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8:43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香港学者质疑“可持续发展”概念


林超英:香港天文台前台长
林超英:香港天文台前台长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广泛认为是解决经济失衡、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重大经济、社会和环保问题的一个灵丹妙药。但是,香港著名学者林超英对这个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根本不能持续。

在全球努力走出经济衰退的时候,人们在越来越多地谈论经济结构调整,谈论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讨论中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个目标。

所谓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增长要跟社会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协调,避免为了经济增长而过度掠夺资源,破坏环境,最终导致人类的灾难。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联合国在20多年前提出的,这些年来为各主要经济体制定经济发展决策树起了一个标杆。

但是,香港一位长期从事气象研究的学者,前香港天文台台长林超英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所谓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持续不了的。林超英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的时候说:

“一般人谈到可持续发展,都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将来可以继续生存,做事要考虑三个方向,一个是社会,一个是经济,一个是环境。他们想的是在做出决定时,要容许社会发展,容许经济发展,然后对环境做最少的破坏。”

多年来,林超英一直关注气候变暖问题。他指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存在一个迷思,那就是,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建立在环境恶化,尽管是最低程度的恶化的基础上。一旦建立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人类将可以既享有高速经济增长,又能够得到健康的社会发展;既提高了生活水平,又能够不造成环境灾难,使自然环境永远满足人类的需要。

林超英认为,这种理念只存在于美好的理想之中,有限的地球无法保证这个理想的实现。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林超英说:

“其实地球的生态环境现在承担很大的伤害,已经非常接近下滑的程度。这是很多人的看法。依赖煤和油的生活持续不了多久。产量高峰已过,今后30年之内就会出现下滑的走势。我们人类的生活模式肯定要改变。”

人类要有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林超英表示,就必须改变对环境的认识,不能够只是追求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要让环境来承担相应的代价。他认为,在制定长远经济发展政策的时候,要考虑如何增加自然环境的自我改善的能力,而不是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林超英的看法是,缩小城市规模,发展以农村为中心的小城镇,减少城市压力;放弃GDP的硬指标,增加人类生活自主感、幸福感等软指标。

香港中文大学地质资源管理学教授林建枝不赞同林超英关于地球主要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等将在30年内开始走下坡的说法,也对他关于发展乡镇,回到田园牧歌时代的可行性表示质疑。尽管如此,林建枝还是认为林超英对自然环境的恶化提出的关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林建枝对美国之音说:

“石油,我们可能会多用几十年,煤炭再用200年左右。现在的问题是,它们包含的炭在燃烧后变成二氧化碳会破坏大气层,很严重。水也是一个问题。就是污染的问题。好多大城市都出现了供水危机。大家都需要资源,而资源最终是不够的。”

林建枝还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环境战略研究中心的主任。他认为,中国的崛起给地球资源增加了巨大的压力,给环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很明显,中国无法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子,必须尽快地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寻求可替代能源。

不过,林建枝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要比林超英乐观。他认为,中国和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节能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而且自然界还有着相当的自我恢复的能力。只要人类能够摆脱对GDP数据增长的片面追求,更多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加大力度开发和使用可再生性能源,人类有可能使自身的发展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中国,发展,经济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