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44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环时社论讥讽留学生六四公开信但遭撤稿


官媒环球时报5月26日社评(推特图片)
官媒环球时报5月26日社评(推特图片)

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六四事件26周年的前夕,一群在美国读书的中国80、90后留学生,联署一封写给国内同学的公开信,讲述26年前“六四屠杀”的真相,希望国内同学能知悉那一段历史,并进一步了解中共历史上“那些被刻意掩埋和篡改的血腥和残暴”。这封本来并未引起多大关注的公开信,星期二经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社评讥讽后,引起外界广泛兴趣。

这封由乔治亚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古懿执笔,哥伦比亚大学陈闯创等十多位中国留学生联署的公开信,5月21日发给部分海外中文网站和一些民运团体的电邮群发组。公开信发表后,除公民力量等海外民运团体,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并呼吁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和海外华人参与联署外,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

不过,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星期二发表“境外势力试图煽动八零后九零后”的社评,讥讽这十几名自称是“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在美“中国留学生”,日前就八九政治风波发表充满“民运味”、像是被手把手教着写出来的极端观点。它以十分凶悍的语言攻击中国现政权,照抄海外一些势力的话语歪曲讲述26年前发生的事情。通常来说,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即使思想发生一些变化,也写不出如此赤裸裸攻击祖国的文稿。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环球时报这篇斥责境外势力企图煽动国内青年学生的社评,星期二上午已从环球网上删除,而其他网站转载的也无法打开。敏感时期常常被当局监控或软禁的中国人权活动人士胡佳,星期二下午对美国之音表示,环球时报的社评被撤稿,显然是当局根本就忌讳六四这个话题,不希望任何有有关六四的只言片语。

他说:“把这个撤掉,其实是因为这个话题在出现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的探讨,对这个问题的挖掘与回顾。有许多人不知道六四,包括许多年轻人,即便说你上网有这个网络封锁的话,还是有些缝隙,可以搜索什么是六四、什么叫天安门事件。当局认为这样得不偿失,所以说,它发了以后,又把这个撤掉。

环球时报的社评还说,这封公开信宣称八零后九零后受了“欺骗”,到国外留学得以无限制上网,才了解了1989年的“真相”,如果这封信真是个别大陆留学生写的,只能说这些人恰是在国外被洗了脑,成了留学生中思想和感情都很偏执的少数异类。

社评还说,中国社会对不就八九政治风波继续争论、让那一页翻过去逐渐形成了共识。当年的参与者们对国家在之后的淡化处理方式也很理解,也给予了实际上的配合。淡化处理不意味著原有的定性和结论出现动摇,它是中国社会“向前看”哲学的一种选择。而境外敌对势力近年把突破的重点放在了八零后九零后等没有见证历史现场的年轻人身上,并把香港、台湾当做特殊阵地。因此一个奇怪的现象不断出现:当过去事件的见证者们仍有充分辨别力和行动力的时候,一些从未经历过事件的年轻非当事者站出来要为他们“伸张正义”。不能不说这很滑稽。

每年都以可能方式纪念六四的胡佳表示,26年来,当局非常忌讳六四的话题,将六四简化成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而环球时报在六四敏感时期通过社评会让许多年轻人对六四的话题产生兴趣,触动了当局的大忌。

他说:“现在这个阶段的话,无论是海外发点东西,还是环球时报在谈这个问题的话,其实都已经进入了六四的敏感期。当然它到6月2号、3号的时候还会提升它的警戒程度,但是现在来讲,通过环球时报让更多的人了解,还是说根本就不让碰这个话题,让这个话题就不要被人知晓,尤其是不要让它和国内现在的学生联系起来。”

乔治亚大学的古懿星期二下午回复记者的询问电邮说,联署在Google docs上发表开放联署,几天内增加了56个新签名,来自北美、加拿大、欧洲等地,还有多位中国大陆的实名签名者,包括广东的一位中学生。此外,还有很多人直接发邮件,其中有的大陆同学表示不敢签名,但是支持公开信联署。

公开信概要叙述了八九民主运动和当局调动解放军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屠杀的过程,以及六四26年来,当局对国内政治异议人士的镇压,以及官员挑战人想象力的贪腐。

公开信表示,26年前发生的六四事件至今被中国当局精心屏蔽,以至于许多同龄人知之甚少。目前国内有一种声音说,虽然有六四,但中共吸取了教训,不必再追究。然而,镇压依然继续,牺牲者仍被侮辱,幸存者经历长期监禁。

公开信强调,不指望中共平反六四,因为刽子手不配为受害人平反,但是屠夫必须受到审判。在正义得到伸张之前,在迫害持续的情况下,遗忘是对历史的不忠、宽恕是对逝者的不义。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