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中日之间可能爆发战争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亚洲议题。今年,亚洲继续是达沃斯论坛关注的焦点之一。专家们说,尽管中日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但是,亚洲仍然存在严重的互不信任。专家们呼吁从增加民间交流、正视历史等方面来重建亚洲互信。
第45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星期六(1月24日)进入最后一天的讨论。“重建亚洲互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来自亚太地区的专家们说,亚洲目前极度缺乏互信。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是“重建亚洲互信”分论坛的主持人,他说:“我记得去年在达沃斯的时候,我在走道上总是被人拦截,被人问到:日本和中国之间是否会有战争……我当时对这个地区的稳定还是有信心的,但是,尽管如此, 亚洲还是存在重大的挑战, 那就是亚洲国家之间的重大的互信赤字。”
韩国国会议员吉静佑(Kil Jeong-Woo)说,造成亚洲互信赤字,特别是东北亚三大国, 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互信赤字的深层原因是历史问题。
他说:“亚洲这三个国家现在玩的是自我拆台(self-defeating)的游戏。亚洲目前正陷入一种矛盾处境: 经济上繁荣,但是,政治局势紧张。这些政治上的紧张局势主要还是来自我们过去的历史 。每个国家对历史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没有足够的勇气来挣脱历史的束缚。 每个领导人似乎都受到民意的影响。”
韩国领导人朴槿惠和日本领导人安倍晋三至今仍然没有举行过单独的会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安倍晋三也只是在去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礼节性握手,不过,习近平给了安倍难看的脸色。
来自中国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吴心伯( Wu Xinbo )认为亚洲的问题是经济上已经越来越区域化,但是政治上却继续受国家主义、地方主义,甚至个人的影响。他说,亚洲地区权力平衡的改变是亚洲信任缺乏的另外一个原因。
他说:“因为中国的崛起,我们看到了地区平衡的改变, 以及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 这些力量上的平衡的改变总是会导致担忧和焦虑。但是,亚洲还没有形成新的区域框架来适应这些变化。……亚洲目前需要的是对未来的共同展望和共同的议程。”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理事长田中明彦(Akihiko Tanaka)说,亚洲地区的互信赤字存在三个层面:领导层面、普通百姓层面以及极端主义分子层面。
他说:“领导人之间互相怀疑。如果两国领导人害怕彼此见面,普通百姓就会认为两国之间出了问题。更糟糕的是,三个国家都有极端主义分子,他们特别活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领导层,然后,领导层影响普通老百姓的看法。
日本内阁府去年12月公布的一份民调显示:超过8成被访者不喜欢中国, 不亲近韩国的人也超过了66%。而在中、韩两国的民调也显示,两国老百姓中不喜欢日本的比例很高。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马凯硕指出,相比于中日和日韩之间的不信任,其实亚太地区最大的不信任存在于美中两国之间。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中国对美国的不信任存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认为美国总是质疑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并等待时机推翻中共政权;同时,美国在联合亚洲盟友在安全上对中国进行围堵。而美国认为, 中国现在之所以不挑战美国,完全是因为美国在军力上的优势,另外,美国还担心中国利用自己的经济力量让亚洲国家向自己靠拢。
不过,他认为奥巴马和习近平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会晤应该有助于改善这种不信任。
他说:“奥巴马和习近平的这次会晤可能是习近平上台后最成功的会晤……而且,两国之间还开始着手建立一个框架, 管理很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来推进合作,建立互信等。”
在被问到如何采取具体步骤在亚洲重建互信时,专家们认为加强民间交流,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交流, 以及正视历史,这些都将有所帮助。
陆克文特别提到,日本应该明确表示,未来的日本首相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因为这个问题阻碍了其他互信机制的建立。
日本的田中明彦指出,经济依存、美中之间的战略互谅以及亚洲国家之间重建互信,将是亚洲和平稳定的三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