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5:01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中剧抢攻泰国市场 文化输出是否有助于提升国际形象与影响力?


2024年7月16,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宴会厅,演员们在微电影拍摄现场等候。
2024年7月16,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宴会厅,演员们在微电影拍摄现场等候。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其中泰国成为其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大制作以及针对当地观众偏好的本土化策略,中国影视剧接近于占据泰国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观察人士指出,尽管中国影视剧在泰国广受欢迎,但却未能促使更多泰国民众对中国产生好感。与此同时,中国影视公司合作的泰国从业人员,还可能面临来自中国的政治压力与网路攻击。

中剧热潮席卷泰国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影片中有人在(中国和缅甸)边境打架的场景实在很吸引人,故事也很有趣,也会知道原来中缅边境会发生一些非法和新奇的事情,还有有些演员的演技也很有特色,”克里萨达·帕查内(Kritsada Patchaney)透过视讯镜头对美国之音分享了对近期他最喜欢的中国影集《边水往事》的看法。

这是一部改编自90年代“金三角”走私集团,也就是在有关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接处非法活动的记实小说故事,去年8月开始陆续在中国各大串流平台上播出。串流平台是一种利用网际网路技术,把音频、视频等媒体内容即时传输给用户的系统。

不过,在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担任讲师的克里萨达说,不只是《边水往事》,其实他从小就开始接触华语圈的影视作品,从早期的台湾电视剧《包青天》,再到香港动作巨星成龙的功夫片,直到近年大陆制作的史诗电视剧《三国》等。有关中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的张力与故事情节让他深深的着迷。

克里萨达告诉美国之音:“我喜欢《三国》电视剧,因为它让我了解当时是如何策划战争的,遇到有人欺骗该怎么处理,如何执行决策,以及如何跟别人进行合作等很多知识。我喜欢中国电影,因为它有满多大场面的。”

除了克里萨达,在泰国孔敬市(Khon Kaen)一所研究中心担任国际事务专员的庄春丽(Saranya Saejung)也对美国之音表示,自己因为本身是泰国华裔的关系,从小就跟从广东潮州移民来的父母看中剧长大。

她说,中国的影视剧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么受到欢迎,而现在身边已经有愈来愈多的朋友主动分享与中剧相关的资讯。她自己现在不时也会透过中国百度集团旗下的视讯平台爱奇艺以及中国科技巨擘腾讯推出的WeTV等串流平台,找寻剧情简单、适合放松的中剧来看。

庄春丽说:“大概五、六年前,我看了一部(中国)爱情网路剧叫《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我是在WeTV上看到这部戏剧的。我只是因为想找一些轻松、不要太复杂的剧情来看,才找到这部戏剧。我其实不觉得(中剧爱情剧)情节会跟其他国家的剧有什么不同,因为结局总是喜剧收尾,但中剧的戏剧张力更多,主角通常都更帅、更美,质感和色调都很赞,我觉得制作上比泰国剧更出色。”

泰国成中剧在海外的关键市场

克里萨达和庄春丽对中国影视剧的看法,与近期泰国学者对中国影视内容在泰国市场影响力的观察相呼应。

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社会与文化研究计划访问学者陈玉珊(Kornphanat Tungkeunkunt)本月稍早在尤索夫伊萨研究院的网站“Fulcrum”上撰文说,中国特别是仙侠剧等类型的影视剧已经在东南亚愈来愈受到欢迎,其中泰国是关键的消费市场。

陈玉姗在文章中引用数据说明,新冠疫情期间,各大串流平台在泰国的播放时间就有显著增加,但其中增长最为显著的是WeTV,观众每周在上面观看的时间从60分钟增加至185分钟。她引用独立顾问咨询公司Media Partners Asia的数据说,到了2024年,中剧已经成为最受泰国观众欢迎的影视剧之一,市场占有率达45%。

陈玉姗说,这个趋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串流影音平台的全球扩张及与泰国影视制作团队合作所推动的。而中国当红明星在泰国举办愈来愈多场的粉丝见面会,也助长了这些电视剧的热度。

砸重金作特效、在地化宣传 中剧在泰异军突起

对此,在台湾经营油管Youtube频道、研究台湾和泰国文化的泰国影视工作者林正辉(Kongkiat Limpongsatorn)也深有同感。林正辉说,如今在泰国,中剧的热度与过去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

林正辉对美国之音说:“我高中就是学中文的,所以当然要找一些中国的电视剧来看。像‘娘娘’(林正辉的艺名)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后宫)甄嬛传》(来的),但是那时候我没有同伴、朋友,然后到后面开始,尤其是近几年来,大家在我的社群平台开始讨论中剧,真的愈来愈热烈。以前中国的电视剧,都是(只有)跟我一起念中文系的人在那边聊,可是现在是根本就不会讲中文的人,大家都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中国电视剧。”

林正辉观察,近年来中剧制作成本愈来愈高,不仅场面浩大壮观,特效动画也相当精致,这种“玄幻架空剧”,也就是建立在虚构世界观、通常具有大量特效来呈现非现实情节和场景的电视剧类型,就很对泰国观众的口味。

