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当局赠予台湾的18岁大熊猫“团团”脑部病变恶化后,中国政府星期五(10月28日)说,计划派两名专家前往台北协助参与“团团”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台湾政府也表示,将以最快速度批准此案。这是自2016年民进党政府上台后台海两岸之间难得出现的正面现象,也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2004年9月1日出生的公大熊猫“团团”和另一只早两天出生的母大熊猫“圆圆”,是中国在2008年12月赠予台湾的大熊猫,由台北市立动物园负责照顾。
“团团”今年8月出现癫痫症状,台北市立动物园专家检查发现是脑部病变后先以药物控制,但近日“团团”病情恶化,经电脑断层扫描后园方认为“团团”可能罹患恶性脑瘤。
在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专家联系后,中国专家表达了希望到台湾探视“团团”的意愿,台北动物园园方也向台北市政府、台湾农委会及陆委会等相关机关提出申请,各单位都表示将以最快速度审核此案,让中国专家到台湾协助“团团”的医疗照护。
目前台北动物园不再对“团团”进行侵入性治疗,改采舒缓照护,“团团”也在园方安排下留在“后场”,不在平常民众可见到大熊猫活动的馆场,不过仍可透过动物园的直播频道看到“团团”每天生活情况。
中国官方新华社星期五报道,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马晓光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9月下旬就成立专家组与台北动物园保持密切联系,持续关注“团团”的治疗情况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在10月27日下午收到台北动物园请求协助的邀请函后,拟选派两名专家到台湾参与“团团”的治疗和护理。
马晓光还说,“希望在两岸各方的共同关心支持下,‘团团’得到更好的治疗照护,渡过难关。”
“团团”与“圆圆”是北京当局在国民党的马英九政府上任、台海两关系改善后赠予台湾的。自被认为立场倾向台湾独立的民进党蔡英文政府执政后海峡两岸关系急转直下,官方交流也为之中断,中国为迫使台湾接受其“基于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不断加大对台北的外交、经济和军事压力,许多看法认为中国可能在为军事侵台进行准备。
对于这次双方政府都以积极态度处理中国专家赴台参与照护“团团”,许多人关注这是否有助于两岸冰封多年的官方关系解冻。
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在接受美国之音电邮采访时说,他直觉认为这可能只是北京当局“一次性”的姿态,无关政治。
“我没有在跟踪此事,不过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一次性的姿态--当然它是一个正面姿态,不过缺少任何政治关系的意涵。我估计国台办将把这件事列在民间往来的类别下。”
尽管他也希望两岸关系能够和缓,但卜睿哲说,他感到北京可能不在乎在台湾内部制造一些类似2008到2014年期间那样的支持。
2008年国民党的马英九总统执政后,台海两岸关系得到极大改善,双方签署超过20多个协议,不过在两岸计划签署服务贸易协议时,反对者认为此一协议可能对台湾自身经济带来损害,让中国在台湾的政治影响力大增,因此在2014年爆发了“太阳花学运”,两岸关系也开始趋冷,尽管彼此间的贸易往来仍然频繁。
“北京似乎对国民党重返执政不抱太多希望,假如它早在2016年就想和蔡英文政府协商一个彼此共存的模式,蔡英文原本也会愿意这么做的,”卜睿哲说。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也在电邮中告诉美国之音,那种希望两岸关系因“团团”健康照护的互动而有所改善的说法是“扯远了”。
“铺垫改善两岸关系的道路在于中国是否停止对台湾的军事、经济与外交的胁迫措施。尽管它是一个好的姿态,不过我对‘团团’的医疗援助举措能否有所帮助抱持怀疑。”
台北市立动物园动物组组长王怡敏星期五受访时说,初步专家名单还在和中国大陆讨论,“我们也要尊重在所谓的‘防疫计划书’里面有写两位、七天这样的一个行程初步的安排。”
对于中国专家到台湾参与协助“团团”的照护是否以“情感交流”为主,王怡敏说,“我们的定调主轴是这样。”她说,与中国专家在线上的交流很顺畅,在医疗的部分也有初步共识,“但情感面的探视一定是要实体进行。”
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星期五说,主管机关将依据专业审核,“以最快速度来核准”此案,让“团团”得到较好的医疗照护。
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家赴台专案已在星期五通过台湾农委会审核,“防疫计划书”也送交台湾中央疫情指挥中心审核。在陆委会批准中国专家赴台后,此一专案还须得到台湾移民署的入出境批准,预计最快中国专家可在11月初前往台湾。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