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2月13日宣布,即日起无限期搁置所有自费研究活动,包括自1992年起进行的多项定期追踪调查,并计划转型甚至结业。这一决定发生在其前副行政总裁钟剑华遭警方国安处通缉、主席钟庭耀接连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之后。分析人士认为,若香港民研停止运作,意味着香港民意研究可能进入寒冬,影响社会议题的研究与选举民调的公信力,并进一步压缩学术自由与公民社会的生存空间。
香港民研宣布暂停自费研究 30年追踪调查或成历史
香港民意研究所的声明指出,香港民研将转型甚至面临结业,并欢迎有心人士洽购或接办。主席钟庭耀表示,他本人将继续通过世界民意研究学会(WAPOR)推动民意研究的专业发展,直至2026年底卸任执行理事。声明还强调,香港民研一直奉公守法,但在当前环境下,推动科学民研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决定停步,同时检视所有可行方案,并将在适当时候公布最终决定。
香港民研自1992年起定期追踪香港民意变化,其研究涵盖民情指数、特首及政府官员民望、财政预算案及施政报告评分等。此外,自1993年起,香港民研亦持续进行六四事件相关调查,包括港人对“平反六四”及“六四学生行动是否正确”的看法。1997年后,香港民研更加入“身份认同”调查,并定期公布涉及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等社会指标的评分。
香港民研此次宣布搁置研究,正值机构接连受到国安调查的敏感时刻。
2023年12月,已移居英国近三年的香港民研前副行政总裁钟剑华,被香港警方国安处以涉嫌“鼓吹港独”、煽动分裂国家及勾结境外势力等罪名通缉,并悬红港币100万元(约合13万美元)。
2024年1月13日,警方国安处突袭香港民研主席钟庭耀住所,并前往民研办公室搜查,带走最少六箱证物及多部电脑硬盘。随后数周内,钟庭耀两度被带走调查,多名香港民研职员亦遭国安处约谈。警方表示,怀疑有人利用机构协助已逃往境外的被通缉人士,在香港继续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国安行动已严重影响香港民研的正常运作,令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学者:香港民意研究或进入寒冬
对于香港民研的决定,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直言,若香港民研最终终止运作,意味着香港民意研究的“严冬”正式来临。
他表示,香港民研的自费研究涵盖政府财政预算案、特首及官员民望调查,以及社会自由度等指标评估,长期以来为公众和研究界提供科学、独立的数据,亦是国际社会观察香港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
陈家洛说:“可以说现在是面对一个存亡的关键的决定时刻,其实是一个严冬来的,如果这个决定最后就是说我们(香港民研)没办法了,我们要将所有东西划上一个终止号、或者一个句号,其实等于这个严冬亦都是真正令到香港民意研究,曾几何时见到是很精彩的、很百花齐放,亦都可以带动社会讨论,亦都是凝聚到民气、民情、民意,作为一个民间的声音,反映社会现状,这些空间以及可能性就已经是不再存在了。”
他进一步指出,香港即将在2025年举行立法会选举,过去香港民研持续进行选前及选后民调,包括票站调查(Exit Poll),提供客观数据供各界分析选情。若香港民研停止运作,将使选民投票意向难以掌握,削弱香港选举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香港学术自由再受冲击
除对选举及政策评估的影响外,学者亦担忧事件对香港学术自由带来的负面冲击。
陈家洛表示,前身是港大民意研究计划的香港民研,30多年来提供涵盖不同政治及社会议题的免费民调数据,是国际学术机构研究香港议题重要的资讯来源,如果香港民研停止运作,对学术研究尤其是国际社会研究香港议题可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此外,他强调,尽管香港政府多次表示,警方国安处的行动与民研的调查无关,但客观事实是,民研办公室遭到突袭,大量研究资料被扣押,使研究难以正常进行。即便未来民研决定继续运作,其调查工作的可信度、研究自由度及学术独立性均将受到严重挑战。
陈家洛说:“政府都说我们不是拘捕任何人,我们亦都不是在(控)告任何人,这样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呢﹖这些模糊的地方对于任何其他类似的研究组织、研究单位的时候,亦都可以想像得到、亦都政府可能不介意大家这样去想,就是万一、万一被针对,前景可以是很堪虞的,所以大家可能是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去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研究,或者自己认为自己值得做对社会有卑益的一些调查工作。”
公民社会进一步萎缩 民研步上教协、支联会后尘?
今年6月底是《港区国安法》实施五周年,超过四年半以来,香港公民社会组织及独立媒体纷纷面临压力,相继解散或停止运作。
香港民研2023年6月6日发表新闻公报表示,原定当日在网上发布“六四周年调查报告”,但是因应相关政府部门经过风险评估后的建议,香港民研决定取消是次发布。
约一个月后,钟庭耀同年7月底宣布,不再公开发布十项调查系列,涵盖六四事件、身份认同、国家民族问题以及立法会议员民望等议题,钟庭耀形容这些最新发展是“与时共舞”,因应香港社会发展作出的改变。
然而,时隔一年半,香港民研最终仍走向“转型甚至结业”。社民连外务副主席周嘉发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香港公民社会的生存空间已被进一步压缩。
周嘉发说:“都是令人担忧,即是到底你在香港还可不可以研究香港呢﹖或者有些什么话题甚至搞学术的,是不是只是可以收窄到在官方容许的很多主题上面呢﹖令到我觉得其他学者都可能会多了一些可能自我审查,我想可能会多了自我设限。老实说(香港民研)都算是一个相当‘老牌‘的机构,我想去到就好像当年教协都要自己关门那样的一个程度。”
他进一步指出,在政府持续施压下,香港公民社会组织不断减少,而民间团体、学者及个人的合作空间亦受到极大限制。
社民连是国安法实施后民主派所剩不多的公民社会组织,周嘉发形容目前只能“见步行步”,尝试继续坚持运作,但是香港民研遇到的情况反映公民社会可能会进一步萎缩。
“我想都很难预计说,或者今年会不会又再有什么团体还可不可以坚持得到,即使我想有心人都仍然是继续去坚持,但是当局这些小手段我想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明白的了。”他说。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