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对美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之际,有美、法学者认为,美国应该利用欧盟与中国目前在贸易和一带一路问题上的分歧把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法国纳入美国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Indo-Pacific Strategy)。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The National Interest)周二(4月24日)发表了华盛顿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亚洲研究主任沃尔特·洛曼(Walter Lohman)和法国智库战略研究基金会(FRS)亚洲项目主任尼凯(Valerie Niquet)的评论文章。文章说,考虑到法国与美国的价值观以及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利益高度重合,双方有必要加强彼此间以及彼此盟友间的战略沟通。文章说,美法两国应该在中国政策上发出明确且一贯的信息。虽然欧洲能够广泛认识到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坚定承诺,但在日常的沟通中,欧洲人有时候分辨不清,美国到底是把中国视为地区秩序的一大挑战,还是看法相似的合作伙伴。
今年1月,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中国,这位年轻的法国总统向西方世界、特别是川普政府发出的信息似乎是,法国与中国在很多重大议题上有着更多的共识,例如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自由贸易秩序和多边主义的世界秩序。马克龙还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倡议表示赞赏。他当时表示,法国已做好准备,要在“一带一路”中扮演领先角色,尽管他也警告说,一带一路的努力不应该是单向的。
不过,马克龙对中国的看法在法国国内正越来越受到质疑。一些人认为,马克龙拥抱中国的速度过快,批评他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和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关注太少。
马克龙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之前,有德国媒体披露,除匈牙利外的欧盟27个成员国驻华大使联合发表报告,批评“一带一路”与欧盟秉持的自由贸易原则背道而驰。报告称,中国的“一带一路”排斥他国企业参与,拒绝履行欧洲国家在公共服务项目上的透明原则和环保、社会福利标准。
《国家利益》的文章作者建议,西方国家应更好地辨清敌我。川普政府的一些做法,特别是在贸易上的一些做法有时候容易让欧洲国家混淆美国与威权主义中国在本质上的区别。文章说,“如果问题出在中国身上,那么美国应该与盟友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找到共识,而不是采取单方面行动,因为这同时也打击了盟友。
文章最后说,美国和法国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价值观,两国应提升印太战略的协调与沟通工作的层级,并将其常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