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方9月12日示警,中国最新、最先进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若正式服役后,代表中共正式具备远洋战力,恐对台湾构成新的海上威胁。不过,有军事专家表示,“福建舰”的飞机弹射器虽是最新型的电磁弹射器,但恐有待解决的瑕疵,而海军的舰载机飞行员训练也不足,都让这艘号称超级航母的战力能否如期发挥,仍有待观察。
根据台湾国防部日前发布的《国防报告书》,中共对台的军事威胁和“锁台能力”持续进化。其中,台湾海军尤其关注中共海军最新航母“福建舰”的可能杀伤力,因为该舰技术跃进,代表中共远洋战力提升,恐将成为新的海上威胁。
据报告书介绍,中国海军的“福建舰”约可搭载40架战机,每小时航速达30至31浬(约57公里),预计2025年完成海试拨交服役后,可持续完备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简称A2/AD)能力,简言之,就是更有能力推迟或阻止美军进入战区,协防台湾。
台湾将积极因应航母“福建舰”的海上威胁
台湾国防部参谋本部情次室助理次长黄文启9月12日在国防报告书发布记者中表示,台湾军方今年之所以特别在报告书中凸显“福建舰”,是因为对比中国前两艘航母“辽宁舰”跟“山东舰”,这艘最新的三航母所列装的各式新系统确实不容小觑。
黄文启说:“‘福建号’代表着中共进入第一艘平板式的航母,也就是它准备走向远洋的一个规划,这是我们(台湾)未来必须积极应对的一个重大的海上威胁。”
他说,中国海军现役的两艘航母“辽宁舰(CP-16)”跟“山东舰(CP-17)”皆承袭俄系设计,未配备弹射装置,舰载机只能以自身动力“滑跃起飞”,不仅占用甲板空间,导致航母所能搭载的舰载机数量受限,且为减轻重量,舰载机起飞时无法满载燃油跟弹药,作战能力也严重受限。
福建舰配备电磁弹射 服役进度备受关注
相形之下,公开数据显示,去年下水的“福建舰”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是中国首艘003航母,也是解放军海军第一艘采用平直通常的飞行甲板,可以允许更多舰载机更快地在海上起降。
另外,“福建舰”共安装三具跟美军最新型“福特级(Gerald R. Ford-class aircraft carriers)”航母类似的电磁弹射装置,据信将可大幅提升舰载机的数量及起降速度。
电磁弹射装置是一种飞机弹射器,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和中国成功研制和使用。
美国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副主任廖彦棻指出,电磁弹射器虽比旧型的蒸气弹射装置新颖,但技术仍未成熟,就算是美国海军在使用电磁弹射器时,也遭遇不少意料之外的新问题,有待解决,因为这类瑕疵不仅折损战力,也恐对战机造成耗损,因此“福建舰”能否克服此短板,快速发挥战力,仍有待观察。
廖彦棻告诉美国之音:“一个(美军)常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弹射器太精确了,每次弹射出去的话,对飞机都会造成结构上很大的压力,很快就把一架飞机搞坏,这个问题美军有自己的解决方式,不确定共军是不是有办法解决。”
“福建舰”舰载机飞行员远航能力不足
除了船舰硬件装备,“福建舰”面临的另一个更困难的短版,恐怕是海军合格舰载机飞行员的人数不足,培训也不够。
位于台北的前台湾海军上将、现任台湾安全研究中心顾问陈永康就曾告诉美国之音,相较于美国海军飞行员长年在海上执行任务,中国海军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一年仅有两次到三次远航,导致舰上起降训练次数严重不足。就他的评估,目前中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的战力仅约占美国海军的三分之一。但他说,解放军会急起直追,或许五年后,战力就可能达美国海军的二分之一。
另外,大西洋理事会的廖彦棻分析,军事经验显示,各国海军想要操作航母,形成打击群,至少要部署三艘,才能够在维修、训练跟战备之间正常轮调,他因此预测,中国海军得等福建舰于两年后正式服役,加入战斗行列,才能逐步让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正常化,真正开始做到远洋战力的强化。
台湾发展“分散式指管”强化防卫韧性
除“福建舰”的海上威胁外,台湾国防部也于国防报告书直指,中国可观的军费成长。该报告书指出,中国的国防预算自2017年以来持续增加,至2023年编列1.5573万亿人民币,比去年成长7.2%,军费规模续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且尚有经费隐藏于非军事项目,实际规模恐远高于账面上的军费。
因此,台湾国防部参谋本部情次室助理次长黄文启说,美国总统拜登日前虽推测,中国现在的经济困境让中国国家主席忙得不可开交,不太可能攻打台湾,但他说,台湾不能因此松懈,因为解放军军费资源丰沛,仍有利于战力提升,所以,台湾必须随时做好最坏的备战准备。
根据中国各军种被赋与的作战训练与战力整备方向,台海一旦开启战端,解放军将结合多军种,对台实施联合封锁、联合火力打击以及联合登岛作战。
美、日、台建立共同作战图像
为了防止台湾在受到中共的第一波导弹攻击后,军方的指挥中枢因此被击溃至群龙无首,台湾今年度的国防报告书首次提及“分散式指管”战略,也就是分散指挥平台,让各军种部队可于战时凭借通信科技,取得“共同作战图像”来持续作战,强化指挥链的韧性。
所谓“共同作战图像”就是诸军兵种间协同作战的一套信息化系统,除军方内部,台湾也打算和美、日建立共同作战图像。
台湾军方5月证实,美国将协助台湾取得北约Link-22数据链系统技术,以与美方连网链结,形成共同作战图像。另据英媒《金融时报》6月透露,美国预计于2025年开始交付台湾4架MQ-9B“海上卫士(Sea Guardian)”无人机,届时美、台和日将共享此款无人机传送的即时情报,探索建立共同作战图像。
对此,位于台北的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同时也是此次国防报告书咨询委员的林颖佑表示,作战初期,解放军势必优先攻打位于台北的衡山指挥所跟预警雷达,因此台湾改采“分散式指管”,势在必行,虽然在人员训练和硬体设备上,台湾军方都还有进步空间。
林颖佑告诉美国之音: “你(台湾)原本要联合作战就已经有点难度、有一定的限制,更何况跨军种在遭受攻击的混乱状况下,如何去做好指挥?除了技术之外,人员能不能做到跨军种沟通,这一块蛮重要的。”
不过,大西洋理事会的廖彦棻提醒,要在战场上建立“共同作战图像”得先强化台湾的网络基础建设,具有挑战性,因此,台湾军方所提出的这类新型作战思维,仍缺乏务实的做法,未来还有很多整备要精进。
台湾国防部官员直言,台湾军方今年吸取俄乌战争实战经验,改采“分散式指管”或“去中心化指管”,并扩大无人机的应用,以强化不对称作战的战力。
位居第一岛链关键 台湾防卫将结合美国“印太战略”
台湾地处第一岛链,在美、日、韩、澳大利亚等国积极构建的印太防卫态势中,扮演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一优势,台湾国防部也强调,台湾未来将“结合美国印太战略部署,向外拓展防卫空间。”
对此,位于台北的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员舒孝煌认为,中国威胁与日俱增下,台湾军方或有机会与区域内国家开展更多军事合作。
舒孝煌告诉美国之音:“那里面(国防报告书)也强调了很多友盟的合作,透过军事交流来强化所谓的作战互通性,还有结合区域联防机制,跟友我伙伴共同因应中共的威胁跟挑战,我想,这个地方是个蛮有趣的发展。”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