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叫你们假新闻了,我要叫你们‘特别假’的新闻(very fake news)。”
川普总统去年2月在就职后不久的一次记者会上面对美国媒体CNN关于白宫幕僚泄密和媒体地位的提问时如是说。
从2016年美国大选开始,关于“假新闻”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去年12月,“假新闻”被柯林斯词典评为年度词汇。
“假新闻”定义
“假新闻”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它可以是无意中造成的错误,即媒体报道中的事实偏差;也可以指一些媒体和社交媒体为了商业利益或政治目的而故意炮制的假消息。甚至,在大选后的美国,“假新闻”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政客用来攻击对手。
今年3月《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假新闻的科学》(The science of fake news)的文章,文章认为辨别消息渠道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如果是正规媒体发布的新闻,一般认为可信;如果不是,则应对内容存疑。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等主流媒体一般遵守严格的报道和编辑规则,包括“两个信源”原则——即重要信息需要有两个或以上独立信源交叉印证,以及平衡原则——即给被指控者充分机会作出回应。
这些原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事实错误,以及采编人员个人立场的偏颇对报道公正性的影响。
而对于“小报”和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生产者而言,公正客观的报道并不是它们的目的,它们也不遵守严格的新闻守则。
但是,即便有可靠的媒体报道可靠的消息,在社交媒体时代,真新闻和假新闻谁的影响力更大呢?
推特上的假新闻:比真新闻传播快6倍
在《科学》发表的另一篇文章《真假新闻在网上的传播》(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中,研究者分析了2006年到2017年间推特网站上的12万则消息,其中有真有假,有300万人传播了这些消息,传播次数达到450万次。
研究发现,假新闻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真新闻。从速度上看,假新闻想传播给1500个人比真新闻要快6倍。传播最快的假新闻是政治类和伪科学。
而且,即便是在传播假新闻的账号粉丝更少、更不活跃的情况下,假新闻仍然比真新闻跑得更快。
微信和假新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Tow数字新闻中心日前发表一份研究报告,关注微信中的错误信息和不实消息如何在美国第一代华人移民中传播。研究发现,在微信上收到美国华人关注的消息通常是关于穆斯林、平权政策(affirmative action)以及非法移民问题,典型的例子是“杀一个中国人,换一张绿卡”这样耸人听闻的假消息。
由于许多大多数美国媒体是英文媒体,而第一代华人移民更习惯于用中文阅读新闻,微信填补了这种“信息真空”。
同时,与脸书、推特和微博等平台不同,微信并不是根据“算法”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排名,而是纯粹根据推送时间和用户个人的订阅来决定用户能读到什么样的信息。
因此,相对脸书、推特和微博,微信是一个更加封闭的信息环境,一个人在微信上的信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自己关注了哪些公众号,以及他(她)的朋友在朋友圈中分享什么。
在这样的环境下,假新闻也非常容易迅速传播。
除了有关美国政治的假新闻外,微信上也有许多伪科学、伪养生的内容,不过这方面目前还没有严谨的学术研究,不清楚这样的信息具体有多大的传播力。
假新闻泛滥原由
除了技术的帮助以外,读者的心理在假新闻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震惊!这样喝水竟导致孩子死亡!” “刚刚!美国公布了大新闻!” “XXX的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国人必看!”
假新闻和垃圾信息往往在传播上下足了工夫,这样耸动的标题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吸引更多人点击。另外,人们在筛选信息时也更倾向于相信与自己的立场相似的信息,并用这些信息巩固自己的偏见。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有关外国、其他宗教和民族的阴谋论总能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比如,曾经在微博、微信和各大论坛上传播的一则帖子称中国广州发生了“黑人暴动”,帖子指“黑人杀害广州市民、强奸广州女大学生”等等,而事实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暴动”。
如何对抗假新闻?
在优秀的记者和调查报道逐渐衰落的时代,如何有效对抗假新闻?
有人认为应该从技术层面改善信息平台对信息质量的控制。比如,图片和视频分享程序Snapchat的做法是与主流新闻媒体合作,只显示这些媒体推送的消息。Snapchat的信息政策也让它成为2016年美国大选中为数不多的没有被“假新闻”攻陷的社交平台。
但也有人质疑这种集中审查过滤信息的做法有悖于信息自由的原则。对此,商界和学界也有人提出不设置提前顾虑、集中审查的模式,而是利用数据分析来判断一条信息的真伪。
比如,如果一些账号长期发布虚假消息,它们转发的消息可信度就要被打折扣,而平台也可以对公众开放事实核查的权限,让公众对假新闻做标记,再通过算法确定是否有足够多诚实可靠的人参与,并在显示这条信息时对读者作出提示。
不过,没有哪种技术可以脱离人群独立存在,一些从业者认为对抗假新闻的关键还是教育受众,让人们拥有辨别假新闻的技能,养成核查消息的习惯。
亚利桑那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丹·吉尔默(Dan Gillmor)认为,应该从对公众的教育、记者自己的职业操守和改善信息平台这三个角度对抗假新闻。
奥克拉荷马市的公立学校教育委员会成员艾伦·佩奇(Alan Page)也表示,应该在基础教育中更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无论是脸书、推特还是微博、微信的用户,在假新闻泛滥的时代都难免“中招”。造成假新闻传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解决起来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