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6:35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中国股市暴跌后回升,分析: 恢复改革开放是唯一出路


资料照:行人走过上海外滩金融牛旁。(2020年3月18日)
资料照:行人走过上海外滩金融牛旁。(2020年3月18日)

中国股市继1月22日暴跌后,受到政策利好消息的激励,连日回涨。其中,包括人民银行祭出降准0.5个百分点,并向市场提供约1万亿人民币资金等利多,才换来股汇市的回稳。但分析人士表示,北京这种救市政策或许短期有效,但面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严峻挑战,中共须松绑“金融国安化”的政策,并深化市场开放,才能让投资人恢复信心。

上证指数1月25日开盘后,一路放量暴涨,近4500只个股不仅开高,午后涨幅更扩大,收复2900点的关口,而且收盘前,深、沪两市的成交额共达8915亿元人民币,一扫三天前、1月22日暴跌至2735.37点的窘境,这是沪指近来罕见连续三天走升。

救市及时雨降临 “中字头”央企带头猛涨

《彭湃新闻》报道,周四上涨攻势最猛的是“中字头”央企,包括“中铁装配”等30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中石油、中石化等石化板块涨幅也超过6%。

微博相关讨论议题“A股超百股涨停”、“外资1小时买入A股30亿”纷纷冲上热搜榜,让部分中国网民乐得留言“我已经闻到小牛(牛市)淡淡的香味。”还有微博网民更乐观称:“强势收复2900,3000点传统高点,唾手可得。”

部分中国媒体将A股交易重燃的热情归功于多部门打出利好“组合拳”。自1月22日以来,从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证监会、国资委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接连发声,都强调要“稳市场、稳信心”。

最有效的“及时雨”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月25日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资金约1万亿元人民币。

彭博社1月23日还引述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中共中央正考虑设立规模逾两万亿人民币的“股市平准基金”,将透过中国境外机构的资金经由沪港通、深港通等管道投向A股。

尽管中共的救市政策目前停留在“只闻楼梯响”的阶段,但在南台湾台南的南台科技大学财金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认为,中国政府这一系列动作,意味着多管齐下,铁了心要提振市场,至少先救股市。

朱岳中告诉美国之音:“如果这些人(股民)可以让他们赚得到钱,一则可以提振消费,二则会吸引更多的人愿意再投入市场,就时间拉长来看,确实对(中国)经济会有些帮助。”

中国经济硬伤 投资人信心不足

虽然中共降准救市的策略短期可望奏效,但朱岳中说,中国政府去年也曾经多次发动“国家队”进场救市,但效果都十分有限。他说,归根究柢,中国股市不振的关键还是投资人面对当前低迷的经济,也顿失信心﹐且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这一波救市利多的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在台北的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员王国臣则认为,中国央行一口气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码(0.5个百分点),超乎外界预期,等于把全年的降幅用磬,但所释出的1万亿人民币,对比中国前50大房企高达9万亿人民币的流动负债,仍属杯水车薪。

因此,王国臣说,这波救市的力道和效果恐有限,也将加剧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此外,存款准备金率过低后续是否引发存款人恐慌,甚至前往银行挤兑,都值得后续关注。

他说,中国股市本周的暴跌不令人意外,因为2023年一年来,外资撤离的迹象已经明朗化,再加上中国政府种种“金融国安化”的手段,吓跑许多外商,股汇市波动早在预期中。

对中国内地的一众股民而言,历经2015年以来一次又一次的股灾,许多人早就想跳脱“被割韭菜”的命运,因此连国内资金也忌惮入场,结果股价得不到支撑,自是不在话下。

王国臣:中国房地产危机 今年恐集中爆发

王国臣分析,相较股市暴跌的危机,中国政府更迫切的挑战是实体经济所面临的风险,其中房地产泡沫破灭在即。他说,市场的普遍共识是,自2021年中国房企龙头恒大财务爆雷后,中国楼市恐撑不过今年。尤其,光是中国前50大房企今年内要还的短期流动性负债就超过9万亿人民币,各地方政府与房地产相关的“城投债”融资平台保守估计也有12万亿人民币的债务,再加上已经转移到银行机构的债务,王国臣粗估,中国政府恐怕要耗费50万亿人民币才能摆平房地产危机,数字相当于人民银行的总资产。