她说:“脱离现实的(中剧类型)在泰国非常受欢迎,因为现在大家都想要藉由主流媒体去调理自己很有压力的现实生活。你完全可以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这在泰国拍不出来。”

台湾成功大学台文系兼任台湾与东南亚研究组助理教授洪铭谦指出,比照中国与台湾,两地向泰国输出电视剧时采取不同策略。台湾公司通常先将版权卖给泰国,再由当地影视公司负责宣传及影片上架;而中国公司则量身打造在地化宣传,在细节处理上更胜一筹。

洪铭谦告诉美国之音:“中国可以把所有的戏剧宣传全部在地化。你会看得到泰文版的海报、泰文版的配音,(泰文)字幕是基本的。任何的电影海报跟戏剧的宣传,它都可以做到直接用local(本土)的,非常懂得当地的人需要、喜欢什么,在经营市场上面非常认真。”

中剧双轨操作也难为中国换来正面形象

尽管中国影视剧在泰国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这是否会让泰国民众因此对中国产生好感或正面印象?不时观看中剧的庄春丽并不这么认为。

她说:“我想(中剧)只有像是呈现男性气概等戏剧类型,仍然反映着当前中国社会某些传统价值观,但我不认为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因为在中国,有些资讯属于敏感内容,他们禁止播放类似BL剧(Boy's Love)。中剧变成政府用来塑造社会观感的一种手段,并非真正反映社会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

庄春丽口中的BL剧是指描述男性间恋爱题材的作品,在中国也称‘耽美剧’。早在202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及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发布通知,全面禁止耽美文化及内容,明文规定此类戏剧作品不得在中国播出。

然而,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的陈玉珊认为,中共或许已经意识到输出耽美类作品能带来潜在利益,因此反倒在海外积极推广。她举例说,WeTV在2019年推出改编自BL小说的玄幻耽美网路剧《陈情令》就在全球爆红。该剧的主角当时也在泰国举办数场粉丝见面会;另外,爱奇艺先前推出的首部泰国原创作品《黑帮少爷爱上我》(KinnPorsche The Series)是一部同志电视剧,也在全球取得成功。

陈玉姗分析,虽然中共对于其国内影视内容严加审查,但中国串流媒体平台却积极与东南亚本地制作团队合作,打造符合当地偏好的原创内容,像是BL剧等题材,以绕过审查享受更大的创作自由。不过她说,这种“双轨制运作”也许能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但却可能对泰国带来包含审查制度、文化误解,或是对中国串流平台过度依赖等负面影响。

对此,长期观察泰国社会的洪铭谦分析,中国影视内容虽然在泰国拥有广大市场,但这种文化输出并未转化为泰国人对中国政府的好感,反倒是经济和社会负面因素,更大程度影响了当地民众对中国的观感。

洪铭谦说:“特别是古装剧的部分,其实中国的影响力很大,泰国他们很多的人会去中国玩一些古都,但是这个没有办法改变泰国人对中国、或者是共产党的的那种印象,特别是中资在泰国的占比越来越高,甚至还有一些非法投资的项目,基本上泰国社会对中国的反感是持续上升的,因为其实已经干涉到泰国境内的工作权利,这个部分是他们才是最care(关心)的问题。”

政治压力和网路攻击

泰国国家软实力委员会(THACCA)电影与影集小组委员会主席、泰国电影与电视剧导演查勒姆查特里·育蓬(Chalermchatri Yukol)也说,中剧的确在泰国愈来愈受到欢迎,但在文化软实力、国际形象塑造或是意识形态影响力上,仍远远不及韩国、美国及日本。

不过查勒姆查特里提到,中国串流平台或是影视公司,经常透过与泰国影视产业的合作,间接传递中共的政治意识形态。例如,泰国演员在中国宣传影视剧时,可能会被要求喊出“中泰一家亲”等口号。他认为,这实际上已涉及中国政府政治立场的宣传,尽管他认为这在业界并不罕见。

查勒姆查特里告诉美国之音:“就像大多数在中国的演员一样,他们,(泰国演员)必须透过媒体,做一些支持(中国)政治议程的事情。当然,中国所有媒体和影视部门,都必须遵守中国政府制定的规则,不然他们就无法通过审查,在中国做生意会遇到困难。为中国公司工作的泰国艺人也知道,他们是在支持制作,而支持制作就意味着他们支持中国政府的议程。”

不过,除了可能面对配合中国政治立场的宣传,查勒姆查特里认为,来自中国观众的压力可能对泰国从业人员来说更大,因为他们会对其影视公司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对外发言不能违背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否则可能会在社群媒体面临严重后果”,也可能严重损害泰国影视人员的声誉。

这位泰国导演说,这种来自中国网民的攻击并非个别案例,尤其在涉及敏感政治议题时,这种压力更为明显。如何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同时,妥善处理政治审查与观众舆论问题,已成为泰国演员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美国保守党政治行动大会本周举行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5:14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