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6:52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莫迪访日、澳、巴纽 专家: 印度将扮演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


印度总理莫迪(右)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领导人在广岛出席G7峰会期间举行四方会谈。(2023年5月24日)
印度总理莫迪(右)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领导人在广岛出席G7峰会期间举行四方会谈。(2023年5月24日)

印度总理莫迪5月19日展开为期六天的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三国访问行程。专家认为,莫迪想藉由巩固与西方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关系遏制中国的一带一路与蓝水海军,并利用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G20) 扮演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

巩固太平洋岛国以遏止中国影响力

莫迪5月19至25日出访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三国,争取巩固印度与西方国家,特别是四方安全对话(Quad)成员国的关系,以及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与此同时,中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印尼等国都表示不会参加由印度主办的G20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主要原因是印度主办这次活动的地点是在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

莫迪以观察员的身分在日本广岛参加5月19至5月20的七大工业国集团(G7)领袖高峰会,5月22日赴澳,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举行双边会谈,并将出席第三届印度-太平洋岛国合作论坛(FIPIC)。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谢钢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谢钢

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谢钢(Srikanth Kondapalli)认为,莫迪此次出访的最大目的是巩固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以抗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势力扩张。

他以邮件告诉美国之音,莫迪在其第一个任期就访问了斐济,但是由于当时印度没有军事基地或者足够的军力,无法出动海军在太平洋岛国行动,莫迪的态度比较谨慎。谢刚指出,现在印度与四方安全对话的其他三国立场一致,莫迪有足够的后盾可以对太平洋国家做更多承诺。其次,印度在太平洋地区有庞大的移民,莫迪对这个族群一直相当关注。而中国因素是莫迪最为在意的,因为王毅提出在太平洋国家进行警察培训,如果印度不插手,就可能会使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更加扩大。

曾经长期派驻印度的台湾开南大学国家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文甲认为,过去印度一直秉持着“不结盟”与“战略自主与平衡”的政策游走于印太战略及中俄战略协作之间,致使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无法提升抗中的力度,但是随着中国日益对印太区域施以地缘军事与政经的霸权压迫,让印度感到“印太有事,就是印度有事”的国家安全威胁感。

台湾开南大学国家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文甲教授 (照片提供: 石原忠浩)
台湾开南大学国家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文甲教授 (照片提供: 石原忠浩)

陈文甲对美国之音说:“印度藉由巩固与西方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以遏制中国的一带一路与蓝水海军,这样除了可以确保印度的国家安全,还能享有美国为避免大量生产网络与中国相关的安全风险,将半导体及电信等重要产业链转移到印度的经济红利。”

陈文甲指出,美国务卿布林肯本月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论坛上与帕劳及密克罗尼西亚签署新战略协议,将使到场主持的莫迪与美国在该地区形成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陈秉逵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表示,太平洋岛国确实是印度外交的新舞台,莫迪试图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扮演一个中介人的角色,或是扮演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的角色,说服西方国家为太平洋岛国更多贡献,藉此深化印度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今年印度作为二十国集团(G20)的主办国就是莫迪的最好契机。

台湾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筱甄
台湾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筱甄

陈秉逵说:“莫迪很希望善用主办G20的这个舞台,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桥梁,跟已开发国家沟通,尤其是关于气候变迁的议题,因为气候变迁对太平洋岛国来说是一个存亡关系的议题。”

陈秉逵指出,莫迪的意图到底能不能实现,印度在太平洋岛国能够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其实是有疑问的。他说,G20在3月已经开过了第一次的外长会议,但并没有对于气候变迁,或者是减贫、减债的议题有任何新的回应。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者,台湾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筱甄表示,自从美中贸易战开打,制造业纷纷从中国移转到印度,未来印度将会取代部分中国制造的市场,因此印度参加G7峰会时与各国讨论有关投资、供应链布局、技术转移等议题,积极参与四方安全对话等民主国家的协商。