对此,中国经济学家陶冬1月22日在接受香港《经济日报》专访时直言,量化宽松政策(QE)是中国化解房企债务危机的选项。

不过,王国臣看法不同,他说,人行“印钞票”或可救房市,但也会造成汇率走跌,甚至引发金融风暴,这是摆在中国政府眼前的两难。

王国臣告诉美国之音:“现在大型国有银行又要撑村镇(银行),又要撑房地产,又要拿钱撑汇率、撑政府债券。(万一)银行没钱了,你要稍微有大额的提款就产生挤兑,所以现在中国全部的问题都拧在一起。”

负债省份基建喊停 恐恶化经济信心

中国经济若只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方,其所引发的连锁问题恐更大。路透社1月19日报道,中国国务院近期要求云南、贵州等12个债务严重的地方政府将完工率低于五成的基建项目暂停或延后完工,以减少金融风险,包括高速公路、机场改建或扩建、以及城市铁路项目。

王国臣认为,停工减损的做法虽在经济学上说得通,但在地方经济陷入萧条后,停止基础建设不仅无助经济复苏,反而还会加剧周边房价的下跌,等于抵销救市政策的效果,反而恶化房企业者的灭亡。

对此,在台北的两岸政策协会秘书长萧督圜也有类似的观察,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中国民企的动能近年来遭中共“国进民退”浪潮的掏洗,消耗殆尽,若是连国企都无法挹注地方基础建设发展,恐更难刺激经济发展或提振全民的景气信心。

萧督圜说:“(中国)民众开始认真去思考,如果整个基础建设都在逐步停摆,还要不要花这么多钱,去买都会区里面这么昂贵的房子,当大家不再那么地乐观,当然也就最终反映在股市。”

美中经济复苏落差 凸显“改革开放”重要性

展望中国经济前景,多位学者都认为,中国经济危机的化解之道唯有中国政府重返前几任领导班子所奉行的“改革开放”路线。

萧督圜说,以史为鉴,中国前任国家主席中,无论是江泽民、还是胡锦涛都采更加开放的市场走向来抵销西方国家的经济打压,但现任领导人习近平却一再“左倾”,不断强调国安和紧缩政治,结果就是吓跑外资,也让中国民众因对经济前景不明而紧缩消费,形成恶性循环。

对此,澳洲蒙纳士大学商学院教授史鹤凌指出,上证指数长期于3000点盘整,甚至动辄跌破2800点,都显示国内外投资人对中国经济缺乏信心,更质疑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经济数据。史鹤凌认为,中国经济及股市低迷的现况,对比美国近期的经济复苏,这两大世界强国之国民信心的巨大落差,进一步说明中国应放弃锁国政策,恢复开放,松绑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并与各国主要贸易伙伴维持友好关系,否则未来10年恐每况愈下。

史鹤凌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政府要解决信心不足,第一,真地给民营企业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发展;第二,要通过宏观经济调整的方法来减少失业率,特别是青年的失业率,把中国整个经济回到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这才是正道。”

在台北的台新金控首席经济学家暨永续长李镇宇则认为,中共一向将股市视为资金炒作的作恶之地而十分不友善,但股市也是资金的来源和门窗。他说,中国股市和港股本周不分板块的下跌,代表市场全面性的信心溃散,急需政府出手救市,否则中国今年的GDP增长不仅难保5%,恐将步入负增长。

李镇宇告诉美国之音:“(中共)应该要先经后政,把中国的经济整个稳定下来,再来讨论所谓的政治稳定,(在)经济不稳定(下),(中共)强制性去推所谓的政治稳定,有点揠苗助长。”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