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38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学者:“一带一路”或改变中国政府与维吾尔人关系


学者:“一带一路”或改变中国政府与维吾尔人关系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1:59 0:00

学者:“一带一路”或改变中国政府与维吾尔人关系

根据华盛顿智库新美国(New America)国际安全项目成员帕特里克·迈耶(Patrik Meyer)的研究分析,中国政府对维吾尔人的管控从1980年代和1990年代至今有一个逐渐严格的过程。他认为,习近平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则可能成为两者关系缓和的一个契机。

从中国出发,覆盖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等国,到达欧洲、非洲,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沿途诸多伊斯兰国家。因此,现任北京大学穆斯林问题外国专家的帕特里克·迈耶看到了一个契机,一个使中国政府与维吾尔人双赢的契机。

他说:“我认为,利用一带一路,汉人或是中国政府与维吾尔人之间的暴力循环或是关系的恶化至少可以放缓,甚至逆转。”

迈耶分析称,维吾尔人的宗教、文化便于同伊斯兰国家建立更深入更持久的民间交流,可以帮助非穆斯林中国人更好地与“一带一路”上的多个国家互动。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国政府不再汉化维吾尔人,而是保护其民族身份与文化传统。

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爆发七五事件后,中国政府进一步将维吾尔民族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并把中国所说的“反分裂”与“反恐”联系在一起。

迈耶称,他能够理解当局对该区域不稳定的担忧。然而,现在政府官员在当地自大、粗暴的管理方式只会激化矛盾,让维吾尔人愤怒升级。

他说:“主要是态度。我可以对某人强硬,但我不能不尊重这个人。不能让警察看到某人留胡子,就逮捕、殴打他,或是当场把他的胡子剃了,不能看到妇女就拿掉她们的头纱,不能任何时候闯进他们家中到处搜查。这样做没有尊重可言,会制造愤怒。”

迈耶说,双方都应实际一些,合作才是走下去的方式。

帕特里克·迈耶于今年两会前在中国官媒刊登文章《西方应学中国“毛细血管民主”》,被中国历史学家章立凡称为“洋五毛”的言论。他曾任教朝鲜平壤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结构工程和国际商贸。现在北京大学担任外国专家,与中国学者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疆的冲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