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新旧政府即将交替之际,前美国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薛瑞福说,将上任的新政府重新审视前任政府的政策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但他希望包括军售在内的多项对台政策可以持续被新政府采纳,因为这是美国自己利益所在。
去年底才卸任的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 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内推动多项涉及台湾安全的举措,包括对台军售过程常态化及改变国防部印太事务的组织结构。
星期四(11月19日),他在华盛顿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发布关于如何加强台湾威慑中国能力的报告--“大卫与巨人:加强台湾的威慑与韧性”视讯会议时发表上述讲话。
薛瑞福说,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国防战略及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明定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并以此作为国防机构的组织原则,这是极端重要的策略,他自己几次进出政府,知道美国庞大国防体系要朝同一个方向往前推进有其困难,但这个国防战略却是一个机会让整个国防组织这么做,因为其清晰程度前所未见。
“与中国的竞争不是一个优先事项、不是我们优先事项的其中之一,而是我们必须专注而且要准备应对的唯一优先事项。”
薛瑞福说,即使新政府会要有自己想要采用的政策或名称,他希望这种政策清晰度及优先排序都能够被保留下来。以台湾而言,对台军售程序的正常化非常有帮助,它让美国能协助台湾增进其整体防卫构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也有利于台湾编列预算,不像过去总是将多笔军售案包裹在一起,成为一个庞大目标而引起北京的不满和抗议。
此外,目前是专门研究亚太安全议题的智库2049项目研究所主席的薛瑞福说,他在任时印太安全事部门进行重组,为与中国的竞争设立了中国事务副助理部长一职,“可能一些人没有注意到,我们将台湾移出那个部门,我们现在有一个副助理部长主管东亚事务,这是一个负责盟友和伙伴的部门,那个副助理部长主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台湾。”
他说,这个组织重整是一个心态的改变,让主管这个地区的副助理部长把台湾视为美国的伙伴有其单独考量,而不是美中关系的附属,这么做除了让台湾能够作为美国的伙伴一起解决地区问题外也有实际作用,它允许副助理部长访问台湾而不需要在返美后面对中国解放军的对口,也便于和美国其他盟友伙伴讨论彼此间的共同议题,他也希望这个组织结构能够被保留下来,使目前的政策轨道能够延续下去。
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对这份报告的及时发布表示感谢。她说,正如报告名称所比喻,台湾正是那个有自信、有智慧的年轻战士大卫,最终将会克服一切困难击败巨人,“这个比喻也提供了一些启发,给正在华盛顿面对着战狼的战猫。”“战猫”即是萧美琴对她本人的自喻。
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甦棣(Stephen Young)是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他也提到大卫与巨人的比喻表示,大卫只有一个石头用来对付巨人,但台湾却有3个,“一是民主,二是兴盛的高科技经济,三是美国的支持。”
针对美国之音问到,北京是否在拜登政府上任时以军事行动加大对台湾的压力来测试美国的新总统,以及拜登会有何反应时,杨甦棣答复说,如果中国在未受挑衅之下攻击台湾而美国却不介入,“美国不如卷起铺盖离开亚洲算了”(roll up and leave Asia),因为美国可能会失去第一岛链、失去日本,“我简直不能想象美国会坐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略。”
报告另一位作者,前美国国防部亚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格雷森(Wallace “Chip” Gregson)也表示,美国新政府的首要挑战在于如何发展出一套有连贯性的政策。
他说,不像冷战时期前苏联经济封闭一般,今日全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有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不能以“反对什么”为原则,而是必须以“支持什么”为基础,才能结合民主力量共同面对中国的挑战,在中国宣示其不可侵犯的“核心利益”时,同样坚持对美国至关重要的利益,如言论自由、民主和人权。
除了杨甦棣外,这份报告作者还包括及全球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萧良其(Russell Hsiao)。他们在报告中对台湾如何加强威慑中国的影响力活动--“锐实力”和军事力量--“硬实力”,向台北和华盛顿提出了10多项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台湾自身的军队改革及台湾国安组织结构的改变,简而言之,就是台湾的武装力量、战略概念、组织及资源必须现代化以便能应对当前的威胁,让盟友及敌人知道台湾有能力致胜。对华盛顿,报告认为拜登政府应该延续美台新启动的“经济繁荣伙伴对话”,并考虑与台湾洽谈双边贸易协定。
此外,报告认为,美国对防卫台湾的承诺更为清晰对威慑及稳定极为重要,随着解放军能力增强,“美国被认为缺乏防卫台湾的承诺,可能进一步壮大北京胆量使用武力解决台湾议题。最终的威慑是政治性的。”
报告建议拜登政府上任后在与国会协商下,以强化彼此经济、政治及军事合作关系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当前的对台政策,这包括对中国发出早期信号,表明美国不会容忍任何恫吓或攻击台湾的威胁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