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3:24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如何看待中国,印度人很纠结


戴维迪普(右)及他的同事畅谈印度人眼中的中国。(美国之音朱诺拍摄)
戴维迪普(右)及他的同事畅谈印度人眼中的中国。(美国之音朱诺拍摄)

当被问及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这个问题时,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本地治里市一家教育中心的教师戴维迪普讲了一则在印度人当中流传甚广的笑话:

一只印度狗和一只中国狗在中印边境线上相遇了,他们都试图越境到对方的国度去。来自印度的那只狗骨瘦如柴,明显营养不良,而来自中国的那只狗红光满面、膘肥体壮。中国狗问对方:“你为什么要到中国去?”印度狗回答:“我想要一个富裕舒适的生活。可是,你已经过上了好日子,为什么还要来印度?”中国狗说:“是的,我吃得是不错,但我还想自由地叫唤啊!”

听完这个笑话,在场的中国人和印度人都情不自禁地抚掌大笑。虽然只是一则笑话,但它却很能代表印度人对中印两国现状、尤其是对中国的看法。

两个阵营立场分明

印度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主要分成两个阵营 - 唱衰中国的和支持中国的。(美国之音朱诺拍摄)
印度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主要分成两个阵营 - 唱衰中国的和支持中国的。(美国之音朱诺拍摄)

​与中国人对印度的关心程度相比,印度人显然更为关注中国的动态。印度国内的主要媒体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几条与中国相关的新闻。不同于中国媒体对印度负面消息偏多的少量报道,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

钦奈市的政府公务员马特里普拉萨德随手拿过办公桌上的两份报纸,向记者解释道:“你看,一类是以这份《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为代表的,专说中国的坏话;另一类以这份《印度人》(The Hindu)为代表,多报道关于中国的正面消息。”

受媒体的影响,印度普通百姓经常拿中国与印度进行对比,这一点在记者与印度人的交谈中可以时时感受到。从军事到外交,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印度人对中国的态度和看法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对立派别。在印度媒体的读者评论栏和社交网络中,几乎每一条有关中国或中印比较的文章都会引发两派激烈的辩论。英国广播公司(BBC)曾经于2014年进行过一项民意调查,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印度人占33%,而持负面看法的占35%,基本上平分秋色。(在同一份调查中,中国对印度持正负面看法的分别为27%和35%。)

对印度国家安全的威胁

1950年代,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曾经有一段“蜜月期”;“印度中国是兄弟”的口号在印度家喻户晓,尼赫鲁和周恩来也曾联手打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不过,1962年中印战争的失败至今让印度人耿耿于怀,也是造成印度人对中国产生负面看法的最重要原因。

在印度的历史课本上,当年战争应当归咎的一方当然是“入侵的中国”,中国也因此在部分印度人心中成为“背信弃义”、“永远不能信任的国家”。

2014年,一份由前印度军队指挥官撰写的关于1962年中印战争的机密文件(Henderson Brooks–Bhagat Report)被一位澳大利亚记者所获得,并在媒体上被部分发表。印度国内为是否应该将这份文件向公众解密而争吵了好一阵,最终未能公开。但据知情人士泄露,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将那场战争失利的原因归咎于当时的印度政府,认为政府与军队的官僚系统和尼赫鲁的冒进政策使印度士兵作出了不必要的牺牲。关于解密文件的争论使得部分印度人将对中国的敌视转移到对印度政府的批评,认为印度现在的政府仍然和当年一样腐败、官僚、低效。

中国在军事、经济等领域对巴基斯坦的援助、特别是向巴国提供原子弹技术,都被印度人看作是中国对印度的敌视;中国数次反对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事,则经常被印度网民拿来作为中国遏制印度崛起的有力例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印度洋上的战略布局被视为对印度国家安全构成的最大的威胁。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于2013年在印度人当中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的印度人认为,中国在近十年内对印度的安全造成威胁,其中60%的印度人认为,中国是印度国家安全的最主要威胁。

对中国经济发展所持的心态

中国近25年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让印度人最为羡慕的事情。班加罗尔市一家旅馆的经理桑吉塔·潘娜女士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她指着手里一份杂志上中国帮助印度建设高铁的宣传广告说:“与印度拥挤、缓慢、不准时的铁路系统相比,中国的高铁线路网简直是在另一个世纪,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

印度与中国人口相当,国土面积是中国的三分之一,而国民生产总值却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绝大多数印度人都为本国的民主制度感到骄傲;对于中国的媒体管制、互联网封锁、漠视弱势群体、以及打压异议分子的做法,印度网民给予了无情的嘲讽。不过,相当一部分印度人也认为,如果印度政府能够象中国政府那样行事,印度的经济和社会或许会变得更好。在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调查中,持这种观点的人数达到42%。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2015年,双方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而印度在双边贸易中产生了巨大的赤字。一些印度网民为此感到担忧,有些人批评中国产品的质量,也有少数网民倡议抵制“中国货”,但这样的声音很微弱,在印度媒体和政府部门得不到响应。对于中国企业在印度的直接投资,大多数印度人表示欢迎,但对于不同的行业,印度人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很多印度人表示,对于劳力密集型的产品,印度政府应该鼓励并扶植本土企业,而不是放任中国商品充斥印度市场。他们认为,很多中国做出的产品,印度人也能做,并且,印度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对于高铁这样的大型项目,很多印度人在网络上表达了对于中国技术的怀疑,而偏向与日本或欧洲公司合作。

对于近期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资本市场的动荡,相当一部分印度人认为,这是印度的机会 -- 印度或许能够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龙头,或许经济总量会在不远的将来超过中国。

实际上,2015年,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

不过,也有一部分印度人表示担忧,认为中国经济的下滑只会为印度带来负面影响。印度财政部长贾特里在媒体上发表了支持这种观点的文章,他认为,印度现在已经与世界上几个主要大经济体之间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任何一个大经济体的衰退都会影响到印度自身。

合作优于对立

与五年前记者在印度时的感受相比,印度人对中国的看法也在改变中。戴维迪普认为,中国和印度在历史和文化上有很多相近之处,印度人和中国人之间应该比和西方人之间更容易沟通。他说,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意识到,“同中国改善关系利大于弊,对立对双方来说都不好,加强合作或许能真正迎来一个‘亚洲世纪’。”

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调查也显示,63%的印度人认为,印度应该与中国改善关系,印中两国的合作才能够使印度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印度政府和媒体已经多次公开表示,印度和中国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行崛起”(parallel rise)的可能,而不是一国的崛起必须以压制另一国为前提;印度不愿做任何势力在亚洲地区制衡中国的代理人;尽管中印之间存在着制度上的不同、以及边境问题,但越来越多的印度人相信,印度与中国的关系正在向1962年以来最好的方向发展。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