、受到过文革冲击和迫害的人出来讲,没有什么反思。您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孙文广:中央的高层他们所推行的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没有区别,和文革那套没有区别,所以现在深入反思文革必然就牵扯到文革这些反人类、反文明的行动。比如现在,中国抓了300多个律师,律师是捍卫法律尊严的,你怎能把他关到监狱里去呢?这就是一党专政,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不允许你挑战,不允许你讲出和中共不一致的观点和意见。如果认真反思文革,必然引导出人们希望能够改变这个制度、这个体制、这个一党专政,所以他们就很害怕。

在国内,反思文革的文章不能发表。大家都知道有一本杂志叫《炎黄春秋》。我订阅了,里面有很多反思文革的文章,结果被打压。它的总编杨继绳被撤掉,限制他们发表反思文革的文章,也就是说中国最高领导人或者共产党中央的高层,他们要维持这个推动文革的基本思想,推动文革的体制。不想改变,也害怕改变,所以就极力限制、打压民间对文革的反思。

文革悲剧 能否重演

记者:刚才您说基本体制没有,做法也没有变,没有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您觉得文革有没有再来的可能性?文革的历史悲剧有没有可能重演?

孙文广:文革重演是很难的,但是某种程度上出现一些混乱是有可能的。当局没有办法来制止民意的表达,比如网络。海外媒体进到大陆,尽管他们用各种方式封锁,(设置)防火墙等,但民间还能表达自己的意向。这样就有两种(对抗),一种是当局极力控制,还有一种是冲破中共当局的封锁打压,表达自己的声音、诉求。最近江苏高考的事情,民间上街示威抗议,这个事情当局可以打压,但是打压可能引来更大的反抗。这种为了权力而进行的打压,如果演变起来会不会出现像文革当时的状况?两派互相指责、辩论,甚至出现文革当中的一些串联。文革当时有两种现象,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这些东西在形式上讲是有利于民间一些意见的表达,这些应该是对民间表达有好处的。毛泽东想利用这个打倒刘少奇,打倒反对派。结果,邓小平上台后,修改宪法,把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删掉,邓小平不愿意有他们自己的表达形式来表达民间意图。现在的网络,微信、QQ群、微信群,和当年的形式有些类似,一般人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诉求,这种诉求的表达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表面看起来一定的混乱,但这个混乱的结果,最后会产生要求新闻自由、表达自由。

网络社媒与促进变革

孙文广:这样会不会形成两种势力,毛派和民间的变革派?

当下,人也在慢慢聚集,通过网络,比如微信群,一些相同观点的人在聚集。这个表达看起来不仅仅是民间,有一些现象,共产党体制内部出来一些人,公开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诉求。其中一个就是任志强,“媒体要姓党”,他马上就说,“媒体不应该姓党,应该姓民”,这是一种挑战。如果这个事情放在文革,就是反革命,但现在做不到了,只能给他一个党内警告处分。还有马晓力,也是党内高层,红二代嘛。北京大学的贺卫方,他是党员,写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文章。这样演变下来,就是民间分成两派,主张变革的一派,还有毛派或者说是官方保守派。党内也出现两派。这个发展势头就考验习近平,到底是对这种反对派活动是打压、抓人,还是顺势推进改革呢?如果不改,会不会出现文革那种情况?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但相似的形式可能产生,即出现两派。所以,围绕对文革的反思、历史的反思,将来会出现新的局面。

(据电话录音整理,全文完)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