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星期一),中共19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简称深改组)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共总书记,深改组组长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要求坚定不移地将改革推向深入。有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第一任期内解决了“山高皇帝远”的问题,推动经济改革将会是习近平第二任期的主要任务,虽然这种改革是有限的。但也有人认为,19大后习近平集权,一切都是“反改革”的,习近平不会推出真正的改革。
习近平星期一在深改组的会议上强调,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他要求各级政府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前进”。
美国智库保尔森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马旸(Damien Ma)近日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研讨会上辩论说,推动经济改革应该是习近平第二任期的首要任务。他说,有四个因素决定习近平第二任期在经济上应该有所作为。
他解释说, 中共19大后,习近平巩固了权力,有这样的政治条件和能力去推动改革。第二,19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社会的新的矛盾要求习近平这么做。第三,习近平经济职位上的人事安排也预示了这一点。第四, 习近平第二任期一些主要周年纪念的临近也会迫使习近平这么做。
习近平在第一任期内曾提出了宏大的经济改革目标。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政府在2013年中共18届三中全会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共16项60条。五年过去了,外界的一致看法是,习近平在第一任期内在经济改革上只是取得了小规模的进展,比如在能源领域,但是,在重大承诺方面,比如让市场在经济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等方面,几乎毫无建树。
保尔森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马旸说,在第一任期内,习近平的工作重点是政府治理,也就是解决“山高皇帝远”的问题。通过反腐运动,习近平已经为第二任期的经济改革创造了政治条件。
他说,中国此后的经济改革涉及到资源和财富的重新配置,所以一部分人必定将会在新的改革中成为“失败者”,从而成为阻碍改革的“利益集团”,而地方政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利益集团。他以如何缓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紧张关系为例解释习近平是如何扫清改革障碍的。
他说:“在我看来,他的诊断,他的评估是,如果要让经济进一步自由化,实现经济改革就是要让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治目标一致。”
他说,GDP 增长不再是官员提升的主要指标,而良好治理以及如何分配增长后的红利 (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成为新的标准。
中共十九大的报告中,没有像以往一样为经济发展定出GDP增长的具体目标。
习近平在19大报告中还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马旸认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定义也决定了习近平要进行经济改革。
马旸说,在19大中,习近平将自己的盟友和亲信安排进了重要的位置,这些人虽然不是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但是也不反市场。而且,让自己的人占据了更好的位置有利于习近平推动自己的改革进程。
马旸最后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习近平第二任期内的一些重要的周年纪念将会让他这么做。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2020年13五计划结束的最后一年,中国要实现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第四,2021年是中共建党一百周年。
不过,马旸最后强调,习近平的任何经济改革措施都是“有限改革”,不会出现中国1970年代的改革开放那样力度的改革,而且,这也是纯经济领域的改革,不会有任何的政治改革。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商业和政治经济项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曾说:对19大后的中国经济,其实更适用的词是“自由化”,而不是“改革”。
他说,习近平第二任期后,中国可能还会继续18大定下的经济改革基调,甚至以更为强势的手段来推进。 他说,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并不取决于地方政府或是国企的利益集团,而是中国现任领导层的喜好。随着权力的进一步集中, 中国政府会进一步巩固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向。