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本月初从“动态清零”防疫封控的一个极端,走向“大撒把”式解封躺平的另一个极端之后,媒体和民众的关注焦点一直是包括北京、成都等人口密集大城市中的疫情泛滥,以及医疗机构中病患爆满和殡仪馆里尸满为患的令人心酸而又无奈的场面。但是,真正构成更大挑战的则是中国普遍缺医少药的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几千万农民工即将从城市返乡过年之时。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防疫封控措施最严厉的国家。“动态清零”曾经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标榜“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政治招牌。但是那种动辄封城、没完没了命令民众禁足在家并一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严苛防疫政策不仅严重冲击民生,引发大规模的抗议示威,而且重创了中国的经济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往来。
北京当局在人民抗议和经济滑坡双重压力下被迫解封,虽然受到部分民众以及投资人的欢迎,但是疫情因此而不受节制地蔓延和肆虐却给中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医疗卫生体系带来沉重的压力,很多地方的医疗机构以及医护人员因为无法应对不断蜂拥而至的染疫病患而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本来医疗资源就十分稀少缺乏,疫情传播来势汹汹,加上离家打工的农民工即将返乡过年,愈发引起各界对缺医少药的中国农村疫情肆虐的担心。
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说,星期三(12月28)日全天,中国大陆全境只有一例染疫死亡病例,比星期二的三例减少了两例。但是外国政府和医学专家坚信,中国政府隐瞒了实情,实际染疫死亡人数应该高很多。连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那些染疫而得不到及时救治、死后还得排队好几天才能火化的病患的亲属更是痛批中国政府睁眼说瞎话。有网民在社媒上晒出的照片显示,当局强迫死者家属签署“本人承诺,逝者XXX非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去世,若有隐瞒,愿负一切责任”的声明。
根据国外权威医疗机构的估计,中国染疫死亡者总数明年有可能达到一二百万。
路透社记者星期三晚间再次走访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几个殡仪馆,结果发现每一家殡仪馆都忙得不可开交。在一家警卫森严的殡仪馆大门口,一辆辆汽车排着长队逐一驶入。一位驾驶殡仪馆面包车的司机对记者说,“里面挤满了人”。
中国各大城市的医院和殡仪馆人满为患已经不是新闻,医疗资源奇缺的中国广大农村如何应对汹涌而至的疫情已经成为各界新的关注焦点。
路透社记者在上海一家药店中采访了一位在上海做保洁工作的安徽大妈王开云,她去药店是为了购买药品带回给安徽农村的家人。
“我丈夫、我儿子、我孙子、我母亲,他们全都感染了,”现年53岁的王开云说。“他们买不到药,退烧或咳嗽药什么都没有。”
中国人有一个无论身处何地,每年都要回家过农历新年或春节的传统。今年的春节是在1月22日。届时在中国南方或东海岸各家工厂打工或在各大城市从事后勤保障和保洁等工作的农民工都将搭车、搭船返乡过年,与家人团聚。每年春节前后40天里,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中国人同时踏上旅途,成为地球上十分罕见的年度迁徙活动。
根据中国官方的公布,今年的春运将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
根据官媒中国日报的报道,中国许多农村地区都在争分夺秒,加强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和补强。报道说,内蒙古一处拥有十万居民的乡村地区正在招标,准备耗资190万元人民币(约合27万美元),将现有的医院病房升级为重症监护病房(ICU)。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医院也在招标购买救护车以及包括呼吸机和心电图机在内的医疗器械。
根据路透社的分析和报道,进入12月以来,中国各家医院发出的购买关键医疗设备的招标通告比以往几个月都高出两到三倍,说明各地都在亡羊补牢,修补短板。
中国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星期四举行的一场记者会上表示,该部目前正在指导企业通过增加排班、调整产线和转产扩能等措施,让它们开足马力24小时满负荷生产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村民众急需的解热镇痛药品。
王江平指出,目前布洛芬和对乙醯氨基酚两类解热镇痛药的产能产量大幅度提高,日产能已经达到了2.02亿片,产量达到1.9亿片,与12月初相比增加了四倍多。他说,自12月1日以来,中国全国累计生产的这两类解热镇痛药已经达到24.88亿片。
中国政府防疫封控松绑之后,立即宣布解除出入境限制,这让世界许多希望中国旅客前往观光和消费的国家精神为之一振,因为在疫情出现之前,中国旅客每年出国消费的总金额高达2550亿美元。但是也有很多国家对中国解封后疫情飙升的规模感到惊讶,同时也对中国官方的疫情统计数字抱持怀疑的态度。
美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和台湾都要求来自中国的游客入境时出示核酸检测阴性的证明。美国政府星期三还发布旅行警示,建议美国公民重新考虑前往中国、香港和澳门的计划,理由是中国的医疗健康体系已经因为疫情而不堪重负,而且还存在出现新的病毒变异株的风险。
不过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泰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则表示,目前不会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任何额外的要求或限制。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