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巨头接连爆雷,业者引颈期盼北京当局祭出刺激措施,重振房地产市场。不过官媒《经济日报》周三(8月23日)通过社评释出信号:“当前仍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项宣示首见于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翌年起成为房市指导原则,各地动起来“打房”。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未再提出“房住不炒”,使人联想到其中一些限制措施可能会放松。
中国国务院主办、中宣部管理的《经济日报》周三社评指出,尽管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然而,“房住不炒”定位仍然要坚持,没有过时;“房住不炒”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一项总原则,不应也不会改变,须长期坚持。
社评强调,在一些热点城市,供不应求的情况依然存在,一旦炒作房价重来,又可能重走过度依赖房地产的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一些开发商违约风险上升以及经济复甦步履蹒跚,导致投资者预计会有更多、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来重振房地产市场。
但是当中国人民银行周一维持五年期贷款优惠利率不变时,他们感到失望。五年期利率影响抵押贷款的定价,一些分析师表示,央行可能试图保护贷方的利润。
《经济日报》社评称房地产的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40%,中国居民财富60%在住房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十分必要。个别房地产企业目前经营遇到一定困难,特别是一些龙头房企债务风险暴露。处于调整阶段的房地产行业正在修正过去存在的问题,探索房地产健康发展新模式。
路透社引据周三的一份报告,高盛分析师估计,今年中国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将下降 1.5 个百分点,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至少保持小幅负值。
(此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