林筱甄告诉美国之音:“反过来说,印度也须负起四方对话国应有的义务,例如在海上围堵中国,但其实这并非印度的主力。印度除了可以在中印边境保持坚定的立场,但也不会开火。另一方面,印度愿意帮忙美国接管,进入太平洋岛国,以较低的风险换取四方对话国的信任及谅解。”

林筱甄指出,这次G7广岛峰会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到访,他下飞机后第一个会晤的国家领袖就是莫迪,可见得印度在西方与中俄之间的角色之重要性。

在俄乌战争中避免自己受伤

莫迪5月20日在广岛和访日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了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的首次会谈。莫迪对泽连斯基说:"我完全理解你和乌克兰人民的痛苦。我可以向你保证,为了解决(这场冲突),印度和我个人将尽一切可能"。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林筱甄表示,由于宗教的关系,印度与波斯湾国家的关系并不友好,印度是俄罗斯能源最大的购买国,不太可能与俄罗斯交恶。她指出,如果印度加入G7国家共同制裁俄罗斯,就无法取得低价的油源,而印度要从贫穷的大国跃升到2023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油源取得相当重要。她说,另一方面,印度对乌克兰也有所求。

林筱甄说:“俄乌战争对印度而言,最大的利益是取得便宜的油源。若要停战,那印度也要拿到乌克兰最好的军火制造技术,例如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飞航引擎的技术。这是印度现阶段军火工业升级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所有国家都不可能提供的技术。”

林筱甄认为,印度希望在俄乌战争之后与乌克兰深交,取得乌克兰的核心技术,使印度国防自主不受制于他国。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陈秉逵 (照片提供: 陈秉逵)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陈秉逵 (照片提供: 陈秉逵)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陈秉逵认为,虽然印度对于俄乌战争的基本主张没有太大的改变,希望双方停战,但不会加入制裁俄罗斯行列。只不过,由于俄罗斯与西方民主国家的关系非常紧张,印度在战略上要有所调整。

他说:“最明显的是,印度前一阵子公布了一项清单,有100多项是印度未来国防军品要自制的清单。也就是说,不希望再依赖他国,尤其是俄罗斯。这样子的方向,就代表印度希望能够维持自主,它知道在俄罗斯遭受制裁之下,要取得俄罗斯的军备,可能会越来越困难,所以印度需要给自己留下第三条的道路。”

陈秉逵表示,印度没有能力在俄乌之间担任作中介人或是调停者的角色,对印度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够尽量减少在这场战争中受到的连带伤害。

印度宜拓展中东陆路制衡一带一路

在莫迪展开5月外交之旅前,“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为上合组织)5月初在印度举行了外长会议,印度外交部长苏贾森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就双边关系进行了详细讨论。

印度与中国在印度洋地区一直有复杂的外交角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上,中国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国和吉布提等印度洋周边国家有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计划,有时还附带军事协议,让印度特别警戒。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陈秉逵认为,印度确实将印度洋地区视为自己的后院,所以对于中国在南亚地区藉由一带一路扩张势力的情形非常敏感,因此也有自己的布局。

他说:“作为中共的竞争者,它(印度)也会去这些国家去做一些基础建设。虽然一些案子规模没有一带一路来得大,但是它也会利用这些案子跟当地国家打好关系,例如在孟加拉国以及斯里兰卡,印度都跟日本有相关的合作。”

陈秉逵表示,纯粹就金额而论,印度无法与中国比较,因此该地区对于印度的投资有待观察。

台湾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筱甄指出,近期中东各国积极加入上合组织以及金砖五国,而且印度边境的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都与中国深化合作,印度应该利用其地理之便,发展“印度-中东版一带一路”,也为目前只靠海、空的运输开展新的可能性。

她说:“印度与其旷日费时、事倍功半地参与围堵中国,这对现阶段其发展制造大国的立场并不符合,不如另辟通往中东的快捷方式之路,也就可以不必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以此破解中国的封锁。”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